
【丁香】侍郎湖畔的回忆(散文)
记得那是1982年,我上初二,生产队土地承包到户,家里因为我常年生病,母亲去世,欠了一屁股外债,实在难以度日。父亲整日惆怅,在姑父和姑姑的帮助下,带着年仅十二岁的弟弟,来到了侍郎湖边。姑姑家就在侍郎湖边的牛堡村,湖边土地肥沃,也比较充足,都是荒地,只要人肯出力气,缴一二十元承包费,开了荒就可以耕种。于是,父亲承包了我们村上的山庄,这山庄叫背后林,位于侍郎湖下游的西南坡,和米家寺村紧邻,在这荒芜多年的小山上,父亲和弟弟,建起了一个小家。
提起侍郎湖,有一段传说。侍郎湖位于我的家乡彬县底店,彬县城南约40公里处,面积约三百七八十亩,平均水深十几米,是我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美誉。四面环山,风景迷人,水清碧碧,丛林郁郁,一泓碧水,环境优雅。侍郎湖是境内一个淡水湖,她的秀美在于它的神奇。她涝不涨,旱不枯,夏秋不落叶。周围全是洋槐树林,树叶茂密,碧玉镶嵌,根据我们彬县志记载,侍郎湖形成于明嘉靖三十四年的关中大地震。传说中,侍郎神是一位天庭的官员,专管池塘湖泊。他想用神水滋润土地,使我们老家翠绿,五谷丰登,让百姓粮丰食足。可是,天帝又听信了小人谗言,对侍郎神有所误解,便对他十分恼怒,寻衅闹事,加害于他,他不得不弃官隐居,来到米家沟。他携带一池之水,救济当地百姓。山神怕侍郎神赢得百姓敬仰,有失他的尊严,找茬要赶走侍郎神,派遣众将决堤放水。侍郎神怀着悒郁的心情,再次迁徙,晚上,他在梦中向村民借用黄牛、车辆来载运湖水,百姓清醒后闻讯哭声载道,依依不舍。山神唯恐侍郎神因此而改变心意,他妄图用雷霆来驱赶牛群,刹那间天昏地暗,闷雷滚动,山崩地裂,气浪排空。但见山前高峰峻岭,瞬即倾倒,闪电般地竖起一座巍巍大坝,挡住了水车去路。倏忽之间,眼前出现了这潭清澈的湖水。原来侍郎神的慈悲博爱之心,终于感动了天帝,天帝认识到自己错误,感于村民们真情,于是施法留住了侍郎神,并将他的官邸,赐予侍郎湖的湖底,让这潭清澈的湖水,继续滋润着这里的百姓。百姓们为了纪念侍郎神,便在湖边村中修建了侍郎庙,代替了原来的山神庙,常年祭祀,也以他的名字命名这潭湖水,表达大家对他的感恩之心,言归正题。
为了生计,为了还账,为了我上学的学费,弟弟和父亲扛起了锄头和木犁,开荒种地,刚开始,父亲用撅头挖地,可实在太慢,自己家里虽然有一头牛,牛又太小,就这样一撅头,一撅头,父亲和弟弟冒着风雪,不畏严寒,整整挖了一个冬天,到了第二年春天,父亲和牛,各拉一个套绳,弟弟扶犁,就这样,一天,一天......
记忆中的弟弟,很是瘦小,个也不高,很像教科书里的少年闰土,当时家里不富裕,弟弟时常穿一件蓝色上衣,灰色裤子,鞋面全是烂的,大拇指经常外露,父亲挖地开荒,弟弟穿着一双差半截底子的手工布鞋,整天追赶牛群、给牛割草、在湖边放牛、挑水、拾柴火。父亲就这样一直坚持,再坚持,一天一天不停地挖地,终于在一年后,好不容易挖出了将近三十亩地,每年种点玉米、豆类,以贴家困,供给我上学。家里,父亲和其他姊妹三个,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亲和弟弟,含辛茹苦,日夜操劳,整整在这神奇秀丽的侍郎湖边,在这大山和丛林旁边,父子们苦熬苦干了十二个年头,那时候,生活苦焦,日夜劳累,虽然侍郎湖湖边风景秀丽,风光旖旎,可我们确实没有心思和闲工夫,去欣赏这迷人的山山水水,真的,干活累的,哪有闲情逸致啊。
一九八四年,我迈出了人生第一步,初中毕业了,我考取了县重点高中,父亲让我重读,再考中专,由于我看的书多了,知道的远远超出了父亲的所见所闻,所以,当时心气特高,执意要上高中,父亲在无奈之下,还是应允了我的要求,让我上了高中。这样,父亲和弟弟在山上,就更加卖力,更加辛苦,他们父子俩,就在这侍郎湖边,在这沟壑之间,默默地走过了五个年头,时常累的,饥不择食,夜不能寐。一九八七年,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暗无天日,我高考落榜,垂头丧气地,背着自己的书包和被褥,回到了家。回到了养我的侍郎湖边。
家里,唯一的希望也破灭了,只有侍郎湖,只有侍郎湖边的背后林,这一潭泓水,这一座小山,收留了我,从没嫌弃我,收留了这个失魂落魄的落榜学子。
农活,说句实话,根本就没有不累的时候,下地背着犁、篓,回家背着柴火,下山背着种子,回家给牛担着青草,时常,父子三人为了干活,吃不上饭,弟弟妹妹追不上牛群,时常哭泣流泪,父亲为了我们吃穿比人强,却更多的是抱怨声声。我一个落榜的书生,看在眼里,装在心里,因为自己没考上学,有愧于父亲和弟妹,所以也不敢吱声,只有默默的努力,用努力去抚平自己心里的痛苦,虽然,当时有很多想法,却再也不敢吱声,因为自己让父亲破灭了唯一的希望。
时间长了,慢慢地,一切都淡了,也只有默默地努力干活,或许才能让我放下这落榜的伤痛。当然,也有累的体力不支得时候,每当这个时候,父亲从来不再提起我落榜事情,他讲些鼓励过日子的话题,讲土地的无私,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土地是个宝啊。”
他告诉我和弟弟说:“孩子啊,好好干,人世间,唯有土地最公道,只要你付出了,你辛苦了,等到秋收,土地会给你一份回报的。只要你们好好干,我们也会过上好日子,也会住上大瓦房,也会娶上媳妇过好日子。当农民是土头土脸的,可当官当干部有几个?干活流一身臭汗,那是必须的,干着累,吃着就香,晚上睡着更解乏。”
是啊,侍郎湖畔的土地,多么地的无私,多么地厚重,多么地宽怀仁厚,她默默地,默默地整整养育我们一家人,养育了十二年......
事实正像父亲说的那样,一年一年,一季一季,随着父子们的努力,辛勤劳动,辛勤耕耘,侍郎湖边的土地,养活了我们一家五口。终于,汗水换来的丰硕果实,让我们建造了一个温馨的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到了1994年,我们家还完了外债,我们弟兄俩都成了家,娶了媳妇,我儿子已经两个。
就是侍郎湖,就是这片土地,这座小山,终于让我们家,在村子里升起了上房梁的炮烟。新屋落成,村方邻居赞不绝口,终于,父子们扬眉吐气了一回。
到今天,时过境迁,已经历经二十多个春秋,当年坚强的父亲,如今落下一身子的病,走路蹒跚,气喘吁吁。我们这些当年不懂事的儿女,如今不但为人父为人母,就连我和媳妇,已经都做了爷爷奶奶。二十多年了,再也没有回过侍郎湖,再也没到过小山。
虽然,如今游我生在外,可是,梦里常常在湖边放牛、割苜蓿、锄地,在菜地里偷摘父亲种的香瓜。
土地,特别是侍郎湖畔的土地,真像父亲说的那样,是那样的无私,只要洒下辛勤的汗水,播下希望的种子,就会养育出丰硕的成果。虽然,多年没有摸过农具,没种过地,可是,对土地的一片款款深情,还是深深的烙在了我的心里。
为了纪念侍郎湖边,那段落榜失魂落魄的历史,纪念那田园生活的美好,纪念我们一家人辛勤耕作的时光,记住我过去的苦难历程,自从有了网络,还要个什么网名,我苦思冥想,侍郎湖行不,湖边风光旖旎,草地平展碧绿,一个放牛的小孩在戏耍,诗一般的神韵啊,对,就“侍郎神韵”吧。
我的侍郎湖,我的小山,我的天地,我的神韵生活。
家里,唯一的希望也破灭了,只有侍郎湖,只有侍郎湖边的背后林,这一潭泓水,这一座小山,收留了我,从没嫌弃我,收留了这个失魂落魄的落榜学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