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课堂》读后感
星期天孩子带回学校推荐的家长读刊《父母课堂》,我本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手捧这本杂志更是爱不释手。坐在藤椅上倚着窗,认认真真翻阅起来。
在《父母课堂》里面我不但找到教育儿子的方法,还有许多能让我和儿子共同讨论的话题,篇篇文章都文字精美,知识性面广,趣味性强,很有时代意义,许多育儿经历都能与我的心灵达到共振,感同身受,收获颇丰富。
当孩子的成绩不够理想的时候,我们会郁闷,会踌躇,是我的孩子不够聪明,还是家长关注的程度不够,我看到了《帮助孩子养成积累知识的好习惯》《帮孩子摸清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等介绍学习好方法的文章,就明白了孩子都是聪明的,只是暂时未能打通前往知识殿堂的通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帮助孩子一起来努力吧!
当孩子步入青春期,身体身心都不断地发生变化时,《父母课堂》中此类关于孩子个性成长方面的涉猎非常广泛,各式各样生动鲜活的小故事、小实例。
看到《你怎么越来越丑》这篇文章时让我幡然醒悟,儿子像文中的小姑娘一样,小时候长得挺乖巧,性格开朗善于表达,在公开场合大胆出众,是个人见人爱的小男孩。可是去年夏天长青春痘了,开始小痘痘像痱子样星星点点分布在额头,眉毛处,我们当时都并不太在意,可是最近痘痘竟然爬上了面颊,而且个头也越来越大了,我去药店买祛痘药品给他擦洗,都不明显见好转。我心里也是好着急,一见他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戏谑他,哎呀,满脸的痘痘越来丑,怎么办哦!正因为这些话,儿子没事总喜欢去照镜子,上个星期我让他去理发,他都不愿意出门。从这文章中我充分认识到我的这些玩笑话带着贬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加强,而我的言论无意中夸大了孩子的小缺陷,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不知不觉中让孩子变得怯弱退缩。文章教会我们作为家长要平静接受孩子的一切,不能只凭自己曾经的成长经历来教育孩子,孩子的心理健康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孩子每时的变化,家长应该时刻关注、关心、理解、体谅,支持或者帮助其改正;平静地去接受孩子的一切,包括外表的小缺陷,对此既不要过分强调,也无须刻意掩饰;这样才能培养出心里健康的孩子。
《父母课堂》是一个展现教育的窗口,我和儿子一起阅读了《在加拉大做个蛋外婆》这篇文章,对老外对教育认真的精神感触特别深刻。加拉大这家学校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学校别出心裁大胆培养青少年家庭、婚姻方面的责任观念,将班级里的男女孩子们分成一对一对的,共同领养一个蛋作为“孩子”照顾,通过孩子们对蛋蛋的精心呵护,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做父母的不易,也明白对未来的婚姻伴侣该有什么样的要求。
儿子说在学校里,虽然男孩女孩是同班同学,因为性别不同,平常说话不多。看到这个活动为了“蛋孩子”,男女同学每天交流沟通,了解不同性别不同角色的想法。这让我觉得,这对帮助青春期异性交往也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中国的孩子还没有接触过正确的“家庭教育”,面对如今相爱容易相处难,结婚容易守婚难,日益增长的离婚率,人们几乎束手无策。这种从少年时期就对孩子进行如何组建家庭和经营家庭,以及家庭伦理、社会关系、法律道德、生存风险等一系列社会意识的培养的教育方式,是值得借鉴的。让孩子们懂得“家庭”的真正含义,树立他们对家人的责任心,包容性以及对社会责任感。
《父母课堂》是孩子和家长的共同读物,在阅读中父母走进了孩子的心灵,孩子也越来越靠近父母,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一定要吸取,归纳,总结,应用这些好的经验,和孩子一起共同努力开创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