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心愿】陇南历史文化名人邢澍(征文·随笔)

编辑推荐 【晓荷·心愿】陇南历史文化名人邢澍(征文·随笔)


作者:老娄 举人,4219.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46发表时间:2017-03-08 14:37:32
摘要:邢澍是清代著名金石学家、诗人和诗评家,是陇南历史文化名人。


   邢澍是甘肃陇南市武都区人,出生于乾隆二十四年(1762年)。他少年时就很聪慧,学习刻苦,读了很多书。21岁中举,32岁中进士。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任浙江省永康县任知县,从此开始了仕宦生涯。
   嘉庆元年(1796年),邢澍调任浙江长兴县知县,时间达十年之久。任职期间,他捐出自己的薪水,办了许多好事,如补修城垣,浚石塘港,重建平政桥、丰乐桥,兴建同善堂、育婴堂等。为官清正,案无留牍,被百姓称为“邢青天”。 
   嘉庆十一年(1806年),他升任江西省饶州府(治所在今江西省波阳县)知府。在饶州府不久,又调任江西省南安府(治所在今江西省大余县)知府。嘉庆十三年(1808年)因病辞职到秀水休养。次年,在他61岁时,由秀水(今浙江省嘉兴县)离任返回阶州(今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回归故里后沉静淡交,访古寺,拓碑碣,以读书自娱。道光三年八月初八(1823年9月8日)病逝,享年65岁。
   邢澍是清代著名的金石学家,著述十分丰富,已知的有15种。今确知已刊行的有《关右经籍考》《金石文字辨异》《两汉希姓录》《金石札记》《寰宇访碑录》等著作,都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曾经受到过清代名人张居正的激赏和推荐。
   邢澍还是诗人和诗评家。他的诗收入《南旋诗草》,共有古今体诗七十首,为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秋从北京回秀水途中有感而作。诗句流畅,感情丰富。他在《舟行纪事》中写道:“耳目磨炼生智慧,格物何必皆读书?老兵知战农知岁,吾曹博览恐弗如。”把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作了对比,感到在打仗和种田的知识方面,作为封建文人的自己是不如“老兵”和“老农”的。《长兴县志》中也收有他的几首诗,其中一首写道:“摘芝何处觅园公?罨画溪边系短篷。十里路行松影里,一家村在桂香中。亭轩晓霁仙岩碧,鱼呗宵深佛火红。我亦有山归未得,年年猿鹤怨秋风。”从政之暇,他到钦氏山游玩,一路上松影满地,桂花飘香,景色十分幽美。他触景生情,想起了故乡阶州的山水,从而引起了“有山归未得”的感慨,抒发了他对故乡的眷念之情。
   邢澎的诗评保存下来的不多,但都很有价值。《与张叔未书》中说:“《清仪阁杂咏》披阅数过,典雅流丽,不乏情韵,可传无疑。袁随园尝以‘泠痴’、‘钞书’嘲近日诗人,不知谁指,然犯此病者实不少。”主张诗要有“情韵”,也就是要有诗味,反对把诗写成宣传金石考据之学的押韵之文。
   邢澍在从政、治学的同时,还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嘉庆三年(1798年),他任浙江乡试同考官,他推荐的张廷济,考取了举人第一名,后来,张廷济成为全国闻名的金石学家。邢澍病逝后,张廷济十分悲痛,写诗悼念:“洒涕瞻遗像,云山莽万重。可能真化鹤,何处说登龙。许郑经难问,龚黄治不逢。只余魂梦里,风雨夜过从。”
   邢澍晚年休制回到老家陇南武都后,因他深谙风水学,在武都两水后村给自己勘探了坟茔宝地。使他生前始料不及的是,他在自己勘探的坟茔宝地里长眠一百四十多年后,其坟墓于文革初期被毁挖掉了。他的后人们将其散落的遗骸捡拾包裹后,草草再葬,因未留标识,至今已不可寻觅。
   一代学者鸿儒邢澍离我们远去了,坟茔不存。但他的鼎鼎大名和许多著述却流传了下来,彪炳史册,光照后人。

共 13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记叙的是陇南历史文化名人,清代著名金石学家、诗人和诗评家邢澍的事迹。邢澍是甘肃陇南市武都区人,出生于乾隆二十四年(1762年)。他少年时就很聪慧,学习刻苦,读了很多书。21岁中举,32岁中进士。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任浙江省永康县任知县,从此开始了仕宦生涯。在多领域皆有很深的造诣。一代学者鸿儒邢澍离我们远去了,坟茔不存。但他的鼎鼎大名和许多著述却流传了下来,彪炳史册,光照后人。构思严谨,逻辑严密,叙述得体。推荐阅读。【编辑:一分流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分流水        2017-03-08 14:37:55
  感谢赐稿,推荐阅读,期待更多精彩。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 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2 楼        文友:何叶        2017-03-08 15:03:07
  欣赏佳作!感谢老师投稿晓荷。祝好!
何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