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相识是缘

编辑推荐 相识是缘


作者:江南一枝梅 白丁,19.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38发表时间:2017-03-08 21:40:38

九月的长沙还是那么炎热,刘蓝君一下公交车就感觉热气逼人、头晕脑涨,他去马路边买了一瓶矿泉水贴在脸上,顿时感觉凉爽多了。他摘下太阳帽,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然后把密码箱靠在一棵树上,自己斜倚在树上。偶尔传来几声蝉叫,那么尖细、那么刺耳。但是,他一点不觉得厌烦,因为他小时候最喜欢捉蝉,有时白天玩弄蝉忘记了写作业,晚上忙到深夜。
   迎面走来两个学生,男生叫周雨虹,上身穿白色T血,下身是浅灰色牛仔裤,脚上是一双黑色旅游鞋,很阳光很帅气,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女生叫吴丽,上身是红色T血,下身是蓝色短裙,脚上是一双黄色球鞋,样子十分文静、十分可爱。他们异口同声说:“小帅哥,需要我们帮忙吗?”蓝君戴上太阳帽,小声道:“箱子太沉了,帮忙搬一下吧!”
   周雨虹是学院里的“大师兄”,他提着箱子的拉把准备拉时,不由叫了一声:“咿呀!好沉!你箱子里放的是什么宝贝?”吴丽说:“我猜应该是书,你帮助小帅哥提一下吧!”
   周雨虹走在前面,张芷新和吴丽走在后面。张芷新问吴丽:“学姐,你家是哪里的?”吴丽笑眯眯的说:“本地的,你呢?”“湖北的。”“外省嫁过来的。”周雨虹说:“不要取笑人家嘛!相识就是缘分。走,我带他去宿舍,吴丽你就返回吧,你也该休息一下了。”吴丽挥了一下手,说声再见,走了。
   张芷新问周雨虹:“学长,你也是本地人吗?”周雨虹说:“当然啦!本地人和外省人都是一家人啊!我们以后就是好兄弟,不要拘束哟!有什么困难就说出来。”
   来到宿舍,周雨虹把箱子侧放在一张空床上,正准备离开时又有人进来,听口音像是本地的。周雨虹对张芷新说:“你就在宿舍里休息一下吧,我还要去接别的新生呢,再见!”张芷新也说了声再见,他还真有点依依不舍。
   在张芷新后面来的同学叫欧阳海,面庞瘦削,英俊文雅,戴着一副眼镜,他非常爱整洁,他的桌子经常抹得一尘不染,简直可以当镜子照。据说欧阳海在高中时与一名女孩相好,他经常为他写小诗,写的诗非常自然朴实,没有半句花言巧语。两人偶尔在走廊碰头,他只是小声问句好,那位女孩也就浅浅一笑。这不,欧阳海又准备写诗了,他还买了一个雪白的信封和一张邮票。他刚要动笔,两个大箱子推开了房门,又进来两位新生。一位穿着黄色衬衫黑色沙滩裤,名字叫李逗,一米八的个头,挺结实的身板,还哼着小调,听那小调的味道像是东北的。另一位名叫黄良,黝黑的面庞显得非常敦厚非常沉稳,他是从湘西过来的,还是土家族的。
   吃过午饭,周雨虹来到宿舍,他说:“今天下午我带大家在校园里四处看看,我们可以一起看看风景。”大家肩并肩离开了宿舍楼。
   周雨虹问张芷新:"小帅哥,你为什么读这个学校?”张芷新说:“因为这里很独特。”周雨虹又问:“那你说说看,独特在哪里?”“因为有你就独特。”大家一齐笑了起来。
   宿舍楼对面是图书馆,大家在图书馆门前合影,因为是新生现在还不能进图书馆借书,合过影之后就在草坪边慢悠悠地走了走。这个季节的草坪样子还算惹眼,四周围还有很多黄色的野菊花,清香怡人。本来疲倦的身体这会儿可以放松一下了。草坪中的石凳上坐满了人,有的看着书,有的在聊天。图书馆的旁边摆满了自行车,红的绿的,新的旧的,一排又一排,没有人看管。
   离开图书馆,穿过广场,雨虹带着队伍来到桂花路,路中间的花坛里栽着桂花树,间杂着还有几棵白玉兰。现在还没有到那个季节,闻不到桂花的香味,也看不见花蕊。周雨虹说:“桂花路是校园里最热闹的地方,差不多每天都有新鲜事物出现。学校的上百个社团在这里抢位子露脸,还有同学在这里摆展台秀自己。”桂花路的西面是长长的报栏,里面什么报纸都有,旁边站着好多同学,有的一边看一边嘴里念念有词,有的一边看一边在小小的笔记本上写着什么。桂花路的尽头是一片石榴树,石榴树的北面是一个圆形的水池,水池里有一座假山,假山上有小亭子、小桥和小树。
   沿着水池上台阶是一排平房,里面传出一阵悠扬的琴声,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在弹钢琴,她披肩长发,穿着白色连衣裙,眼睛看着歌谱,手指有节奏地弹着。大家不想打扰她,就从平房边走过。平房后面是山坡,小山坡上面是一栋三层的房子,房子占地面积不大,有个小院子,门框上挂着两个红艳艳的灯笼,门上还贴着年画。
   楼房连着小平房,房顶上摆着一排花盆,红黄相间的花朵迎风招展,很是可人。一位老先生坐在院子里一边看书一边品茶,那神态悠闲的样子很让人羡慕。他的老伴戴着老花镜用五颜六色的丝线做着绣花鞋垫,她有时候把针放在身旁的肥皂上划一下,然后又绣起来。一只小黑狗跑进院子里,在老先生的脚尖嗅一嗅,或者在老太太的肥皂上舔一舔,样子十分可爱。
   沿着小山坡向北走,看到几栋宿舍楼,绿墙红瓦,整洁素净。走过宿舍楼,便看见亭台轩榭,亭子是黄色琉璃瓦配上灰色圆柱,亭子在水池中间,有石桥将亭子与岸边连接起来。站在石桥上,可以看见有许多红色的鲤鱼在嬉戏。
   水池的周围是一些倒垂的柳树,有风的时候,柳枝轻吻着水面,荡起一圈细细的涟漪。几只小鸟栖息在柳树上,叽叽喳喳,小打小闹。柳树下面是石凳,有的同学坐在上面看书,有的同学站在旁边画对面的小桥流水。
   走了一大圈走累了,大家回到宿舍,吃完饭后洗个热水澡,浑身上下没有一个毛孔不畅快。夜幕降临的时候,校园里非常安静,辅导员带着大家整好队形,军事教官与大家见面交流。短暂的交流之后,大家又回到宿舍整理内务,教官教大家把被子折成豆腐块,还要求大家把生活用品摆成一条线。
   院长书记带领老师检查内务,院长夸张芷新的被子叠得最好,张芷新非常高兴。老师检查完内务之后,大家便天南地北地聊起来。先是谈理想,张芷新说毕业后要当一名好老师,欧阳海说以后要开公司,李逗说以后想当公务员,黄良说毕业后回家创业。谈了理想又谈学习,欧阳海说高考考了586分,英语是考得最好的一科。张芷新说数学考得得最理想,有135分,但是他爱好写作,有很多散文诗歌作品在杂志上发表,还准备在大学阶段出一本散文集。李逗说语文没有发挥好,其它课程还好。黄良说英语没有发挥好,以后在大学阶段会加油把英语学好。“卧谈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张芷新说以后再谈,抓紧时间睡觉,大家也就睡了。
   第二天吃完早饭,大家来到学院外面的训练场排好队,等待教官的指导。因为有三名教官,我们就分成三个排,三名教官就是三位排长,有一名个子高的教官兼任我们的连长。连长的面庞有点古铜色,小眼睛高鼻梁,说话时声音不大,但是发出号令时很有力度。有一位排长个头稍微矮一点,但是面相和蔼可亲,还会吹口琴。另外一位排长不胖也不瘦,军哥唱的好,还会谈吉他。
   同学们开始练习站军姿,站累了就赛歌。有时候一个人独唱,有时候一个排的同学向别的排叫阵,叫阵声一浪高过一浪,同学们心潮澎湃。站好军姿,接着练习其它的项目: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下蹲、摆臂、齐步走和正步走。这些基本的动作要同学们反复的练习,教官对动作的准确性要求非常严格,对同学们也充满着很高期望。
   在训练过程中,如果有人动作不协调就得喊报告,不然的话,教官会叫你出列亮相。中途上洗手间也要喊报告。李豆有次去洗手间没有打报告,返回时教官让他背靠在一棵树上站着。事后李豆说当时忘记了打报告,欧阳海说教官是对事不对人。
   经过一些天的训练,大家学到了一些部队的正规动作要领,对部队的纪律也有一些了解。一个人只有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坚强的意志,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才会勇敢地站起来,把困难踩在脚底下,迎接美丽的彩虹。
   军训结束,同学们的神经也就松弛了下来。大学生活本来就轻松自由浪漫。
   有一天晚上,辅导员通知大家写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开始大家弄不明白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后来向高年级的同学讨教才明白。这是大学阶段的第一次作业,大家都写的很认真,交了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欧阳海在规划书中写毕业后要开一家公司,他的规划中充满商业谋划的战略,写得十分切合当下市场经济的大环境,文字深入浅出,因此被评为一等奖。大家都为欧阳海感到高兴,都夸他是未来的企业家。
   第一天上课之前,同学们把课程表抄在笔记本上,小学中学阶段不用天天找上课的地点,大学里就不一样,同一天会在几个不同的教室里上课。有时候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同一间教室上同一门课。上小学中学时,班主任把学生的位子都分好,大学里老师不为学生分座位,大家自由选择就可以了。要是你想博得老师的好感,最好坐在教室的第一排,还要坐得端端正正的,眼睛最好也看着老师,还要认真地记笔记。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一种可能是姗姗来迟的学生,这些学生有时还带着食物;另外一种可能是不爱听讲的学生,这些学生自认为有天分,喜欢看课外书。
   小学中学时,同一门课一周之内有很多节,大学里很多课程一周只有一次。学校里规定,每个老师一个学期要点三次名,很多老师记忆力非常好,点过一次名就记住了所有的学生,学生自然逃不过这些老师的眼睛。有时候是学生会干部点名,为了防止因徇私情,让高年级的干部到低年级点名,让低年级的干部到高年级点名。
   大学里越是优秀的老师越是喜欢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哪怕你针锋相对,只要你敢站起来讲。第一次上历史课,老师就说读书要做到“三新”,即温故知新、吐故纳新和推陈出新。张芷新站起来说还要开拓创新,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老师和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第二次上历史课,老师问大家对陈寅恪了解多少,张芷新说:“陈寅恪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大学四大国学大师,他被誉为清华园里的活字典,他是教授的教授。他最闪光的地方在于他五十多岁就双目失明,但是学术研究一直坚持到八十多岁。在抗战的时候,他把书从北京邮寄到长沙,有两本重要的书弄丢了,他后来硬是把那两本书默写出来了。”老师赞许地点点头,接着又问:“请同学们想一想,读大学到底读什么?”欧阳海站起来说:“鲁迅先生说过,读文科的学生可以看看数理化,读理科的学生可以看看文学著作。”张芷新站起来说:“清华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梅贻琦说“所谓大学之大,非谓有高楼大厦之大,是谓有学术大师之大。”读大学首先要读大师们的经典著作,学习他们的自学方法,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其次要读古文经典,古文是源头之水,可以看看诸子百家的,唐宋八大家的。再次还要读获奖作品,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的作品。”
   老师说:“张芷新同学讲得非常好,可见他读的书很多,大家要向他学习,大家掌声鼓励一下。”同学们鼓掌致意。
   张芷新从图书馆借的书多是与国学大师有关的,他的记性特别好,书中很多感人的细节和优美的词句他都记得。经常有人问他:“张大师,最近在研究哪个大师呀?”他说:“我一个小人物,算什么大师。”有的同学说:“小人物以后也会成为大人物的,小与大是一对矛盾,条件具备时会发生转变的,条件就是努力奋斗、勇攀高峰。”张芷新说:“谢谢!我会努力的。”
   张芷新的额头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而且很有光泽。他喜欢戴一副黑色的圆框眼镜,同学们觉得他很有风范,很有气质,经常有同学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他。
   欧阳海说是知识把他额头上的绒发挤掉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大学里,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演绎的故事一天比一天精彩。

共 45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化的小说,写出了新生报到的过程,从互不相识的大江南北,因为就读在同一家大学而相识,这就是缘分。每一个新生的报到都是这样经过,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宿舍,他们生活在一个崭新的地方,共同学习知识,共同成长。小说的语言平铺直叙,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语言也不够凝练。个见!期待更多精彩!【编辑:阳媚】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阳媚        2017-03-08 21:43:30
  首先欢迎友友加入江山短篇小说栏目大家庭!从这篇小说看,友友的文笔很稚嫩,但比我刚来江山时写的好多了,坚持多看书,多写作,就会成功。相信你会成为一名作家!期待你的精彩!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