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星月】苦菜花开(小说)

精品 【星月】苦菜花开(小说)


作者:静尘 秀才,2610.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383发表时间:2017-03-09 14:18:28
摘要:这是曾经发表的小说《苦菜花》之续篇,心地善良的初菜花在历经诸般磨难之后,在婆婆深明大义的诱逼下与现任丈夫解除了婚约,并且在四位老人的努力撮合下终于放下心理包袱,迎来了崭新的生活……

【星月】苦菜花开(小说)
   “妈,看你,又来了。咱们家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的,你就放心吧。”
   “妈知道你对我好,对咱家人都好,我也相信咱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可是,妈总觉得越是这样亏欠你的就越多了。”
   “妈,你别这么想,我从不觉得你亏欠我什么?好了,我去做饭了。”
   日子在每天的忙忙碌碌中匆匆而过,春耕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张来福家今年情况特殊,得到了村上种子化肥的资助,也在忙着种地。
   自从儿子张顺回来后,母亲经常告诉他,平时要多留意菜花家的伙计,她家没有男劳力,你能帮就多帮着干点,你们不在的时候多亏了人家菜花照顾我,咱们不能忘恩负义。母亲是这么教导的,张顺也是这么做的。因此,招来了不少闲言碎语。但身正不怕影子斜,不管别人说什么,张顺为了感恩依然我行我素。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眼看着一年又一年过去,张顺今年都三十多岁了,前些年有提媒的,人家姑娘家一听说他以前蹲过大狱,也不问青红皂白就都黄了。再后来,又都传言说他和邻居菜花不清不楚的,就更没人来给他提亲了。张顺并不在意,他当年在监狱里学会了电焊手艺,农闲时就到城里打工,挣点钱就带着母亲到各大医院求医问药。在儿子的努力坚持下,母亲的眼睛终于得到了有效的治疗,眼底视网膜修复成功了,视力正在一步步向好的方向恢复。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重见光明了。
   菜花家的日子这几年也有了积蓄,虽说老爹初山和婆婆淑芬年龄越来越大了,但是身体状况还算都可以,婆婆的病由于药物控制的好,也没有再复发。傻丈夫王超吃的越来越胖,智商依然和七八岁孩子似的。
   没有了生活压力的菜花,在打理好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后,也开始对自己好了一点,偶尔也给自己买两件像样的衣服穿。本来身材相貌就好的她,如今又多了一些成熟女人的韵味。虽然外边总会传出些风言风语,但是菜花天生本份,这一点婆婆是知道的。所以,别人的谎言也总是不攻自破。
   村里总是有那么几个喜欢偷腥的人,垂涎于菜花的美貌,总想着要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村里人都知道自从王磊死后,菜花一直守活寡,王超根本就不算个男人。所以,那些心术不正的人就都欺负她家没有男人给撑腰,偶尔遇到菜花时轻则言语挑逗,重则动手动脚。吓的菜花上地干活时,总是用脚蹬三轮车拉着老爹或者婆婆。农闲时,菜花从不出门,即使有事非要出门不可,也是拉上邻居大嫂一起。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啊,眼看着菜花也快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婆婆淑芬心里很是纠结,儿子傻成那样,是绝对不可能为王家传宗接代了,要是,小儿子和孙子不出事该多好,唉!!
   现在,菜花风华正茂,要是再让人家继续为我们娘俩守活寡一辈子,这不是坑人家孩子吗?虽然亲家公不说什么,可自己良心何安?菜花心地那么善聊,等她老时身边没有个孩子,到那时孤苦伶仃,这不都是我们王家害的嘛。我怎么对得起人家这么好的闺女啊!这不是让自己死不瞑目吗?可是,万一自己心软让菜花和儿子离了婚,那以后自己领着个傻儿子没有了生活能力和经济来源,日子咋过呀?
   每天,淑芬都是在这种纠结中度日。并且,随着菜花年龄的增长,这种折磨一天比一天加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她的睡眠,人也日渐消瘦了许多。
   有一天,淑芬和张顺妈隔着矮墙唠嗑,唠着唠着话题就唠到了菜花身上。淑芬向张顺妈全盘说出了自己内心的顾虑和纠结,她想听听张顺妈有啥两全其美的办法没有?
   张顺妈说:“大妹子,你要是问我有没有啥好办法?其实,我也没有啥高明的办法。不过,咱们都是经历过生死离别的人,还有啥事情是看不透的呢?做人首先要讲良心。你说人家孩子自从到咱家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从来没有不三不四过吧。别说对你和王超有多好了,就连我这个邻居瞎老婆子都跟着借光。要是那几年没有菜花照顾我,恐怕我的骨头渣子都烂没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设身处地为这孩子的后半生想想,只要我们把该说的话说了,该做的事情做了,至于她怎么选择那就是她的事情了,至少我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你说呢?”
   听完张顺妈的一番话,淑芬心里由原来的波涛汹涌渐渐地恢复了平静,如果菜花选择离开这个家,那自己也无话可说,也许这都是命里注定的吧。想到这,她对张顺妈说:“你说的对,这件事让我再寻思寻思。你家顺子咋样了?在城里也没有合适的人啊?”
   “哪那么容易啊!都三十多岁的人了,你说这不是愁人吗?唉!”
   老姐俩时常这样隔着墙头相互诉说着心中的烦恼。相互寻求着安慰。
   又过了一段时间,发生了一件事情,促使淑芬终于下定了决心,让儿子和菜花办理了离婚手续,还菜花一个自由之身。
   那是七月份的一天,北方正直雨季,地里的玉米开始拔节了。此时,正是给庄稼施肥封垄的最佳时期。若是再晚施肥不但会影响玉米生长速度,同时封垄也会打折拔节中的玉米。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是雨季,如果趁着天晴不赶紧施肥,那么下上雨之后,地里土壤湿度过大,进不去车,而且,玉米因为水分充足也会过度疯长导致无法封垄,如果遇上狂风暴雨,玉米杆就会被风刮倒成一片,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
   可就在这时,正在地里干活的菜花突然感觉腹部疼痛难忍。于是,她双手按住肚子蹲在地上,心想忍忍就过去了。可哪成想,疼痛越来越剧烈。菜花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顺着面颊一颗接着一颗地滚落。她艰难地连滚带爬到地头,躺在地上就起不来了,身体弓成了一个虾米状。邻地干活的陈大叔看到了赶紧放下手里的化肥筐跑了过来问:“孩子,你这是咋了?”
   “肚——子——疼。”菜花断断续续地回答。
   “那我赶紧把你送回去找大夫看看吧。”说完就去地头开车,菜花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在陈大叔的帮助下才爬上车斗,陈大叔一脚油门差点踩到底,四轮车“哒哒哒”地向菜花家驶去。
   被陈大叔送回家的菜花,佝偻着身体躺在炕上疼的直打滚。父女连心啊,初山看到女儿疼的顺脸淌汗,不住地呻吟,他的心比女儿还疼,他急忙一瘸一拐地要去村上找大夫。
   婆婆淑芬说:“菜花他爹,你赶紧到东院去找张顺,早上我看见他从城里回来了,让他骑车去找大夫还能快点。”
   “哦,哦。”初山答应两声就赶紧开门出去了。
   婆婆一边给菜花找来去痛片药,一边用毛巾帮菜花擦额头上的汗。嘴里不停地说着:“这是咋了?这是咋了嘛?”
   不一会儿,张顺就用自行车驮着大夫进院了,大夫进屋看了看菜花的病情说:“她可能得的是急性阑尾炎,我治不了,赶紧找车去医院吧,别耽误了。”
   “这可咋办啊?家里都是老弱病残的人。”婆婆急的咧开大嘴哭上了。
   张顺二话没说,背起菜花就走,在路上,他截住了村里正要去地里干活的沈大龙的四轮车,并和他说明了情况,沈大龙二话没说,拉上菜花和张顺直奔医院。
   菜花被推进了急诊手术室,因为刚才走的匆忙,没来得及拿钱。现在,菜花急着要做手术,张顺赶紧去他上班的地方找老板借钱,给菜花交上了手术费。
   大夫说:“幸亏送来的及时,若再晚点就要穿孔了。病人得住院治疗,家属去办理一下住院手续吧,”
   张顺问大夫:“要住几天才能出院?”
   “阑尾炎不是啥大病,手术完过了七天伤口拆完线就可以回去了。”
   “哦,那谢谢大夫。”
   张顺见菜花手术完没事了,这才叫沈大龙开车回家,一是人家地里的活着急;二是让他赶紧回去告诉菜花家里人一声,省得他们着急。并让沈大龙转话给菜花婆婆,告诉她们不用来医院了,这里有护士有他照顾就行了,过几天好点拆完线就回去了,让她们放心。
   “好的,我一定把话传到。”沈大龙答应一声就开车回去了。
   菜花爹和婆婆在家是心急如焚、坐立不安。虽然张顺托沈大龙的话传达到了,可毕竟没有亲眼看到,怎么能放心的下?只是天要黑了,两个人腿脚都不好,又是乡村交通不便。所以,只能等到明天再想办法去医院了。
   这一夜,淑芬辗转反侧睡不着,家里少了菜花这个顶梁柱,仿佛天就要塌了。但设身处地的为菜花想想,把她这匹好马拴在自己家这个破车里,早晚都得累死,她还年轻,未来的路还长着呢,这么好的孩子让自己居心何忍?但凡儿子能懂一点事,这个家也能将就维持下去。可现在……唉!!
   直到东方欲晓,淑芬才迷迷糊糊眯一会儿。刚睡着又忽悠一下醒了,一看天亮了,她赶紧起床穿衣服,栽栽愣愣地下地洗把脸。然后,隔着门和菜花爹说:“亲家公,我去医院照顾菜花去了,你就在家看家吧。”
   菜花爹说:“还是我去吧,你留在家看家。”
   “你去照顾姑娘不方便,还是我去吧,我走了。”
   不等菜花爹答应她就住着拐棍向大门外走去。菜花爹一想也对,虽然惦记闺女,但去医院照顾确实有些不便,也就不再和亲家母争了。
   淑芬求王家一个叔辈兄弟用车把自己送到医院,看到菜花躺在病床上,淑芬百感交集,她既心疼菜花,又触景生情想起了几年前,躺在医院病床上去世的丈夫和小儿子以及小孙子,她忍不住拉着菜花的手掩面啼哭。
   看到婆婆的到来,菜花心里既感动又心疼。她嗔怪婆婆说:“妈,我没事,你来了家咋办?”
   “家里还有你爸照应呢,你就放心吧。”
   就在菜花和婆婆说话之时,张顺拿着在外买的早饭开门进来了,看到淑芬,张顺愣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说:“婶子,你来啦?吃饭没?若没吃我再出去给你买一份吧?”
   “不用了,我吃过了。”淑芬明明没吃但是她却不好意思再折腾人家孩子。
   “顺儿,你没上班吗?”
   “上呢,我是计件,有活快点干,干完我就过来了。”
   淑芬看着菜花床头柜上放着的水果,热水杯和零食,样样齐全,心想:“张顺这孩子还真是细心。”
   虽然菜花有婆婆照顾,可张顺仍然有空就往医院跑,负责她们娘俩的一日三餐,毕竟淑芬外出买饭腿脚不方便嘛。
   在菜花住院的日子里,淑芬和张顺有了更多的接触,也对他这个人的人品有了重新的认识。
   一晃儿菜花住院七天了,刀口拆线该出院了。
   一大早,张顺就来到医院,又是帮着办理出院手续,又是帮着雇车送菜花她们回家。菜花感动滴说:“张大哥,谢谢你这些天对我的照顾,一会儿我让我妈把钱给你送过去。”
   “不用,谢啥?老话不是说得好嘛,远亲不如近邻,是吧,谁还用不着谁啊,说不定哪天,我还得用你帮忙呢,你好好养着吧,我先走了,有事就说话。”说完,张顺笑呵呵地推门出去了。看着张顺出去的背影,菜花也笑了。而婆婆淑芬却从两个人的对话和眼神中似乎发现了点什么?
   菜花虽然出院了,但伤口并没有完全长好,还是需要静养。可地里的活不等人啊,菜花一想到地里的活,人躺在炕上就如同躺在针毡上。
   婆婆劝菜花说:“菜花,你只管好好养病,地里的活咱雇人干,我现在就去东院给你张大叔家送钱,顺便让他帮着雇几个人,你就放心吧。”淑芬说完下地就走。
   淑芬出去不一会儿就回来了,她笑着和菜花说:“你张大叔答应帮咱雇人,让你不用惦记了。”
   第二天一大早,张顺就找车到菜花家拉化肥,然后和父亲张来福一起到地里给菜花家追肥,以此回报菜花以前对母亲的帮助。
   从这以后,菜花家有啥力气活,张顺趁着早晚在家就搭把手给干了。张顺家有啥需要洗洗涮涮缝缝补补的伙计,菜花也是义不容辞地管了,两家的关系越走越近。
   人都是有感情的,看着菜花和张顺你来我往地相互帮助,婆婆淑芬心里就打开了小算盘。若是菜花和张顺能走到一起,两家离得又进,就凭菜花的心地善良,以后自己和儿子有啥为难招灾的,她是不会看着不管的。淑芬把这件事在心里合计了好几天,越想越觉得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事。于是,她就趁着和张顺妈闲聊天时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张顺妈自然是乐意。她说:“就是不知道菜花能不能同意,这话咱俩也不好意思问啊?”
   淑芬说:“天无绝人之路,咱俩张不开嘴问,有人能啊。”
   “谁?”
   “菜花爹啊。”
   “好主意,你回去和他说,看看他啥意见?”
   “好滴,我这就回去和他说,如果这件事成了,我马上领着儿子去民政局和菜花办理离婚手续。我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
   淑芬回到家就把菜花爹初山招呼到自己屋里,和他说出了自己酝酿已久的想法。初山乍听一愣,他万万没想到亲家母能做到这样的高风亮节。他每天看着女儿过的日子不知道在心里骂自己多少遍,是自己把女儿推进了万劫不复的人间地域。可他没想到,女儿竟然还有咸鱼翻身的这一天,而且是她婆婆主动提出来的,这该不是佛祖显灵了吧?如果能有个人帮帮女儿,她也就不会再这么辛苦了,这是好事,他当然乐意帮着亲家母去试探女儿了。
   菜花这几天恢复的挺快,可以下地溜达了。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何况是四个老人串通一气有意要成全两个年轻人呢。

共 18338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如果用苦尽甘来概括这篇小说,绝对正确。有句话叫人不能和命争,那意思是说有些事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但是,一个人行善积德,上天都会眷顾的。本文的主人公菜花因酒鬼父亲嫁给了一个傻子,后来与善良的小叔子有了孩子,没想到的再后来因为车祸,孩子去世,小叔子瘫痪,婆婆半身不遂,这个家只能靠菜花一个支撑了。命运有相似,邻居家张来福大叔想出去打工挣钱,却进了一家黑工厂,不但拿不到工资,人都不能回家。他家里的只能靠儿子张顺了。谁知有人欺负张顺一家人老实,竟然去人偷他们家地里的玉米。张顺发现后,狠打偷玉米贼,结果,玉米茬扎进了那人肚子里。事后,张顺被告上法庭,被判三年。张顺妈眼睛都哭瞎了,好心的菜花把张顺妈接到了自己家。一个人里里外外照顾三个老人,一个傻丈夫,受的累就别提了,好在连年的庄稼丰收让菜花还清了债,日子开始好过了。因为打黑,张来福所在的黑厂子被端,张来福才得以回家。过了一年,张顺也出狱了。两家人在一起互帮互助,菜花与张顺也越来越有感情。四个老人看在眼里,决定成全两个苦命的孩子。最终,菜花与张顺走在了一起,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这篇小说采用连环套的形式,故事套故事,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对菜花的描写也更丰实,一个善良、不向命运低头又乐观的普通妇女的形象跃然纸上。一篇感情饱满,情节吸引人的小说,推荐欣赏。【编辑:快乐永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3103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6 条 1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