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心愿】我是专业读书人(征文.小说·)
在大学里,我定义自己是优秀的,成功的,有道德的三好学生。为什么呢?因为我是专业的。我从来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减肥美体、穿衣打扮、美容、追剧等事情上。比起这些外在的美丽,我更愿意用我内心的力量和美来赢得别人的羡慕。因此,我也只练就了学术专业这一种神圣的魔法。每当老师在课堂上举例说明一个问题而一时语塞时,我只要稍微做一个补充并收下他会心的一笑就可以了。
毋庸置疑,我的专业是所有人都见识过的。因为我每次发言都是对专业术语的一次大规模洗劫,张口就是“能指和所指的区别”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在成功地把自己变成话唠之余,我也获得了褒贬不明的感慨。
有人调侃说:“你就像复制的教科书,还自带语音朗诵功能。”
有人嘲笑着问:“书呆子是怎么练就的?”
也有人佩服地说:“你好专业啊!教教我吧……”
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当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需要找一个人发言时,大家总是第一个想到我。发言之前,同学们总嘱咐我说:“你只需要像平时一样把那些听不懂的话叽里呱啦的说一遍就好,越抽象越好显得我们学的东西深奥,总之他们听不懂就行。”
这些话,难免也让我心酸,难道我已经脱离人类,变成了一个杀伤武器了吗?我被无奈地发射出去,用着中国人的汉语把中国人说得晕头转向。
当我以胜利的姿势从战场上凯旋归来,有个同学虚心的问我:“你好专业,是怎么做到的呀?”他是学政治的,经常被人说不具备领导的口才,还不懂我国的文化知识,一点都不专业。对此,面对校园高级知识分子他是苦劳的,自卑的。
我笑容可掬地告诉他我的秘诀。我读书的时候,把每个生僻的名词解释画上重重的圈,把外国人长长的名字像说英文一样念得具有旋律感。我只要看到复杂又难懂的问题就摘抄下来,翻遍典籍,搜寻答案。每当在课堂上,或在听某个教授的讲座时,我就把自己所学的专业术语滔滔不绝地讲上十几分钟,然后优雅地问:“请问是这样的吗?”在座的同学总是在老师发出“对,没错”等声音时,热烈地拍起手掌。
也有的时候会遇到一个跟我一样专业的人,我们互相搜刮着那些从来不需要被用到或鲜为人知的词语感念或名人的研究。我们就像打雪仗一样你砸过去我砸过来,口若悬河,实在没东西可说了,我就说:“古人的观点也具有两面性,很多问题还是需要实践来证明。”
作为专业的学生,很多时候,我却想对想专业的学生说:“其实,专业的奥秘就像是在生产商品的流水线上,我们是工人,机械似的按照要求做工,然后等老师检验查收挨个贴上合格的标签。”
作为学生,在学术方面我是专业的,我在心里悄悄暗示自己。越暗示越心虚,气势昂扬地背诵别人创造出来的高级词汇来掩饰自己毫无创造力的头脑,又长又复杂的句子掩饰我一无所长,一堆已故的哲学家论点替我装点门面。
越想我越觉得惶恐不安,我当即决定改变自己,从现在做起。一次讨论课上,又有人问我:“什么是临界角?”我静静地看着他说:“请说人话。”那一刻,我看见自己潇洒地离开了专业流水线,正在数案板上的香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