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红色圣地哈达铺

编辑推荐 红色圣地哈达铺


作者:老娄 举人,4219.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56发表时间:2017-03-09 16:07:16
摘要:因了82年前,红军长征在陇南宕昌哈达铺休整七天,使得哈达铺小镇名扬天下,成了全国著名的地方,也是陇南市宕昌县最知名的一个旅游品牌。

因了82年前,红军长征在陇南宕昌哈达铺休整七天,使得哈达铺小镇名扬天下,成了现今闻名全国的红色旅游观光胜地。开国上将肖华有诗赞曰:“红军越岷山,哈达大整编。万里云和月,精兵存六千。导师指陕北,军行道花妍。革命靠路线,红星飞满天。”
   哈达铺镇,又名白龙镇,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国道212线纵贯全镇,距县城37公里,地域开阔,交通便利,人口稠密,集市繁荣。全镇总面积1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6万亩,辖29个行政村,5800余户,3万人左右,农作物以洋芋、小麦、蚕豆为主,盛产黄芪、红芪、大黄、当归、柴胡等60多种中药材,尤以大宗中药材“岷归”享誉国内外,支柱产业主要有中药材加工、畜牧养殖、淀粉加工、旅游业等。
   1935年9月,由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路过哈达铺,在此驻扎了7天,并召开了中央领导人紧急会议和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作了《关于形势和任务》的政治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到陕北去”,作出了把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因此,哈达铺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哈达铺会议”在中共党史,特别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绝不亚于黎平、两河口、毛儿盖、俄界、榜罗镇、吴起镇、会宁等地召开的会议,由毛泽东同志在这里主持召开的哈达铺会议和进行哈达铺整编,应该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据陇南文史资料记载,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在哈达铺,一个银元可以买八只鸡,或一只羊;三个银元可以买一头大肥猪。当时,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后来到哈达铺,上级给每一位红军战士发了一块银元,让饥饿疲惫的红军战士改善生活,增加营养,恢复体力。同时,宕昌人民为红军积极筹集了数十万斤粮秣和大批军用物资,使得经过雪山草地和长时间行军作战的红军部队得到十分重要的后勤补充。在红军的宣传教育下,有三千多人参加地方游击队,有二千多名青壮年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他们中除了少数幸存者外,绝大多数同志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默默无闻地长眠在异地他乡。红军北上后,为筹办粮秣,支援红军北上的众多苏维埃干部、游击队员遭到国民党和地方反动势力的围剿搜捕,哈达铺地区游击队司令朱进禄、秘书柳英,理川区苏维埃主席梁发荣等15名同志惨遭杀害,英勇悲壮地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之下。杨成武将军,以及许多红军将士都在回忆录中,曾经满怀深情地将哈达铺比作长征途中名副其实的“加油站”,这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如今,当年毛泽东在哈达铺的住地,已被辟为纪念馆。周恩来住所及红军司令部——城门桥南侧的“同善社”,现为文物的陈列保存之地。哈达铺是红军北上的里程碑,万里长征即将胜利完成的转折点,它以特殊的地位名载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筹建于1978年,1981年10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以来,对几处主要旧址按原貌先后进行了恢复和维修。1985年10月正式建馆。1994年12月,哈达铺长征纪念馆被中共甘肃省委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0年5月被甘肃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甘肃省国防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哈达铺是红军在甘肃省长征途中革命文物陈列最多,原貌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故址。现馆内存有文物52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国家二级文物8件,国家三级文物14件。收藏胡耀邦、张震、肖克、杨成武、杨得志、张爱萍等7位上将、22位中将、77位少将为纪念馆题词手迹116幅,省军级领导题词30多件,国内知名人士题词100多幅,将军简历106篇,照片80多幅,哈达铺游击烈士生平简历20多篇。建馆以来,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际友人,港澳台同胞,国内各级党、政、军领导,解放军、武警部队,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学生,各种社会团体及各界来此参观旅游的人士共20多万人次。老红军作家陈靖、著名作家魏巍、美国著名作家索乐等很多作家、艺术家、画家、摄影家都曾到哈达铺进行过长征路上的实地考察、采访。全国20多家电影、电视、报刊都相继播放(映)、刊登了有关哈达铺纪念馆的纪录片、电视专题片和论文、专题文章。哈达铺纪念馆己成为全国人民群众和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全民国防教育的课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之一。
   哈达铺已成为中国革命历史文化名镇,史称“红军长征,哈达铺报纸定方向”。可以说,提长征,基本上就会提及哈达铺,哈达铺已成了全国著名的地方,也是陇南市宕昌县最知名的一个旅游品牌。
   哈达铺有名吃大饼“锅盔”,因当时红军战士非常喜欢,一连吃了七天,离开时还作为干粮携带,被当地老百姓称为“红军锅盔”,给这个历史悠久的民间食品赋予了新的内涵。“红军锅盔”用上下双锅文火烙烤而成,皮脆内柔,色泽金黄,麦面的香味绵长耐嚼,口感极好,而且存放时间较久,旅途和家庭食用皆宜,深为当地老百姓和游客所喜爱。

共 20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简明地介绍了哈达铺现在的人口、资源、经济等情况,然后重点介绍了哈达铺的光荣历史。红军长征曾短暂留守于哈达铺,文章讲述了当年哈达铺人民对红军的支持和帮助,讲述了今天哈达铺保留着的丰富的红色纪念物,突出了哈达铺是爱国教育基地、中国革命历史文化名镇的地位,突出了这里的文化旅游价值。【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3-09 23:06:01
  陇南是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的,是值得大量去发掘,去宣传的。该文突出了哈达铺地方的红色资源,写出了这里对红军活动遗迹的保护和开发。是的,看到红色纪念地,沐浴红军精神和思想,这是一种成长。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