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大“总管”王小安

编辑推荐 大“总管”王小安


作者:我骄傲 布衣,229.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578发表时间:2017-03-09 16:41:00

大“总管”王小安 每个人从出生到终老,都要经过各种各样的事,好多好多。比如亲朋好友的家人满月、婚嫁、迁居、寿诞、丧葬等,这就叫“尖尖帽轮着戴”。拿垣曲话讲,是个“骨头”差事。不管谁家有事总得请人帮忙,首先都得请个“总管”。总管是总揽红白大事的最高指挥者,有的地方叫“执事”或“杂办”。总管根据事情的类别和规模大小,开出需帮忙的人事名单,按工种写在纸上,贴到墙上,再一家一户通知到本人。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经过了许许多多的事,谙熟家乡人过事的种种“潜规则”。那就是在起事的前几天,事主先得把村干部和乡里贤达请到家里来,简单地备上几个小菜,烟酒搭配,花生瓜子点缀着,像开座谈会似的,主客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主家把事由、规模和应特别注意的细节告知各位来者,经大家集思广益,慎密酝酿,用不多长时间就能合计好。我们村里谁干总管,是领导“任命制”。村干部或亲自披挂上阵,或“沙场点将”。总管设置通常设一正二副,显得体面些。总管是办事机构中的“领袖人物”,要具备特殊的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不但要熟悉整个过事的流程,更要调动各岗位人员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地“指挥战斗”。他首先能够统揽全局,受主家委托管事,谁在礼房,谁干厨房,谁接待来宾,谁端饭倒茶等等,红事用红纸,白事用白纸,写在墙上美其名曰:“执事单”。帮忙的人根据“执事单”上的安排,各就各位,既分工又合作。若是办丧事,总管那就更麻烦了,叫哪家乐队,开多少席,准备多少烟酒?几点钟出殡?几班人拾丧,墓打的宽窄深浅如何?死者的娘家或姥姥家在哪里?派谁去报丧等等,事无巨细,一件都不能落。我的家乡西石是个不大不小的村子,村里能担当起“总管”的人就特别多,不管村里有多难,多麻烦的事,总是被他们“运筹帷幄”得“八面玲珑”。我们村的王小安,就是德高望重的好“总管”,就跟拍电影的大导演张艺谋似的,远近闻名。村里人只要过事,十有八九都提前跟他联系,请他“出山”。因为他有威望、有能力,有号召力,办事公道。再者,他敢于担当,是个大事不糊涂的“吕端”。
   王小安今年63岁,高高的个儿略带驼背,精瘦精瘦的身板,白净白净的脸庞,也许是经事太多,脑门上的“华发”早早就下岗啦,显得过分地成熟。他最值得炫耀的是,其儿子和媳妇大学毕业后,招聘到运城南风集团工作。儿子现是科级干部,孙子也都快上五年级了。他逢人便自豪地说:我现在出力活不用干啦,随便跑跑说说就行。他是我们村里一个典型的乐观主义者。村里人之所以喜欢让王小安当总管,因为他是个“懂行的人”,很会说话,能把握住全局,事情过的满意,皆大欢喜。比如村里有个小伙子娶媳妇,当新郎到了岳母家,入席很长时间了没人上菜,突然一个小伙子端了一个空盘子,向新郎讨要谢厨师的东西,新郎不知所措。双方有点尴尬,陪女婿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急忙给总管小安打电话,小安吩咐陪女婿,就说咱这没这个风俗,既然人家提出来了,你就给上人家两盒“红河”烟打打圆场,陪女婿言听计从,圆滑地解决了问题。更没想到,新媳妇下车前又扭捏起来了,要500块“下轿钱”,两边僵持不下,小安见机,把新媳妇的舅舅拉到一边,明讲暗求地说:我们村喜事新办,早不兴要“下轿钱”啦。要不这样吧,我给娃包个一百元红包,图个喜庆吉利,说着说着,赶紧从口袋掏出一张红壹佰,顺手到大门口撕了一片对联纸包好,递给新娘的舅舅。当舅舅的一声令下,新娘子顺顺溜溜地打开车门……
   王小安当总管,总是替事主着想,“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让主家花小钱办大事,对于家境不太富裕者,手捏捏紧一下就过去了。有一年,村里的五保户突发心肌梗死,不治而亡,四方邻居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王小安急忙给村主任打电话,二人立马骑上摩托车跑到镇上,找到管民政的干部,苦口婆心地哀求领导,从镇里一把拿回5500块救济款,解决了燃眉之急。除去棺材、寿衣外,还剩2600多元。总管派他侄儿与做菜的师傅,开着三轮车到英言集镇,买回来猪肉、粉条、豆腐、白菜、啤酒、馒头等等,乡亲们吃了香喷喷的杂烩菜,直夸:“美太太”。结果除去开支,净剩600元。小安把剩下的钱交给了村长说:这钱你先保存着,将来用这钱再给老石体体面面地做个三周年,这就叫花小钱办大事。
   王小安当总管,还是个“和事佬”,尽量在欢乐和谐的气氛中办事。村里有许多不和睦的家庭,若家里有事情,父子、婆媳和妯娌,互相设防,只怕吃亏。在总管王小安的耐心劝解下,都能化干戈为玉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某年村里一位老人去世,其二子不和,老大淳厚,老二是个“铁公鸡”。村里人发愁这事没法办?总管王小安临危受命,他把老人的两个儿子、两个媳妇叫到一块。先听他们吵,顺势从中调。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利害、划长远,让他俩合伙为老人办丧事,就有了妯娌们和好的机会。你们要是信任我,每人先拿一万元,只管哭你们的恓惶,剩下的事交给我,保证事情体体面面地过好。结果,俩家不但和气地发落了老人,还和好了两家的关系,村里人都说王小安会办事。
   农村人过事情,总离不开一个好总管。他们演绎着一方风土人情,传递着乡民们真挚的爱、无私的情,传承着乡下人的优良传统和情操,高扬着一代又一代文明新风。总管是乡村文明的传播者,是和谐小康社会的践行者,我们的总管王小安就是这样的人。我敬慕他的智慧与练达,因为没有他办不成的事,办不好的事。

共 21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虽说是“家处三五里,各处一乡风”,但是,每个地方的红白喜事,都离不开一个执事的“总管”。“总管”既是红白喜事的操盘者,也是现场指挥官。他首先能够统揽全局,受主家委托管事,谁在礼房,谁干厨房,谁接待来宾,谁端饭倒茶等等,红事用红纸,白事用白纸,写在墙上美其名曰:“执事单”。帮忙的人根据“执事单”上的安排,各就各位,既分工又合作。若是办丧事,总管那就更麻烦了,叫哪家乐队,开多少席,准备多少烟酒?几点钟出殡?几班人拾丧,墓打的宽窄深浅如何?死者的娘家或姥姥家在哪里?派谁去报丧等等,事无巨细,一件都不能落。文笔老练而又生动的散文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3-09 16:45:52
  农村的红白喜事“总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王小安只是其中的一卓越代表。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