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学习于成龙,真心服务于人民(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学习于成龙,真心服务于人民(散文)


作者:仁者 布衣,227.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464发表时间:2017-03-11 13:00:41
摘要:要学习于成龙的精神,为国家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而奉献自己的心血汗水

【荷塘】学习于成龙,真心服务于人民(散文) 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成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1667年(清康熙六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后迁任湖广黄冈的知州,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康熙二十年入京觐见。后升任江南江西总督。于成龙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赞誉。
   近日,中央电视台1频道播映电视剧《于成龙》。我每集必看。虽然在20年前也看过,但我百看不厌。对于成龙先生的勤政廉政特别是为官清廉的行为是由衷的赞佩。于成龙是真正的爱民如子。人民群众也从内心爱戴他。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农历四月十八日,于成龙终于走到了人生的最后关头,终年六十八岁。于成龙去世时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余物,市民痛哭,塑建雕像祭祀,谥号清端。
   于成龙逝世后,南京男女老幼,商贩僧侣皆痛哭流涕,可见中下层人民对他的死是十分悲痛的。康熙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这是对他廉洁刻苦一生的表彰。
   康熙二十四年(1685)二月十五日,康熙皇帝亲自为于成龙撰写了碑文,内容是:朕读周官六计廉吏,曰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吏道厥唯廉重哉!朕用是审观臣僚,有真能廉者,则委以重寄,赐以殊恩,所以示人臣之标准也。尔于成龙,秉心朴直,莅事忠勤,而考其生平,廉于尤善,以故累加特擢,皆朕亲裁。盖拔自庶官之中,洊受节钺之任,尔能坚守夙操,无间初终。古人脱粟布被,或者嫌于矫伪,尔所谓廉,本于至诚。闻尔之风,可以兴起。乃本慭遗,忽焉奄逝。日者有方察吏,南及江表,采风谣于草野,见道路。思清德在人,于今不泯。唯尔之廉,天下所知。朕俯合舆情,载褒劲节,既考名副实,谥曰清端,葬祭以礼。又晋之崇秩,赐予有加,恩恤尔子。呜呼,人臣行己、服官、事主之道,尔可谓有始有卒者矣,顾不可以风世也!
   对于成龙先生为何有如此高的殊荣,这是康熙帝在出巡中以微服采访得到的实实在在的事实,老百姓对于成龙是发自内心的赞誉。通过访谈,康熙皇帝才真正的了解于成龙,他清廉的程度远比他想象的还要清廉。
   康熙皇帝在心里已经感到很自豪,自己信任之人终究是忠于国家的,是忠君的。南巡完了以后,康熙皇帝回到紫禁城,当众向大臣表扬了于成龙,对于成龙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下诏:“国家澄叙官方,首重廉吏,其治行最著者,尤当优加异数,以示褒扬。原任江南江西总督于成龙操守端严,始终如一。朕巡幸江南,延访吏治,博采舆评,咸称居官清正,实天下廉吏第一。应从优褒恤,为大小臣工劝,其详议以闻。”
   事后,康熙皇帝还亲自给于成龙作诗、撰写碑文,以作表彰。诗文是:服官敦廉隅,抗志贵孤洁。江上见甘棠,遗爱与人说。
   直到康熙四十六年,康熙皇帝再一次南巡,见江南百姓仍然在纪念于成龙,康熙很是感动,也很欣慰,随即写下了一副对联:“历仕甘棠随地转,两江清节至今传。”
   于成龙的去世,康熙皇帝是痛彻心扉、痛心疾首,为此黯然神伤了很长一段时间,于成龙的子孙受祖上福荫,相继入朝为官,孙子于准最后竟做到了贵州巡抚,虽然不及祖父于成龙,但是贵州巡抚也算是封疆大吏了,也是从一品大员,于准跟他祖父于成龙一样,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清官,这些大概是受到了于成龙的影响,跟于家的家教有关。
   现在,中央电视台播映电视剧《于成龙》,我想对我们的官员们是个教育吧!
   于成龙是封建时代的官员,但现在的官员们能有多少能够做到像于成龙那样为民服务而且清廉如水呢?对对号,比一比,“洗澡、出汗、治病!”
   那么,我们应该学习于成龙先生的什么精神和践行呢?
   我认为,首先要学习于成龙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实践。于成龙是真正的“爱民如子”,不是我们的有些官员们口头上喊着“我们是人民的公仆”,却干着损害主人的龌龊事情,看着一些主人生活拮据,孩子上不起学,老人看不起病,在春节期间打着访贫问苦的旗号,把给贫困户的一两百元钱还得在摄影师的镜头前晃上几晃。然而在背地里却几百万几千万几个亿几十个亿的贪贿,其丑行令人发指,甚至“目瞪口呆”,无语。
   康熙二十三年冬天,康熙皇帝第一次南巡,南巡期间,他顺便探听了于成龙在江南时候的政绩。
   康熙皇帝带着一帮大臣微服江南民间,见街市一居民家中供奉着于成龙的塑像并每日朝拜,于公的塑像正放在他家的客厅正中,所以康熙皇帝和大臣们一眼就能看到。康熙皇帝和大臣们也产生了好奇心,便直入该居民的家中。见这老汉一个劲儿地给于成龙上香磕头,康熙皇帝一行也不便打扰,直到他磕头完毕,康熙皇帝才走到老汉的身后,好奇地问道:“老人家,我们是从外地来此旅游的人,正好见你在此叩拜这名官员,所以就冒昧的进来了,想必你拜的这名官员应该就是本朝的于成龙于公吧?”
   老汉应道:“正是于大人!”
   康熙皇帝就更加好奇了,于成龙就是再怎么深得民心,也不至于让百姓如此对他吧。便接着问道:“既然是于大人,那又何必将他做成塑像当作神灵供奉在家里呢?还对他三拜九叩,焚香祷告!”
   老汉叹了一口气,感恩戴德道:“公子你有所不知,于大人可是我们一家的恩人呐。我们一家老小本不是地道的江南人,而是客居在此,早年在三藩之乱的时候,兵荒马乱,我们一家四处飘零,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又开始闹粮荒,我们一家就快要饿死了,是于大人将他身上仅有的几两银子拿出来送给我们,救了我们的命,听说他自己却是以粗糠粥充饥。是于大人让老汉一家得以活下来,所以,我们一家决定世世代代供奉于大人,老汉有一天死了,就由儿子、孙子代替!”
   康熙皇帝大为惊讶,想不到于成龙却如此深得民心。
   这次微服出巡,玄烨看到在江南的街道上,甚至有酒家为了纪念于成龙,将自己店里的酒命名为“于公酒”。其次,学习于成龙先生廉洁奉公一尘不染“廉于尤善”的精神和实践。于成龙为官二十余载,只是靠国家的工薪生活,白菜萝卜豆腐是家常菜,但他却视苦如贻。先生每天如果工作太忙了,就中午吃一顿饭,晚饭就是读诗书饮点小酒,而且是最低廉的酒。于成龙廉政文化特点于成龙20多年的宦海生涯,无论是荒无人烟的广西罗城、四川合州,还是兵荒马乱的湖北黄州、武昌,或在富足天下的直隶、江南江西,他都恪守“天理良心”,一直是“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江南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于青菜”。
   而我们的一些官员们呢?每顿饭菜酒吃个几千元上万元眼睛都不眨,心都不疼。据说关于严禁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禁令下来后,有些官员们把吃吃喝喝改为“地下”了,把茅台酒装在矿泉水瓶子里在“见不得阳光”的“地下”尽情地喝大胆地吃。吃喝算什么,还“玩二奶小三”,几十个百余个地玩,直至事发。
   第三,学习于成龙先生敢于善于惩治贪官污吏的精神和实践。于成龙针对祸害百姓的“衙蠹”说:这也不难治理,发现一个,就清除一个。衙役每年更换一次,不让他们长期呆在官府。平时严格管理,不要让他们酿成大错,落到犯罪砍头的地步。于成龙在福建担任按察使时,为了改变吏风,他经过深入调查,摸清所属官员的情况,将贪官的名字装在一个小布袋里,然后投石示警,劝其改过自新,奉公守法。对怙恶不悛者,无论是谁,或纠参或镇压,绝不留情。不到半年时间就使福建的吏治衙风为之一新,人民纷纷传扬“闽省有了于青天”。
   而我们的有些官员们特别是贪官污吏呢?他们相互勾结,攻守同盟,结党为私,抱团腐败。现在高层非常重视反腐败,取得了重大战绩,但从基层看,根本没有多大反腐败的“动静”,因为一些地方,查办一个腐败分子就可能“拔出萝卜带出泥”,引出一串一窝。
   对于成龙先生要学习的太多了,今天姑且谈到这。
   现在全国“两会”已经召开几天了,我每天都在看或者说是听代表和委员们的发言,有一些代表委员能够对党和国家与政府的复兴大业谈些真知灼见,有闪光点,但是一些代表委员是隔靴搔痒,净说些不痛不痒的话,还有一些一个劲儿地在歌功颂德。全国人民群众和各级政府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现在的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需要各位代表委员“把关号脉”,看看还有没有亟需改进的地方,需要你真诚地提些有分量的建议,而不是让你白白地在人民大会堂神圣的殿堂----耗费时光。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习于成龙的精神,为国家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而奉献自己的心血汗水啊!

共 35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累万盈千,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欺,谁替你披枷戴锁;一丝半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女娼?”作者以饱满热情的笔墨书写了于成龙的一生,这是一颗灵魂的验证和人性光明的坚持,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广大官员去研究、去学习。字里行间,作者真诚地地表达了向于成龙学习的重要意义-------真心为人民服务,为实现核心价值观而奋斗!一篇充满正能量散文,欣赏佳作,推荐共阅!【编辑:老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土        2017-03-11 13:01:44
  感谢老师赐稿荷塘!荷塘有您更精彩!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2 楼        文友:老土        2017-03-11 13:03:56
  问好老师,您的作品正义凛然,令读者萌发浩然正气。非常欣赏您的执着,祝您创作愉快!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3 楼        文友:香随风飘        2017-03-11 13:57:02
  这是一篇心得体会,当然也是一篇充满正能量的,对于当下时局而必须学习的一篇好文。
   我是一个党员,在每次的三讲活动中,不时地让写一些关于廉政的文章,如今能够看到老师的范文,我感到真高兴,借花献佛又能完成任务了,哈。
   于成龙是一个清官,可惜这样的官员在当今中国是没有的,若然每个官员都像于成龙一样的话,咱们国家早就国富民强了,没办法,上下都是一团糟,贪污腐败已经成风了,但愿两会之后,能够多打虎,让老百姓对于我们这些党员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谢谢老师的美文,祝老师在荷塘佳作连连!
回复3 楼        文友:仁者        2017-03-11 17:23:20
  香飘云风文友:咱们是同志!
4 楼        文友:仁者        2017-03-11 20:00:25
  老土,是好土,是有让人会产生美好感情的沃土!!
5 楼        文友:仁者        2017-03-11 20:02:41
  老土同志:以后在适当的时候,请把微信号或者手机号告诉,方便联系,便于请教!
6 楼        文友:仁者        2017-03-11 21:41:06
  “累万盈千,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欺,谁替你披枷戴锁;一丝半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女娼?”作者以饱满热情的笔墨书写了于成龙的一生,这是一颗灵魂的验证和人性光明的坚持,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广大官员去研究、去学习。
7 楼        文友:天龙        2017-03-12 02:41:37
  祝老师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频!!
回复7 楼        文友:仁者        2017-03-12 06:59:04
  天龙社长:您好!谢谢您!!
8 楼        文友:仁者        2017-03-12 07:00:07
  “累万盈千,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欺,谁替你披枷戴锁;一丝半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女娼?”作者以饱满热情的笔墨书写了于成龙的一生,这是一颗灵魂的验证和人性光明的坚持,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广大官员去研究、去学习。
9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03-12 09:20:21
  欣赏学习精彩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10 楼        文友:老土        2017-03-13 06:34:32
  累了的时候,给自己一个鼓励的微笑,让酸痛不那么彻底;寂寞的时候,对着镜子来一个微笑,告诉自己,其实你并不孤单,还有江山好多文友陪着你。祝你创作愉快!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回复10 楼        文友:仁者        2017-03-13 06:45:01
  谢谢您,也希望您也是,我们同行!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