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项梅清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清韵】故事集锦(随笔)

编辑推荐 【清韵】故事集锦(随笔)


作者:玉芙蓉 童生,610.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99发表时间:2017-03-11 18:42:24
摘要:民间小故事


   《庚书》
   《庚书》,上一点年纪都明白是啥回事,青年帅哥们就知之甚少了。
   往古时侯说,青年男女订婚都要写书贴,里面写的是男女的生庚年月八个字,俗称《庚书》,《庚贴》。订婚也称“小登科”。男妇双方都请舅姑姨百客做人证,这庚书就是文字证据。既然又请客又行礼大讲排场,这书写《庚书》之笔,也会恭请懂礼善书之人。
   董家少年订亲,百客请了,特地请了孔先生,孔先生带了大学子苏成,因为苏成即将“出师”,带他的心思就是想让他多“实习”。酒饭己毕,孔先生拿了大红纸,开始自己的业务,苏成一旁见习:用手拃量了一拃多长,裁成长条,折成一公寸宽,四片八开的长方形,有内有外。内面上首两边分别写下“乾”“坤”,“乾”字下面竖写少年出生年、月、日、时。“坤”下留空方便女方填写。再用叠折好的两端合缝书写“天作之合”。内容完成,再在折好的庚书封(大信封)上,中间大写/:龙凤呈祥;右侧上首略小写下“唐书”。一旁的苏成绉了一下眉头,吸了一口气,心里想:明明是“庚”书,怎么写成“唐”书?苏成没敢说。围观的百客也有摆头的、皱眉的,认为老先生肯定另有深意,也没人发问。
   就是八字发到女方,女方拿来填了“八字”,也发现“唐书”,问了一下谁执的笔,听说是“孔先生”,也一言不发。
   半年后,苏成也被乡请去写“八字”。人年青,折纸漂亮,书写也漂亮,当写到“唐书”时被东家轰了出来。苏成搞得摸不着北了,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他跑来问先生,先生反问苏成:“我在哪儿写过唐书?”解释半天孔先生拍着脑袋,明白失手。
   沉默长久,孔先生才说:我就写得“唐书”,你就写不得“唐书”。
  
   《英雄难过儿子关》
   平家遇上了冤家,这天被堵在家里,架着一顿暴打之后还不解恨,威逼下跪。平杰可是个硬汉,遍体鳞伤也不肯跪下。
   冤家无法,推搡着老平出来要挟平杰跪下,老平一看架势,不但不让儿子跪,反而挺住毒打,大骂“土匪”!骂得冤家招架难当。
   冤家再出奇招,抱来平儿子,连吓带狠平儿子惊恐地大哭起来,且冤家要对平儿子下手,无可奈何,硬汉平杰不得不屈从。
  
   《一只鸡子换“哦”》
   柘树乡东靠洪湖南靠长江,地处边远,可谓湖江草地。这天政府来了一帮人,准备对这片湖区进行改造。早晨晴空万里,想不到天变一时,突然瓢泼桶倒,一帮人没带雨具,湖心没有车路,只得躲进门家秋悦老人的养虾棚里。
   老天爷似乎开玩笑,一下就下个不停,一帮人走不了是小事,肚子饿了可是大事。门家老爷人老眼不花心里明镜似的,但两捏肉,除了自己吃的一点小菜,怎么能招待这些为湖区做好事的上级呢?
   门老汉吸着牙齿,走向正在鸡窝里下蛋的麻花鸡。
   肚子饿了,能吃得上的就是精品美味。
   只要有填肚子的,这些人感激的话连篇累牍,精彩纷呈。相互介绍马局长、牛科长、苟干事,还说以后有事到城关,接门大爷做客,有困难就带个信。门大爷也笑眯眯的心里想着见到了大官,听说有难事可以得到帮助,更是喜上眉梢。
   想不到夏季的雨水特别大,正值收获虾子的时侯,大水把门大爷的虾池全淹了,虾随水流全跑光了,门老爷愁肠百结,心情坏极了。但出了问题总得想办法解呀?!于是去了城关,通过了几道关卡,总算找到办公室,蹑手蹑脚走了进去。
   满面春风,一身整洁的马局长抬头一看面不相识的乡下人,睁大眼睛问:“你是?”
   “我是柘树乡。。。”
   “谁?”
   “春上在我虾棚吃鸡的!”
   “哦。”
  
   《 姊妹寺》
   姊妹寺死了一个得道和尚,乡绅名士们求玉先生写幅挽联以示悼念。
   玉先生提笔就书:姊妹寺死了一和尚。
   众人皱眉摆首,觉得失礼,不恭,却哑巴吃黄连——有苦不说出。
   玉先生抬头一看,心知肚明,开口说:“这不是你们说姊妹寺死了一和尚吗?要不重写?”大家心里明白,重新书写很简单,但一幅挽联重写,很不吉利。围观的人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左右为难。
   玉先生环视一周:“既然都没主张,我就随随便便写了。”
   南天门多了尊仙翁。
   掌声雷动。
  
   《干鱼庙》
   封建时代“高考”非常难,范进中举就是特例。且不说知识考试难度,单说进京就是大难特难,因为没有交通工具,千山万水,只能步行。
   湖广吕姓考生不辞千辛万苦,奔京城而去。因暑夏炎热,这一天天不亮就出门赶路,匆匆前行。突然路边野草丛中一阵哀鸣,打乱了吕生行进步阀,好奇地寻声过去,扒开草丛,只见一只狼子(黄鼠狼)被猎人的剪夹夹住了一只腿,正拼命叫唤。
   吕生家教仁慈,心地善良,见到狼子哀鸣,立即打开夹剪,放了狼子。但仔细思量,觉得放了狼子,猎人辛辛苦苦一无所获,失去了生活来源,这不是很对不起猎人吗?于是从挑担中取了一条干鱼,夹在剪夹中,匆匆远行。
   日上三杆,吕生口舌生烟,下河捧水解渴,却见一只蚂蚁扒在树叶上,漂在水面。吕生水也来不及喝,立即找来树枝解救蚂蚁。
   那有闲心观野景,一心只想入考门。考试己毕,阅卷正忙。考官却在吕生的考卷上发现了一个奇迹:一只蚂蚁紧紧地趴在吕生的考卷上的某一个字上,扒也扒不开。原来,扒开蚂蚁,某个字就差了一“点”。考官们认为吕生积有阴德,很快榜上有名。
   吕生衣锦还乡,鸣锣开道,被一阵鞭炮和人群拦住去路,出轿一看,是一座新建的“干鱼庙”正在竣工庆典,香客如云。仔细打听原来是:唉。
   那天吕生匆忙走了,猎人来收猎物,哪来狼子?却是一条干鱼,顿感蹊巧:怎么会有鱼呢?而且是干鱼!是不是神仙点化,不可杀生呢?
   猎人感恩神仙点化,众人也感觉神明点化苍生,于是,很多信士拿来香烛,四跪八拜。说来也真有灵气,很多大病小灾在此礼拜之后全都解脱了。于是香火越烧越旺,这不,造起了一座“干鱼庙”。
   吕生要来文房四宝,落下:
  
   去时狼子叫,
   转来“干鱼庙”,
   地方无神鬼,
   尽是人在闹。
  
   《“听话”》
   夫妻是缘,是良缘是孽缘无缘不结,父子是债,是讨债是还债无俩债不来。一幅对联,道出多少人间沧桑。
   宗家父子真是一对冤孽,虽没有粗口动手,却是逆反精致:父要子读书,子偏习武;父要子吃饭,子偏喝茶;没有一次是按老头子安排来的。
   老头病重,想着儿子从没听过一次话,心中惦量过后,遗嘱死后葬水里,想的是儿子逆反就会把他葬坡上。
   老头去后,儿子非常惭愧自己从没听过一次老人的话,这次一定要听父亲的,葬在了水里。
  
   《菩萨垫脚》
   一场春雨,河里涨了一些水,屠夫走到河边准备过河,发现涨水后的河坝淹没了,只能寻找垫脚石。但左瞄右寻,找了一圈也没发现能垫脚的东西。无奈何跑到河边庙里去寻,大厅门弯寻找遍了也没找到合适的。唉声叹气正准备出门,突然望到一尊木雕菩萨,口中念叨:菩萨菩萨不怪我,只因水涨难过河,借你金身渡过去,菩萨使法能上坡。
   屠夫把菩萨放在水里,踏了一脚,跳上对岸,大摇大摆走了。
   不多会,来了一位书生,也要过河,走到面前一看,是一尊菩萨泡在水里,口念“阿弥陀佛”,立即下水抱起菩萨,就要往庙里送。想不到木头被水一泡,重得扶也扶不起来,何况书生本来就力气小。书生只得将就着拖上岸来,脱了衣服,给菩萨擦洗干净,也滤干一些水,才送进庙堂,三跪九拜。
   一下水,一脱衣,书生回家就病了。见到这一情况,菩萨身边的马童就问菩萨:屠夫把您丢进水里,用脚踏,您不找屠夫麻烦,为何要找书生害病呢?
   菩萨对马童说:“你看屠夫野莽成性,敢用菩萨垫脚,他会烧夜纸吗?只有相信你的人,才能取到彩啊!”
  
  

共 29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故事集锦》的几则小故事,发映出不同阶层的人处理问题方式的不同。正所谓小故事大道理。作者运用一则则通俗易懂的文字,告诉我们做人要善良、真诚,有爱心,行善积德,人在做,天在看。当然还有两则故事告诉我们,不能简单相信迷信,也就是说不能盲从,因为菩萨也会欺软怕硬,违背其原则。几则故事,隐喻了很多社会现象,同时让我们弘扬正能量,维护正义,让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发扬下去。此集锦简短精炼,寓意深远,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好文欣赏,力荐佳作,欢迎品读。【编辑:项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项梅        2017-03-11 19:09:26
  几则故事,隐喻了很多社会现象,同时让我们弘扬正能量,维护正义,让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发扬下去。此集锦简短精炼,寓意深远,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好文欣赏,力荐佳作,欢迎品读。
项梅
2 楼        文友:老榆树        2017-03-11 20:23:54
  民间故事学问多,笑后还得多思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