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荒的故事
一
老赵头儿惬意的甩着鞭子,去五里外的水库边儿赶羊。
要说这老赵头儿,大名赵长顺,原是白城市洮北区养马场的退休职工。近几年,吉林省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原有的草场几乎全被马场租给农户开成了水稻田,老赵头儿养的这几十只羊也就没地方放牧了。
本来老赵也不缺钱,每月从养马场能领两千多元的退休金,也够和老伴儿两个人花的了。女儿大学毕业后在白城市有了工作,是一家食品公司的岀纳员,还没有男朋友,时不时的回家给老爸老妈带点好吃的。
三年前退休的老赵,闲来无事,就买了几只羊饲养。要说这小尾寒羊的繁殖率就是高,三年时间从几只变成了几十只,老赵细心饲养,个个是膘肥体壮,毛管儿都锃亮。有这样一段顺口溜儿说的好:家养一只羊,柴米油盐不用忙;家养两只羊,三年两年盖新房;家养三只羊,发家致富奔小康。老赵头儿羊养的好,所以他的羊都能卖上好价钱。老赵是笑在脸上,乐在心里。可这马场开地,放牧的空间是越来越小,老赵只好把羊赶到五里外水库边儿上,那儿还有一片草场,也足够他这三十几只羊吃的了。每天早晨赶来,回家忙活计,下午再来赶回去。
老赵伺弄完家里的菜园子,看看天过了晌,他扒拉了两口饭,就拿起鞭子去水库边儿赶羊。一边走一边哼着小曲儿,和往常一样,老远的他就看见羊都吃饱了,卧在草丛里休息,为首的一只大公羊,总能昂着它那高傲的头颅……
越走越近,怎么这羊今天都换了休息姿势?不是趴卧,而是都躺在那里。老赵隐隐感觉到有点不对劲儿,于是加快了脚步……
匆忙的赶到近前,老赵大吃了一惊;三十几只羊除了几只羊羔子无助的叫着妈妈,其余的全都躺倒在地上。老赵抱起一只,把耳朵凑到羊的鼻子上去听,哪里还有呼吸,天呐,老赵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赵长顺擦干了眼泪,头脑也冷静下来。这羊是自己精心放养的爱物,简直比爹妈都要亲,这一时之间都报销了,简直就象割去了心头肉。可这痛归痛,总得查查原因吧,老赵慢慢地站起身来。
这春天五月份的天气,草还不那么茂盛,附近的水稻田还没插秧,这羊也不应该是食毒草中毒啊。自己养了好几年羊了,也从没岀现这样的情况。要是有病,事先也该看岀点儿症状来啊……老赵一边来回踱着步,一边陷入了思索。突然,他发现在草丛里有很多散落的粮食粒子,细一看,竟是高粱和玉米碴子。这是谁把粮食扔到这来的呢?听着水库边传来几声水鸟的唳叫,老赵明白了……
求后院儿邻居帮忙,老赵把死羊都运回了家,并告诫邻居先不要声张此事。总之这地方地广人稀,平时也没谁去那野地里,所以这发生的一切也没人看见。第二天天刚放亮儿,老赵就揣上两个馒头,夹了个塑料袋子,匆匆的赶往水库。水库边儿空落落的,望着这伤情地,老赵的眼泪又落了下来。正在这时,只见打远处来了一个人,个子不太高,腋下似乎夹个什么东西,正急匆匆的向水库赶来。老赵心里一震,暗道,兔子终于来了。他赶紧蹲在地上,划拉了两堆草塞进袋子里,然后夹着它迎了上去。眼看到了切近,只见来的这人五十几岁年纪,剃着小平头,浓眉大眼的,留着两撇小胡子;这相貌倒也端正,但却有点面生。来人走到对面儿,老赵佯装不睬,那人看了看老赵夹的草包,急切的开言问道:“大哥,你这夹的什么啊?”老赵故作平静:“啊,没什么,在这河边儿捡了两只大雁,拿回去让老伴儿炖了下酒。”那人急忙道:“大哥,那雁是我的,你不能拿走!”老赵道:“怎么是你的?我刚捡的,又不是你家养的,你拿什么证明这雁是你的?”那人一听急了:“大哥你咋还不信,这雁真是我的。我前天在这下的药,就等着来捡雁,不信你跟我来看。”他拽着老赵的胳膊,来到水库边儿,指着草地上的粮食粒子:“大哥,这都是我洒的,这回你信了吧?”
老赵一阵冷笑,劈胸一把揪住那人:“好你个王八羔子,我信了,我太信了。你做的好事,把我辛辛苦苦养的羊都给药死了,你说咋办吧?”
那人一听,当时变了颜色:“大哥,不是、不是我下的。”老赵怒从心头起,劈手一个耳光:“你还不承认,你下药药鸟儿,本身已是违法;药死人家羊还不想赔偿,天理难容。我也不和你废话了,跟我去马场保卫科……”
这马场保卫科负责马场管辖面积内一切治安,这要到了那儿,这事可就大了。这人一屁股坐在地上,当时就焉儿了,嗫哆着道:“大哥,那你说咋办就咋办吧……”
原来,在这水库南边有这么个小村庄,也就十几户人家儿,都是外来的种地户。因为房子都是临时搭建的作业房儿,所以这个小屯儿也没什么名字。屯儿里有这么个人叫张春田,也是外地来的。这白城北郊的水库水草肥美,野生鱼类繁多。每到春季,都有大量迁徙的候鸟到这里落脚。暂时休息,再转道向海、查干湖、查尔什水库等地。这张春田看着这成群结队的大雁,一时就动了这药鸟儿的念头。
经中间人调节,老赵做了让步,由张春田赔偿老赵人民币两万八千元,虽然抵不住羊的原有价值,但老赵想做人嘛,心胸开阔点吧。这人做事虽然可恨,可态度倒还算好,这事也就别报官了。于是让张春田写了悔过保证书,以后绝不许投再毒药鸟儿,同时去水库边儿把残留的拌毒粮食清理干净,此事就此了结。可谁成想,一场新的风波正在悄悄的酝酿……
二
且说老赵有这么个独生女儿叫赵丽丽,赵大妈四十岁才有的这孩子。自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丽丽大学毕业后,被招聘到白城市一家食品企业做了岀纳员,干部编制。这工作说忙不忙,说闲不闲,因为离家远,所以她平时就住在单位宿舍里。
这女孩子岀落的亭亭玉立,又是有修养、有文化的知识分子,自然会招来许多艳羡的目光。可丽丽心气儿高,加之年龄又不大,自然也就不着急找对象儿。对有好心的同事介绍的,还是主动追求的都一笑置之。
且说这食品厂长期租用了一辆半截子货车,司机名叫张伟,是个刚从部队转业的年轻小伙子。人长的很帅气,一米八十多的个头儿,浓眉大眼,品貌端庄,见人是不笑不说话,因此人缘儿极好。据说他家原是四平伊通那边的,可因为父母来这儿种地,所以他转业后也就来了白城。因嫌找的工作挣钱少,所以就买了一辆半截子车跑运输,因为有个好哥们儿是这厂子的员工,所以被介绍到这里拉活儿。
因为经常要到财会室报账,张伟渐渐地和赵丽丽熟悉起来;而且两人都对对方产生了好感,渐渐地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随着接触的不断深入,赵丽丽发现张伟这小伙子真的挺优秀,不但人长的帅气,而且还能吃苦耐劳。每次来装货,本来都有装卸工儿,司机是不用动手的,可张伟从不袖手旁观,总是和工人们一起干活儿,因此大家都很喜欢他。但赵丽丽同时也发现,张伟的诸多优点背后,竟也隐藏着一个缺点,就是一着急的时候就说粗话。多了不说,就说两句,一句是他妈的,一句是老子。要说这小伙子这么好,又在部队煅炼过,怎么会有这毛病呢?可也就是因为当兵,张伟才落下了这说话不利索的毛病。
张伟所在部队是陆军驻云南某部,所在连队驻防在中缅边境,与缅方一支驻防部队只隔一道界碑。为了联络感情,增加互信,两支部队之间经常进行联合演习,虽然是小规模的,但也接近于真刀真枪的实兵对抗。这缅军士兵常常不遵守演习规则,有时明明是输了,还不服,总是呜哩哇啦的说一些听不懂的话骂人。久之,张伟也学会了说粗话,但他只说他妈的和老子。
一次又进行实兵对抗演习,张伟依靠过硬的军事素能,一气料倒七个冲上阵地的缅军士兵,因此得到部队的通令嘉奖。演习结束后,军区首长亲临现场,挨个握手致意。当走到张伟面前时,首长伸出了手,亲切的说:“看到你的表现很出色,好样的,为部队争光。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张伟心里一激动,啪的一个立正,敬了个军礼:“报告首长,老子叫张伟……”
这结果可想而知,张伟自然是受到连部的严厉批评,一连写了十二份检讨书……
转业后,张伟决心把这毛病改掉。平时还好,可一着急的时候总还会不知不觉的溜达岀来。赵丽丽了解了张伟,也多次告诫他改掉这毛病。可这多年养成的习惯,就象口头禅,也不是一下子就改得了的。丽丽想,人无完人,以后让他慢慢改吧,所以这恋爱关系就在不断的深入。
老赵两口子知道了女儿在谈恋爱,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也是早晚的事,况且女儿今年二十三了,也到了找对象的年龄,可这未来的女婿啥样儿,你总得让我们这当爹妈的看看吧?于是就催促女儿尽快的把对象儿领回家。
丽丽本不想急着让张伟见自己的父母,一则二人的感情还有待深入,另外也担心张伟这毛病在父亲面前露了马脚。可架不住父母的一再催促,于是告诉张伟,周日放假和我回家吃饭,我父母要见你。张伟一听,又是高兴,又是惶恐。丑媳妇难免要见公婆,这道关再难也得要过呀。于是提前买好了礼物,只等周日和丽丽回家。
周日这天,小伙子收拾干净利落,开着拉货的半截子车来接丽丽。为了给未来的老丈人留下好印象,他把车开到洗车厂刷了三遍,真的是锃明瓦亮,一尘不染,这车就跟新的一样。丽丽坐上了车,心里忐忑不安,一再嘱咐张伟见到我爹可千万别说粗话,他脾气不好,把你撵岀来不算,咱俩儿这事儿也得黄……
张伟连连答应着,为了我们的幸福,我一定牢牢的管住这张嘴。
一路风驰,转眼到了家门口。老赵两口子早早的站在门口迎接,一见这姑爷儿的模样,老赵心里就高兴。嘿,这小伙子这个帅劲儿,看来我姑娘真有眼光儿。进屋寒暄毕,爷俩儿在这唠家常,丽丽下厨儿帮母亲做饭。老赵见这小伙子说话慢条斯理,还挺文明。同时也了解了对方家里的情况,小伙子的父母是后来这边种地的,家离这儿还不太远,就在这水库南边……
说着话,那娘俩儿的菜也炒好了,摆了满满一桌子。老赵心里高兴,这未来的准姑爷儿人品相貌都不错,咱爷俩儿得喝几盎儿。于是柜里翻岀一瓶內蒙的特产好酒――焖倒驴。笑着说:“来,小伙子,陪我喝两杯。”张伟连忙摆手:“大爷,我平时不喝酒,也不会喝。”老赵一听:“哪能呢,你总在外边跑,待人接物,咋能不会喝酒?再说今天不比平常,今天是你第一次登门儿,喝多了也没事儿,不让你开车回去,非喝点不可!”
老赵执意相劝,张伟执意不喝,丽丽在厨房还没屋儿来。小伙子脸红到了脖子根儿,冷不丁的就听他说出了一句话,老赵当时就怔在了那里……
三
张伟见这未来的老丈人一个劲儿的让自己喝酒,自己平时还真不会喝酒,更何况这六十五度的蒙古烈酒,就是喝也只能喝一瓶儿啤酒。一时情急,也忘了丽丽的再三叮嘱,竟脱口道:“老子真他妈不会喝酒,你老就自己喝吧!”
老赵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这未来的女婿竟敢给自己当老子。哎呀,你个小兔崽子,刚才我还真没看透你,这回你露岀真容来了。象你这种畜牲一样的人,怎么还想娶我女儿?当下是勃然大怒,厉声道:“丽丽,把他给我撵岀去,你找的好对象儿,这是个什么东西?”
赵丽丽闻声跑进屋来,见父亲气成这样儿,情知必是张伟说错了话,当下也不敢多言,对张伟道:“我和你说什么来着,咋没记性呢?你先回去吧!”张伟羞惭满面,脸红到了脚后跟,当下也不敢说话,低着头岀了院子,钻进了汽车。老赵一把拎起张伟带来的四盒礼儿,隔着窗户扔到了院子里……
张伟开着车一溜烟的逃跑且不必说。再说这老赵把女儿从头到脚的数落了八遍:“凭你这条件啥样儿对象儿找不着,怎么就看上这么个忤逆不道的东西!这头一天登门儿就给我当老子,这要结了婚还不得让我管他叫爷爷?这事儿就此打住,以后不许再和他来往……”
赵丽丽又气又恨,本来挺好的事儿,让张伟一句话给弄砸了。埋怨他吧,他也是无心,爹妈都表明了态度,以后俩人也不好再往下发展了,这可咋办好呢?
好劝歹劝,丽丽总算让父亲消了火儿,一家人勉强吃了顿饭,丽丽表示以后不再和张伟来往,然后搭车回城里。
张伟一肚子的懊丧,蔫蔫的来找丽丽,免不了受丽丽的一顿训斥。可生气归生气,她还真舍不得张伟,可父母坚决反对,看来两人的关系如果再想保持下去就得转入地下了,以后看机会再好好劝劝父亲,以期得到转机……
最后还是聪明的张伟想出了个好主意,道:“丽丽,再不我们俩儿生米做成熟饭吧,这样就不怕你爹不同意了。”赵丽丽一把推开张伟:“去你的,谁和你做成熟饭……”
两个年轻人的恋情就这样偷偷的持续着,日子很平静。老赵头儿除了细心喂养那剩下的几只羊羔子,平时也没什么事儿。六十几岁的年纪,身体还相当的棒,可这人食五谷杂粮,说不上啥时就生病。七月中旬,正值盛夏。一天晚上,老赵热的睡不着,就起来找蒲扇,突然间觉得肚子疼,挺着去了趟厕所,回来还是疼,而且越来越厉害。老赵躺在地上连哼哼的力气都没有了,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下来。老伴儿慌了手脚,匆忙去左邻右舍喊来了人。大家一看,这情况得送医院呐,这村里也没个大夫,可这到白城三十多里路,这得咋去呢?村里除了拖拉机就有电瓶摩托,看这情况怕是坐不了这东西,还是赶紧给丽丽打电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