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心愿】一块手表(征文·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心愿】一块手表(征文·散文)


作者:铜盆孤雁 举人,4966.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54发表时间:2017-03-12 07:34:46

34年前,我买了一块手表。那时候有一块手表,还是件稀罕事情,因为那时的农村还只有极少数人有手表,有的村子,甚至一个村子没一块手表。
   我的那块手表还是块上海手表,上海手表是中国最名贵的国产表,就是放到现在去品评,它也还是很有档次的。
   我为什么要买那块手表呢?现在说来也是件很好笑事情。那一年,我找了个女朋友,她是个民办老师,每当我去她家里的时候,就看见她家里有三个人戴了手表,而我的手伸出去,却是光杆一条,很没面子,就暗暗地想着,一定要买一块手表。
   那时候想要买块手表,可以说比登天只易了那么一点点,一是没钱,要攒一块买手表的钱很难很难;二是商店里没得卖,计划经济时代,什么得凭指标,你要搞到指标才能买得到。
   我咬着牙齿攒钱,那时候,我是42元钱一月,忍住三个月没领工资,吃的饭菜是自己做来的,要用的牙膏肥皂油盐做不来,就借钱买一点,终于攒足了一块手表的钱。我又找到在国营商店里工作的三婶弄指标,她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到一块手表的指标,我终于遂了心愿。
   手表的卖价是125元,我三个月工资买下它还剩1元钱,可是,它没有表带,你要是想戴着它就还要买根表带。买手表当然是为了戴着呀,于是,我又向三婶借了3元钱,和那剩下的1元钱合起来买了根表带,终于把手表戴到了手上。
   这块手表的正面用汉字、数字和拼音混合写着“上海手表”“19钻防震”,它的背面用汉字、数字和拼音混合写着“上海手表厂”“全钢防震”“7120808”等字样。
   戴着这块手表我是高兴了好几年,后来,开始普及家庭钟表了,家家户户的墙上都挂着钟表,就感觉到这手表用处不大了,高兴劲就减少了几分。再后来普及手机了,这手表的功能就越来越小了,甚至感觉到戴它就是个累赘。于是,我把手表摘下来,放进柜子里,让它歇菜了。
   儿子叫我们去美国,我想我的手机到了那里就没用了,我不会开通国际漫游使用的,我用不起。于是就想起了手表,我要把那块手表带去。从柜子里拿出手表上把,发现上不了,手表坏了。
   县城修表的的摊子一般摆在邮政银行的前面,我来到这里,修表匠在水龙头那里洗东西,她问我有事否,我说修表,修表匠抹干手上的水就来到了摊子前。
   她拿着表左看右看,然后用工具打开了手表,用手在把手上转了几圈就说:你这手表断了发条,如果修的话,需要45元钱。
   我说,怎么这样贵啊,能不能少点?
   修表匠说,你这手表要换发条,12元钱一根,还要换玻璃,10元钱一块,还要洗油,12元钱一次,你最少要给40元钱,修不修?
   我说,修吧。多久时间可以修好?
   修表匠说,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我就趴在修表摊子的架子上看她修表。这天虽然有太阳照着,北风却很大,气温也低,冷得很,我穿着厚厚的棉衣都还感觉到丝丝的寒气。修表匠是个年轻的女子,大概是三十来岁,只见她麻利地将手表的零件一个个拆下,那些零件小得很,用手很难捉住。她拿一把镊子一把小螺丝起子,两分钟时间就分解了这块手表,将它的五脏六腑拆开摊在一个小盘子里。
   修表匠说,你这块手表很老啊,好些年头了吧?
   我说,30几年了,准确地说,满了34年。
   修表匠说,怪不得啊,质量这么好。
   我说,现在还有没有这样的手表?
   修表匠说,有是有,就是没有这么好的材质了。
   我说,当年买这块手表,我可是攒了三个月的工资啊!我那时候的月工资是42元钱,三个月工资只能买块手表,买表带还是借了3元钱才买到的。
   修表匠说,这可值钱啊,按你现在三个月工资算是多少钱?
   我说,我现在的月工资是3700元,三个月是一万多元钱。
   修表匠取出我手表上的那根断了的发条,她说,你是上把上满了它才崩断的。说完就又拿出一块旧手表取下那块手表上的发条换到我的手表上。
   我说,你这里没有新发条呀?
   修表匠说,有是有,旧的是原装的,还要好一些。
   我无语了,因为我是外行,她就是要蒙我也只能让她蒙,但有一点我是明白的,她省去了买发条的钱,而且还废物利用了,这有何不好!
   北风在嚎叫着,坐摊的小贩把脖颈缩进衣领里。我说,这天很冷啊,你的手不是僵直的呀?修表匠说,冷也没办法啊,我们习惯了。
   这期间,来了一位老者,也是来修手表的。他手表的链子断了,修表匠给他链子插了根针,然后看了看手表又说,你这表的背面少了块玻璃,不上的话,就容易进渣子。老者说,上吧上吧。只几分钟,修表匠就给弄好了,然后说,玻璃30元,表针5元,一起35元钱。老者嘟哝了几句,大意是嫌贵了点,然后还是照数付了钱。
   这一幕也看得我目瞪口呆,无论是物价还是工价,都有点贵啊。
   我不得不承认,这女子的手脚是麻利的,工艺也是很熟练的,心灵手巧用在她的身上一点也不为过啊,她是凭手艺吃饭的。这样一想,就不觉得她收费贵了。
   谈笑间,修表匠七手八脚就把我的手表弄好了,发条换了,玻璃换了,所有零件洗油了。她拿着重新装好的表说,怎么样,又是新的吧?
   我说,的确是焕然一新啊!

共 20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结尾“的确是焕然一新啊!”成为全文的亮点,让文章注入了很多生机。散文描写到自己当初因为面子攒了三个月工资、并且还借了三块钱、通过渠道拿到指标才买得一块上海牌手表,这在当时的农村是很风光的事。后来因为物质的逐渐丰富,手表被挂钟、手机所取代,只能躺在柜子里“歇菜”。“我”因为受儿子之邀前往美国,才想起要把那块表重新找出来,只是它已经坏了,是啊,34年了,这不是一个数字,修表摊是个年轻的女子,以40块钱成交,看她技艺娴熟,可是却给我换上了一根旧的发条,并且在“我”询问后说出了“旧的才是原装的”。至于末尾那句话,到底是感慨生活呢?还是感慨人心?这就看读者自己琢磨了。感谢老师赐稿,期待更多新作!【编辑:清粥小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粥小菜        2017-03-12 07:36:39
  我们家也有一块上海牌手表,据说也是父母恋爱时候买的!祝老师周末愉快!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