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心愿】唱戏(征文·散文)

精品 【晓荷·心愿】唱戏(征文·散文)


作者:作者蓉儿 布衣,15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59发表时间:2017-03-12 12:58:09
摘要:又快到家乡唱大戏的日子了吧,可惜漂泊的游子依旧还在远方......


   农历三月中旬,是司桥村唱大戏的日子。每年都是如此,很多年了,从没变过。
   按说三月里也不是农家消闲的时候,是不该如此蹉跎着浪费日子。道理是这样,可这世上的事儿哪会全部都按道理来。旁人可能不知道,但司桥村的人都明白这场戏是个重大的事情,万万不能怠慢糊弄。毕竟,这戏不仅是唱给人听,更是唱给庙里的那尊大神听。
   三月时节,那一山的桃花已经开过,青涩涩的杏子也挂满了枝头,多吃几个总能酸倒牙。但嘴馋的孩子们总能乐此不疲的结伴上山,摘一兜青杏悄悄当零食。川里的麦子长得很精神,绿油油的给大地铺上一层柔软的毯子,春风吹过,麦苗高兴的摆动身子互相招呼,发出沙沙的声音,在蓝天白云下的空阔麦田里飘起一阵阵清雅的音乐。麦苗们安静的生长,暂不去打扰人们短暂快乐时光。
   唱戏杂事繁多,总的由会长负责,收钱也是。请戏的钱由乡亲们自主提供,每人多少,一家几口人就交多少都是定数,这么多年大家都很乐意给。当然还有那些常年在外或者有些事业的人,自己还会好好捐上一笔。最后一张大红纸贴出来,上面清楚记录着每笔钱的来历和数目,账务透明,捐的多的人自然会大大的风光一回。一村百来户人,这样一来请戏的钱便无忧了。戏唱给“老爷”听(庙里供的神像,我们尊称为老爷),“老爷”一高兴,护我们这一方百姓风调雨顺,无灾无病。
   唱戏的日子近了,首先忙起来的是村里的老人。请戏班子,看好日子。
   请戏班子按照财力来讲,集资的钱足了就去外面请一班稍有名气的好戏。听的也过瘾,关键说起来还有面子。请来的戏班子,吃住都在各乡亲家里。谁家管哪几个戏子的吃饭,谁家提供哪几个戏子的住宿,一家一天按照安排轮流着来,一切井然有序的进行。我一直都特喜欢戏子来我家吃饭,因为母亲不仅会做许多好吃的,我还能和戏子一同吃饭,想想就很激动。画了脸的戏子可以是任何人,和不画脸时截然不同,我就想看看他们真正长的什么样子。想记住却从来没记住过,也在台上没找出来过。对我来说,戏子充满了神秘。他们来自我没去过的地方,也去过很多我没听过的地方。我们这里只是他们暂时落脚的一个小站点,离开又不知去往何方,像那一直游走的牧民,沧桑而神秘。他们最知道人情冷暖吧,所以最明白我们的心之所想,才会在戏台上那么投入深情。戏班子来唱戏,我们就得提前搭好戏台子,他们从不做多余的休息。
   会长在村里转上一圈,扯着嗓子喊一气:“搭台子喽……”不消一会功夫,年轻力壮的男人们就聚集在了戏台子旁边。撸起袖子说干就干,拉来木板铺台面的,抡起锤子打钉子的,三五个固定架子的,还有爬到土墙上绑喇叭的,电杆上接电线的,大着嗓门指挥的,站在旁边捏着一股劲儿的……大伙干热乎了直接脱掉上衣赤着膀子喊着号子将汗水挥洒在三月的风里。一天,只消一天时间。那个平日里看着破烂颓败,风卷起黄土翻飞的“凹”形围墙土台子,摇身一变就成了红窗绿幔,轻纱拖地,绸带摇曳的小戏楼。
   戏台子搭好了,自有村里主文的老先生挑个“好日子”——黄道吉日,恭恭敬敬把“老爷”的神像从庙里请来戏场,就安置在戏台正对面的棚子里。一切拾掇妥当,振奋的鼓点敲起来,铜锣嚓嚓的叩起来,豪情的秦腔唱起来。黄土地上的大戏永远都是秦腔。
   唱戏的那几天对小孩子来说是最快乐的日子,因为那是除开过年最热闹的日子了。戏台在学校的旁边,只有大操场才能容纳下那么多的乡亲,卖冰棍的车子,有零食的小摊子,买零碎哄小孩的外乡小贩子。当然最重要的是放假,所以孩子们过完年就开始盼呀盼呀,盼到三月唱大戏。不仅放假家长还给零花钱几毛一块都能高兴坏了。一个冰棍才一毛钱嘛!
   下午两点开戏,一点多村里的人们就开始拎着小板凳往戏场去。这会在家里的人就能听见门外高声大嗓的说话声,大咧咧的笑声,小孩子的欢闹声,还有论戏声,一路飘荡。“听戏走嘞……”,不知谁喊一句,声音从村西头延伸到东头。十里八村的戏迷也会不嫌远地过来听戏。
   认真听戏的只有大人,最认真的是老人。如果坐在老人旁边,就能很幸运的知道今天这戏唱的是什么。他会给你讲戏,不管你听没听,更像是自言自语。然后和着戏文感叹一下做人的道理,顺便教育身边的你。别人听戏我看戏,听不懂所以看懂了。我知道白脸的是坏人,最后都没有好结果;红脸的是好人,很惨很委屈却很固执,但总是有好报的时候;身穿红衣,披霞戴彩的是公主,做了陈世美的东窗;身着青衫,神情忧郁的是苦命但最终情财双收的三娘。我还知道清高有才的小生遇难必有贵人相救,从此成就美好姻缘;也有世道黑暗窦娥含冤六月飞雪,虽然最后结果是大仇得报,冤屈得洗,但我心里始终是恨着的。戏文里还说孝是一种感天动地的力量。你看,沉香最终不是劈开山救了母亲嘛。那时我看戏入迷之际,还能把自己给感动哭了,现在倒是觉得好笑。
   当然我怎么可能老成的一直在那听戏。我会和大家一起溜去戏台后面看化妆卸妆的戏子,顺便买根冰棍嚼的嘎嘣脆。偷窥戏子不成经常被守门的赶得围着戏台跑,还死不悔改一有机会就往跟前凑。一场戏也就两个多小时,一落幕大家就散场回家吃饭,毕竟最好的听戏时机都在晚上。下午的喧闹过去,晚上的戏就清闲了很多,孩子不闹腾了大人也能清净的好好听戏。待戏尽人散之时,我趴在父亲背上做了不知几个梦了。
   每次看完戏很多人会去“老爷”的棚子里磕头,这也成了我的习惯。点上几根香大声许个愿:我下次一定还要考第一名。总觉得自己那么虔诚,愿望一定会实现的。哈哈,那时就是这么的务实,别的都是浮云,第一名不挨骂还有奖励。“老爷”案前香火旺盛,三角铜鼎敲打出的声音沉稳悠长安抚人心,也把人间心愿带给我们供养的神明。不求五谷丰登但愿风调雨顺,不祈大富大贵只求无灾无病。我不知道“老爷”听不听得到人们的心愿,但我看到所有的人都在努力生活。
   他们勤劳,朴素,节俭。小时候听到爷爷拜“老爷”说:“再不要饿死人了呀”。后来跟着父亲去:“我苦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希望我的娃儿不要再下这苦力气了”。长大了,我自己拜:“只愿父母安康,哪怕用我十年寿命换取!”我从来都知道要达到自己的目的靠的是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更不用说挂在墙上的神明。即使是神明也不会帮好吃懒做的人。我的爷爷,父亲也一定是知道的,所以他们才那么不辞辛苦的劳作,努力的让后代不为吃穿发愁,能够全心的学习知识,做个有文化,用知识改变命运的人。
   先辈们的心愿已经实现。我的心愿呢?我这飘泊在远方的游子,心还在那块贫瘠的黄土地上,根还在那养育我的故土里。我总是要回来的,我要告诉我的父母亲人外面的世界很美很精彩。我想给你们说说长江大海,讲讲楼高万丈和车水马龙,还有那一如白天的黑夜。我还想带你离开你呆了大半辈子的乡下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我想了好多好多,可你们的老去我最心疼无奈,我怕树欲静而风不止,我欲孝而亲不待。神明是否听到我的无奈了呢?
   曲终人散尽,楼空戏台冷。戏罢了,一切回归常态就像欢闹不曾发生。孩子去念书,大人去劳作,神像也送回了庙里。风扫过操场,卷起一两个纸屑力不从心的提醒人们昨日的享乐,可惜没人会理。人心安定。依旧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依旧的日不出而作,月中天而息。
   愿是人们许给自己的。那是他们的希望,有希望才有力量。我的爷爷,父亲,他们都知道。就像他们说地那样:人这一生啊,总要有个寄托,有个束缚。这样才会相信报应,才会有所畏惧,才能穿对鞋走正路。
  

共 29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回忆了每年的农历三月中旬,老家司桥村都会唱大戏。唱大戏是村里最隆重的事情,此文把当地组织唱戏和看戏整个的过程写得非常详尽,那几天孩子们最快乐的情景也展现得很细致,读了文章让小编深刻了解到了当地独具风格的唱戏习俗。文末结尾,表达了作者漂流在外的伤感,经常回想以前的那些时光,充满了对家乡以及亲人的热爱和思念。文章语言朴实,文笔流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欣赏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叶华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317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3-12 13:01:56
  那些似乎已经太久远的时光,触摸着让人无限怀念。在物质生活富裕和网络发达的今天,在农村可能我们越来越看不到以前那些唱戏的情景了。老师的文对那些时光的记录,特别让人温暖!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1 楼        文友:作者蓉儿        2017-03-12 15:26:14
  谢谢编辑,问好。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3-12 13:03:13
  “愿是人们许给自己的。那是他们的希望,有希望才有力量。我的爷爷,父亲,他们都知道。就像他们说地那样:人这一生啊,总要有个寄托,有个束缚。这样才会相信报应,才会有所畏惧,才能穿对鞋走正路。”祝福作者,愿你在人生的路上走出精彩。感谢老师赐稿,期待老师更多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3 楼        文友:何叶        2017-03-12 21:09:20
  亲爱的来了。嘿嘿……感谢哈。么么哒!
何叶
回复3 楼        文友:作者蓉儿        2017-03-13 10:17:12
  嗯呢,问好。
4 楼        文友:何叶        2017-03-17 10:21:46
  恭喜精品!亲好棒!么么哒
何叶
5 楼        文友:枯野秋然        2017-03-17 14:28:25
  秋然来学习来了了。欣赏美文,学习精品,在不知不觉中受益匪浅。山乡唱戏,如同新年,凤狂岁月,定有刻骨铭心。一朝分享成谶,一定是终生难忘的。作者文笔光艳如花,些许细节更是无微不至,在故事结构盘根交错中悉心习作,从草蛇灰线中前后英莲。有文学大家特征。长此以往,练笔不懈,是一颗文化新秀也!祝你文学路上越走越远!
  
  
   (枯野秋然物语系列10031QQ:,857908382)
回复5 楼        文友:作者蓉儿        2017-03-17 19:57:17
  谢谢秋然君谬赞。
6 楼        文友:枯野秋然        2017-03-17 14:29:05
  秋然来学习来了了。欣赏美文,学习精品,在不知不觉中受益匪浅。山乡唱戏,如同新年,凤狂岁月,定有刻骨铭心。一朝分享成谶,一定是终生难忘的。作者文笔光艳如花,些许细节更是无微不至,在故事结构盘根交错中悉心习作,从草蛇灰线中前后英莲。有文学大家特征。长此以往,练笔不懈,是一颗文化新秀也!祝你文学路上越走越远!
  
  
   (枯野秋然物语系列10031QQ:,857908382)
7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3-18 21:45:23
  恭喜蓉儿老师的散文斩获精品,真棒!实至名归!期待老师创作出更多精彩佳作,祝创作愉快!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8 楼        文友:洛书瑶禅        2017-03-29 10:48:22
  我在这篇中,看到了很多名家的踪迹。或许你并没有看过他们的文,而我也是匆匆略过,然而动人的,总是如此相通!坚持吧,写你想写的,说你想说的,做好我们自己~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