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又见油菜花开(散文)
每年的三月,我都得回一趟老家,多多少少都会拍一些家乡美景回城,当然也少不了写几段文字,遗忘在乡村的故事绑在了时间的巨轮上,尔后被带进城后反复咀嚼,像走进了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久久挥之不去。
一踏上故乡的热土,映入眼帘的黄色丝带飘了起来。
“你看,你看!好多油菜花开了!”阿妹欢呼着。
透过车窗玻璃,远远瞧见河堤两岸阡陌纵横,满眼的流光溢彩。一波一波的黄,仿佛给阴沉沉的天空注了一枚兴奋剂,我的心顿时沸腾起来,暗暗庆幸回来的真是时候。
吃罢中饭,我们一行三人来到了油菜花密集的乡政府。沿着公路行走,这一片油菜花开得正艳,左边右边目不暇接,刚下过雨,油菜花黄得发亮,每一棵黄色的花瓣上挂着晶莹的小水珠,此时,不见蜜蜂的踪迹,只有我们的脚步声和咔嚓声。我猜想它们或许是被大雨赶跑了吧!也可能是还未到采花粉的时令,多半也是洞察出了我们的心思,特意让我们欣赏,怕惊扰了我们的好心情,好让我们带一些照片回城,满足我们思乡念乡的情怀。
再走,便走到了我们儿时就读的小学。熟悉的小路依在,学校旁边的房屋依在,只是旧了许多。仍记得有一棵大梨树,但不见了它的踪影,可能是老了吧!被砍了当柴烧。当年的学校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堆废墟,依晰可辨的墙体静静地矗立在旁边,操场上独留下一地的油菜花,开得正欢。我指着最左边的一间说:“你看,这曾经是我们的教室,老师就住在旁边。”
“这也是我们的教室……”阿妹回答道。相互望着,像是自言自语,一别已是数年,想起书声朗朗的日子,想起我们的植树节,想起我的启蒙老师,少年的情愫再也寻不回。本想沿一条路去河边看一眼那些柳树,但亦无路可走,远望着那一片葱绿,感叹似水年华,心生惆怅。
过了一座石拱桥,我们走到了河对岸,这里更是一番壮观。我们一路走,一路拍照。或蹲或站,与黄色的花亲密合影,与大自然笑语交谈。阿妹在前面拍,我走在后面拍,正面侧面任我挑选。此时,我完全沉浸在花的世界中,一切烦恼已与我们划清界限。
站在油菜地的中央,瞧着那一片片鹅黄,我一步一步朝它们靠近,轻拿一枝闻着芳香,聆听着春天的花语,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这时,我多么希望有一场金色的流星雨,挂在梦想的夜空,与黄色交相辉映。我乘坐着时间的小船,慢慢驶向你,在你的文字中荡漾,你顺手摘下一朵花,插在我的发间,我笑弯的眉眼,惊艳了时光。最爱那一句,“一生看花相思老。”与美好的人,一生看花,相思到老,开也妖娆,落也美好。山一程,水一程,不知途径了多少处美景,赏过多少场花开,却只有那么一个人,给了你最美的笑容,让所有的心心念念,绽放成了一场繁华似锦的盛宴。
有人说:“油菜花乃花中之贱物,不登大雅之堂”,但清初作家李渔却另发高论:“园圃种植之花,自数朵以至数十百朵而止矣。”然,“油菜花为盛……洋洋大观也哉!”“郊畦之乐,惟油菜花开,是气候也。”也有人这样写道:油菜花的外貌极是平凡。它们没有月季、玫瑰、牡丹那样层层叠叠的花瓣与多变的姿态。奇异的色彩油菜花,它在我们乡下不足为奇,它只是一种普通的农作物,开花结籽收割后,枝杆暴晒一些时日,一把火点燃化为灰烬。文人的笔下写它的不多,它既没有桃花娇艳,也没有荷花清香扑鼻。它仅仅只有一颗蓬勃向上的凡心,春天来春天去,留下一片金灿灿供我们欣赏,我们的花盆里也很少栽种它。今天,我走到这里,怔怔地望着它,禁不住为它们弱小的身躯叫好,更为这一畦一畦的相互支撑的油菜花心存感激,这不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么?
“姐,快来给我照一张啰!”阿妹打断了我的思绪。一路走着,不知不觉走到了另一条河边。
“你们看花呀!”背后的有人叫住了我们。
“伯伯,你是?”我疑感的问道。
“你不是XXX的囡吗?我住在河对面的,算起来我们还是亲戚呢!”
“你怎么认得我呀?”我不解地问道。
“你长得和你爸一个样子,一猜便是。”
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花开得多好,又是一年好收成。”
“是啊!农民的希望啊……”他笑着说完准备离开了。
“伯伯,这里可以过河呀!”我问道。
“这里有石凳子,你们过来看看,站在河对岸照得油菜花更好看。”
听了这话,我和阿妹沿着石凳走到了河对岸。刚巧碰到下河洗菜的姨,我认得她,便同她攀谈起来。她说这石凳花了一万多元,我说:“先前在同学的照片上见过这石凳,今天我终于找到它了。我一定要拍几张留作纪念。”
回来的路上又碰到一个人,喊了一声,算是打招呼,他始终没认出我,我搬出了老爸的名字,还说:“你没你父亲厉害。他刚才一眼认出了我。”他笑了起来,说:“原来我们也是亲戚呀!”
回到家中,同父亲说起此事,我笑着问:“我真那么像你吗?要不然他们根本不认得我……”一屋人哈哈大笑起来。想起贺知章写得《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ui),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是客吗?”油菜花无语,我也开始沉默不言,唯留下这些文字留作纪念。
李渔对油菜花的品味一段,有两处引号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