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蛋都滚开
如果你和混蛋在一起,就做一个比混蛋更混蛋的混蛋。
——题记
一、
听说新来的女校长要启用韩东,大家都很担心;他可是被公认的混蛋,教师中的败类!
那一年,韩东在下楼的时候,不小心撞了一名小学生,害得人家小娃从二楼滚到一楼。小学生的家长在学校恶言恶语的,一学校的老师都脸发烧,一学校的老师从此见了家长都得陪着笑脸。
那一年,韩东因为打了一位女学生一个耳光,结果不知被谁拍了照,传到了网上。害得一学校的教职员工跟着他丢脸,害得学校的每名教师都写了深刻的检查,校长也差点丢了官帽。
鉴于这些情况,经教育局和学校协商,让韩东去后勤部管理卫生工作,扣除每月工资的百分之三十。时效为一年,作为惩戒。扣除的金额,将作为优秀教师的奖励基金。
不过,那两件事,韩东一直纳闷。
至于和那个学生相撞,纯属意外,这件事也让韩东懊恼不已,自己为啥就不小心呢?韩东知道,那几天他正在闹肚子,上完了课就着急着上厕所。刚下课,学生们都是下楼的,可那个小学生咋就着急慌忙地上楼呢?该不是也去上厕所了吧?可事情就那样突然发生了。自己闹肚子那个事也羞于说出口。如果那几天自己也像其他老师一样,借助闹肚子请个假疗养几天,不是屁事都没有了吗?可他觉得小病小痒的就耽搁学生上课不应该,忍忍就过去了。没想到,忍出了这一档子事。
那个照片,到底是谁拍的?是在外面上体育的学生,还是给学生上体育的老师?或者是无意中路过的那位同事?更或者,是班上学生当中有人拿着手机?学校不是三令五申让学生不拿手机吗?而且,政教处每天都要逐班排查学生私自带手机的情况,一经发现,立即没收。但有些学生总会集思广益沉着巧妙地应对;政教处尽管千方百计,学生总能找到突破口。当然,总会有一些不长眼的,不留神的给逮个正着。不过,韩东可以百分之百的保证,他上课期间,绝对没有学生斗胆把手机当场掏出来。尽管,他很“混蛋”!难道,自己打学生的那一耳光,是被人提前预谋的吗?难道有人像神仙一样知道他那会儿会打学生一耳光吗?哎,作为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教师,生活就要这样和你开玩笑,让你深切地感受着,它的强大。
其实,韩东之所以被称作混蛋;且被大家公认,还有很多理由。一般的,混蛋的人,都是爱和领导唱对台戏的。而且,韩东的很多做法,就连在一个战壕里摸爬滚打的战友都看不惯。韩东上课的时候,也不按常理出牌;他的课堂,总是笑声不断,吵吵嚷嚷,谁和他代课的班级隔壁,谁就倒霉;害得你想好好上课都不能。大家都一致认为,让韩东这样的老师给学生上课,简直就是残害祖国的花朵。但令大家想不通的,韩东所带的课,成绩却一向不错。大家都说韩东的运气好,总能遇上一班好学生。韩东的给学生布置作业,要么很多,要么很少,有时干脆没有。就拿作文来说,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两个星期一篇作文;半学期,也应该写四篇作文了吧。可韩东有时只写了两篇。害得学校领导在来学校检查的上级领导面前丢人。可有时候,其他班级才写了两篇,韩东就出其不意地写了五篇;检查工作的领导当场表扬个没完,这让写的少的同事又情何以堪?还好,那次韩东的作文又超前了,同事正等着挨批评呢;没想到,那次检查工作的领导是个行家,当场就促紧了眉头,把韩东班上的作文本提在手上,严肃地给校长说:“这位同志会不会教书?现在我们都说要减轻学生负担;而且,教育局上个礼拜还给各校下发了省教育厅的通知,不要给学生布置超量的作业。如果我们只注重数量,而不看中质量,教学还会有效果吗?贪多嚼不烂,这个道理你校长难道不懂?”
如此一来,一旁的同事长舒了一口气,倒是校长一个劲向上级领导赔不是:“我下去一定严加整顿,对这位老师的做法进行严厉地批评。”
上级领导说:“一定要重视。最好在全体教师会上公开批评,并让这位教师写出书面检查。”
“是,是。”校长答应道。
你们说,这样的老师,还能继续教书吗?哪个校长,还敢让他继续站在讲台上胡作非为?不开除教师资格,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况且,还让此人留在后勤部门工作,这是给了他韩东多大的面子啊!
二、
新来的校长虽然是个女的,但她的雷厉风行大家已经是见识过了。包括在后勤部“戴罪立功”的韩东也有耳闻。
校长姓薛,名冰瑶。四十左右的样子,一头齐耳的短发,个子也就在一米六左右,身材瘦俏而匀称;配上一身藏蓝色的职业装,显得干练而洒脱。虽然韩东和薛校长的年龄差不多,但因为平时不修边幅,再加上生活的负累,看起来比生活优越,事业顺心的薛校长要老的多。在薛校长的一再客气下,韩东坐在软而宽的黑皮沙发上,立刻就有了惬意的感觉。他原以为薛校长只是例行公事,问一问他的情况,免不了旧事重提,为的是让他“安分守己”;要不就是嫌当年对他的处理还不够狠。不是说这个女校长雷厉风行吗?推翻前任校长的处理意见,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意思重新处理,也是向学校所有的老师证明她薛校长就是薛校长。要不就是感情投资,对他当年的事的处理表示不满,说他受委屈了等等借此来收买人心。然后又会谦恭的表示自己会尊重前任校长,安慰他不论在哪里,都要发光发热。当年那两件事,至今已过去三年了,当年处理韩东的校长也远调了。薛校长,已经是那两件事之后育苗初中的第三位校长了。也就是说,韩东被新任校长叫到办公室谈及此事,薛校长已经是第三位了。不过,薛校长是个女的,而且是个雷厉风行的主。也许,这一次,和前两次会有所不同吧。这样想着,韩东就有点不安,两只手不停地搓着。
没想到,薛校长竟然亲自给韩东倒了一杯水。双手递到韩东面前,说:“韩老师,这段时间辛苦了,喝杯水吧。”
韩东忙站起来,双手接过杯子。说:“薛校长你太客气了。其实在后勤部也不辛苦,在教学一线的老师才辛苦呢。你看,我不用备课,不用批改作业,不用和家长们斗智斗勇,一把扫帚舞风流,誓与垃圾斗到底!薛校长,我一定会在后勤部好好干的,争取让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安心工作。”
薛校长坐在电脑桌前的转椅上,韩东只能看到她半个身子。听了韩东的话,薛校长笑了笑。说:“韩老师,你这是明显的在向我证明你的口才,证明你能出口成章。对吧?这些,都不是你的心里话,对吧?”
一连两个“对吧”,韩东两颊绯红想笑又笑不出来的样子,定格成一脸的纳闷。以往,他说了这些话,没有哪个校长不竖大拇指的,都夸他思想觉悟高。可这个薛校长,干嘛这么直直地就捅破了?闹得他身经百战的韩东无地自容。
“韩老师,我来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看你每天都拿着扫帚扫个不停。我刚开始还以为你是个清洁工呢,一问才知道,你也曾经是响当当的一线教师呢。当年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你也不要再放在心上,应该从头再来!”
薛校长的一针见血,让韩东更加坐立不安。这个校长,真的和别的校长不一样。但她有什么目的,难道要给自己平反?但很快,韩东否定了自己的异想开天。学校人才济济,况且新人层出不穷,很多初生牛犊,后生可畏。自己,已经被淘汰了。想到这儿,韩东倒是平静了许多,他喝了口水,说:“每样工作,都需要人干的。和一线教师相比,我不费脑子了,也好。”
“韩老师,可你甘心吗?”薛校长刀子一样的目光盯在韩东的脸上,似乎要穿透他的胸膛。
“这……”韩东想说无所谓,但她却从薛校长刀子一样的目光里看到了一丝诚意。于是,把话打住了。
薛校长就这样盯着韩东看了好一会儿,才说:“韩老师,我想让你从后勤上撤下来,去教学一线,希望你能接受。”
“这个?能行吗?其他几位领导同意吗?”韩东心里咯噔了一下,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他应该高兴的,但他还是犹豫着问。虽然,短短的三年时间,育苗初中的校长换了三茬,但几位副职依然是老人手。在学校的一些重大决策上,副职应该具有多一半的决策权。况且,这几位副职,对他的事了如指掌。他明白,他们,绝不会同意他回到教学一线再搞得“乌烟瘴气”。
“我是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韩老师,只要你愿意,其他的事不用担心。”薛校长很有把握地说,眼里是坚定,是沉着,更是真诚。
韩东端着杯子的手,有点颤抖。自己等着这一天,很久了。忽然,所有的委屈,愤怨一起堵在胸口,但他极力忍着。他慢慢地站起来,将杯子放在桌子上;望着薛校长,这个和他年龄相当的女人,这个让他重新燃起希望的女人。说:“我尊重校长的意见。”然后,他站起来,朝薛校长欠了欠身,离开了薛校长办公室。委屈愤怨在他转身的那一刻,散了。堵在胸口的东西上升到喉咙,化成一股酸酸的东西,撩拨着他的眼睛。
薛冰瑶望着韩东离去的背影,欣慰地笑了。
三、
第一个知道韩东要回一线的,是育苗初中的副校长冯成波。然后,这个消息就通过冯成波之口,瞬间在学校传开。如果要说,最不愿意韩东回到一线的人,冯成波首当其冲。虽然他们年龄相当,虽然他们曾经是亲密无间的同学。但现在,令冯成波无法忍受的,是这个还没来几天的薛校长,竟然和他这个堂堂副校长一点气没通,就做出了这么荒唐的决定。他甚至想,韩东是不是和这个薛校长有什么特殊关系?要么,就是韩东采取了什么不正当的手段。看来,沉寂了三年的韩东,终究是忍不住,要反击了。哼,一个臭名昭彰的人,还能蹦跶到哪儿去!韩东啊韩东,如果你不想比现在更惨,还是好好地呆在后勤部吧,你如果执意如此,可别怪我不客气了。
生活中,往往造化弄人,韩东知道,他和冯成波的结在死去的爱人肖若涵身上。他们三人在高中的时候,还是非常要好的,韩东和冯成波,在肖若涵面前,就如两个知冷知热的大哥哥一般,呵护着肖若涵。肖若涵是被公认的校花,但她并不是那种弱不禁风的娇弱女子。相反,不论从学习上还是性格上,都是很强势的那种。肖若涵和冯成波都是来自城里的孩子。而韩东,家在农村;且是当时他们那个县城最贫穷最偏僻的一个村子。能和冯成波这样的公子哥成为知交,连韩东都没想到。也许,最大的原因,是韩东有幸和肖若涵成为同桌吧。
高中生活,对于韩东来说,是新鲜的,仿佛就是另一个世界。这里的男女同学,不再那么缩手缩脚,他们大方得体地交流着成熟带来的美好,也如饥似渴地探索着知识带来的魅力。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挑战,自由发挥的舞台。谁都不甘为人后,谁都想出人头地。不过,也有少数的不学无术,浪费大好青春的;也有少数像韩东这样的沉默者。韩东面对高中生活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内心澎湃着,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到处都充满着诱惑。但同时,韩东并没有让自己那颗被大山封住的心敞开抒怀。本身生活的拮据,条件的艰苦,让他就如百花园中的一株小草,沉默在自己的世界里仰望着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独自沉醉,独自飘摇,无人知晓,无需关注。
其实,韩东得感谢冯成波。因为冯成波,韩东才体会到了,就算是一株小草,也会闪现出靓丽的颜色。那次,冯成波过生日,邀请了几名要好的同学,其中就有肖若涵和韩东。韩东被邀请的时候倍感稀奇,他想不到小屁孩过个生日还要这么大张旗鼓的。在他的印象中,只有那些比较富有家庭,孩子们才会给年纪大的老人庆贺个寿辰什么的。但既然冯成波这么诚恳地邀请,韩东也不得不去。那天,冯成波让韩东早点去,说是帮忙准备。到了冯成波的家里,冯成波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韩东掀进了澡堂,让韩东先洗个澡。在韩东推三阻四但冯成波坚持到底的情况下,韩东羞涩难当地脱了衣服。可冯成波趁韩东不留神,抱走了韩东的衣服,把自己的一身衣服给韩东扔了进去。韩东不穿,冯成波就说:“那你就一直光着,待在澡堂别出来吧。反正等会同学们来了,看你怎么办?哦,对了,还有你的同桌肖若涵呢,让她顺便欣赏一下你的胴体。”
韩东在澡堂里一边骂冯成波不是人,一边无奈地穿上了冯成波的衣服。人要衣装,佛要金装,穿上冯成波的衣服的韩东,跟之前判若两人,不失乡里人的健康和挺拔,也渗透着一股城里人的俊美和气质,让一旁的冯成波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就是韩东了。
后来,冯成波也许对自己这样的举措后悔不跌。因为那天,肖若涵的目光再也没离开过韩东。尽管之前肖若涵和韩东是同桌,但她对这个土儿吧唧的同桌正眼都没瞧过。可那天,她看到了韩东的另一面。韩东的气质变了形象变了。而且,在同学们中间,还是那样的谈笑风生。有时候,感情越深,伤害便越深,友谊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