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红楼梦】我读《红楼梦》(随笔)

精品 【江南红楼梦】我读《红楼梦》(随笔)


作者:风之丐 秀才,1900.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32发表时间:2017-03-13 01:16:53
摘要:从写作的角度指出了造成《红楼梦》现在这个版本的原因。

世上的事,想得再好也不如做得好。每每告诫自己说这次看到东西再好也绝对不再买,可等到真看到就会忍不住放进购物车,并且生怕迟了再也买不到急忙完成付款。收到货后,才想到自己的决心,只好再次坚定地告诉自己,这必须是最后一次。但几天后就又跑到楼前取快递去了。年前,每天一章的《红楼梦》已经读到了七十多回。恰好又是春节,好,没事刚好在家把后面四十回通读一遍。这样也可以自豪地告诉别人:我也曾通读过《红楼梦》,从而使自己挺起腰杆。说起来几乎没人相信,四十岁之前记不清楚了,四十岁以后,我是几乎每年都会读一遍《红楼梦》的,当然每次都没能读完。有时是读到六十四回就不再往下读;有时是跳过其中的几回,直接读关于大观园的章节;有时是一直读到八十回。这样也算是知道了尤二姐、尤三姐、抄检大观园、晴雯的死。八十一回是实在读不下去的,不是自己没有毅力或者时间,是实在觉得文章太滥,人物根本和前面是两回事。会在读时气愤地想:要是前面的章节是以作家的水平写的,那这回就是一个完全不懂文学的人糊弄的。年前,在我再次例行开读时,有一个网上的朋友陆续写了她心目中的红楼人物。文笔挺好,是自己的见解,也完全从文本本身解读。她的文章中提到了后面四十回的内容,再加上我一个老同学专门从后四十回写文章,这促使我下决心读读后四十回。但我还是不能读下去,实在是读不下去。读时,我甚至想,要是让我设一个奖,我就设一个惩罚奖,把那些文笔很差又大言不惭的写手们集中起来,惩罚他们完整地读一边《红楼梦》后四十回。
   年轻时读过一篇西方童话,好像是豌豆公主吧,说是检验真公主的方法就是把一颗豌豆放在多少层的垫子下,看这个公主睡一晚上后,身体上是否有反应。童话么,你要当真你就是公主,所以没有太当回事。后来看《左传》,说一个乐师能通过别人演奏的曲子,知道他这个曲子从哪里来,暗示着他怎样的结局。《左传》喜欢故弄玄虚,看看也就算了。曾国藩流行时,说曾氏怎么神奇,通过一个人的言行就能断定他后来的发展。我仍旧觉得这不过是传奇,就如同算命,要是算得不准,没有哪个人愿意在事后还告诉别人说自己算过命,结果却和算时不一样;大多都是应验了,才到处宣传算命者的神奇。这种行为其实有一种暗暗地推托责任或者炫耀的心理因素在里面,好像自己的失败并不是自己的原因,而是命中注定;而自己的成功是命该如此,自己的命本来就比别人的好。这种心理当然就弄出来了一大堆神棍。但我却也相信真有品酒师能从千百种酒里辨别出一种酒是什么酒、该酒中哪些成分占得比重大,结果味道有怎么的不同。当然,我不是品酒师,也没经过系统训练,做不到那种程度;可我能很精准地分辨出不同香型的酒来。我也相信真有敏感的耳朵,能够从细微的声音里辨别出音调的错误。那么,文学里当然也应该有对文字表达方式敏感的人,或许我就是这种对文字表达敏感的大师吧。
   好在这次是给自己当成任务来完成的,所以尽管没有按前八十回的方式读完,但还是按照一般的方式读完了它:花了不到两个小时,却让自己煎熬了两个多小时。我的感觉是这四十回不是不好,是太臭。随便举几个例子吧:七十八回,贾政兴致勃勃地带着三个儿孙到别人家做诗,八十一回的贾政就书呆子气地说诗赋这种东西毕竟不是正道,等于是贾政刚给自己左脸贴了块金箔,反手就给自己右脸一个耳光;这种事也只有高鹗这种二流子能干出来。再如八十五回,薛蟠居然会为了打死一个地痞而被抓进监狱,并且还是在他姨父贾政官运亨通的时候。我的天,葫芦僧怎么判葫芦案的?再看看他通过贾政的嘴评点的八股,我尽管对八股文没太深的了解,但我也能看出他也不是太精通(据说,高鹗居然后来考中了进士,从这也可以证明清朝考出来的都是一些什么货色了)。到这里吧,这已经很抬举这个高鹗了。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文字表达的节奏,前八十回的叙述让我感觉到是享受,其中的六十四回到六十九回,尽管用语粗鄙,但那节奏也在;而后四十回完全是另一种乱七八糟的玩意,根本没有节奏。
   书没有按我预先的方式读完,可我有好几个版本的《红楼梦》。翻出了现代教育出版社的《全本红楼梦》,是孙温绘图、胡适考证的,里面附录了胡适对《红楼梦》的研究成果。看过后才算明白,原来现在所谓红学家的各种说法基本上都从他老先生这里来。这倒让我对胡适有了新认识。说实话,我以前不大看得起胡适,觉得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在一群混混里,他才得了大名。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他的文章。看完他这篇考证后,算是明白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确实是不能算成文学家,但他绝对有一流学问家的资质。
   据胡适的考证,在程甲本、程乙本(程伟元伙同高鹗拼凑成的前后两个《红楼梦》版本)出现之前,没有超过八十回的手抄本,这也被脂砚斋评点本、蒙古王府藏等版本所验证(或许胡适的这个考证结果验证了我感觉的正确性,所以我才说他有学问家的资质吧)。这样后四十回算是我蒙对了,那么,六十四回到六十九回又是怎么回事呢?这次读完,我的感觉是,这几回应该是曹雪芹写的,但这几回只是初稿,而前八十回里其它的章节基本都是曹雪芹修改过多次后的稿子。所以,这几回里,贾珍、贾琏的言行,多了些流氓相,而风姐也显示出来泼妇面目;而在其它章节里由于一次次的修改,他们的言行已经被曹雪芹润色过了,所以读这几回感觉很突兀。当然,细节错的地方也多,比如尤二姐死后放置在哪里?梨香院;看得认真的读者当然知道,那所院子里已经住进了薛家人,死人怎么还会放进去?但这些文章又肯定是曹雪芹写的,原因就是他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其它章节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过表达的稚嫩罢了。但问题还在,既然别的章节都修改,为什么这几章不修改呢?我也没办法准确回答,因为我不可能找曹雪芹去问。我只能说我的感觉。作家也是人,只不过他们比别人敏感,而这种敏感造就了他们文章的伟大,但也会造成他们世事的坎坷。曹雪芹的遭遇肯定是绝大数人不愿意遇到的;没办法改变,不得不遭受,是人(就算是作家)都不愿面对而选择逃避。对于文人,最好的逃避就是自己造一个虚幻的世界,《红楼梦》就是曹雪芹幻造的世界,而大观园就是他的鸦片,他沉迷在其中,与大观园有关的内容,他一边一边的修改,也一边一边地在其中得到安慰,这也使这些章节成为了经典,成为了不可超越的高峰;而与大观园关系不大的章节他就直接跳过,因为他的创作不是主动,而是不得不去做的。这就如同现在流行的所谓“学霸”,他们是那些在学习中得到快乐的人;而大多数孩子是被迫去学的,当他们坐到书桌前,没有人监督的话,他们会偷偷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就算是学习也只学喜欢的课,而不去学本来该学的课。
   最后就是《红楼梦》曹雪芹到底写完了没有?看看六十四到六十九回,即便写完,它们的水平也就那样,不可能达到其它章节的高度。至于高鹗补的四十回,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半瓶子醋的举人在卖弄。在我,读它就是对自己的惩罚。而对于自以为得手的高鹗(那四十回要不是直接编在流行本中,估计命运也就如同其它不下百种的续本一样,堆放在一个什么角落里烂掉,或者也就变成了补充公共厕所的用纸),我只有可怜他。西方历史上,他让我想起了和耶稣一起钉在十字架上的那两个强盗;而我们自己的历史上呢?每出版一次《红楼梦》,那个效颦的东施就怪模怪样地在人前走过一次。
   当然,程甲本、程乙本(刻本)的出现功绩是巨大的。这功绩不在于它们是一个完整的版本,而在于借助于它们完整保存下了曹雪芹八十回的文章。要不是它们的出现,曹雪芹的八十回《红楼梦》极有可能如同我们历史上其它一些优秀的艺术品一样消失在茫茫的历史里,即便流传也只有断断续续的一些篇章(像胡适收购到的二十回左右的手抄本)。

共 30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红楼梦包罗万象,也惹出百态。残本的出现更是让许多主流红学之人为之扼腕叹息,作者以版本的角度解析了对高鹗续书的不满。其中,证据却是书中可考。作者开篇自云沉溺红楼梦,对其喜爱异常。也正是因为无比的喜爱方才细细品读,就中得出自己对后四十回的一种摒弃态度。文中出现的许多证据也是需要大量的阅读有关的书籍方能融入自己的思想,其独到的见解,必读百遍之多。高鹗续书虽和前八十回或许真的有些背道而驰,不过也正是因为续书的存在方才令红楼梦走进千家万户。感谢作者支持江南红楼梦主题征稿,希望在各位红学爱好者的不断地探索下,发现红楼梦更为深处的主旨意义。【何太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314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何太痴        2017-03-13 01:20:02
  本人也不喜欢高鹗的续书,他续书也罢,还改了前面的内容。高鹗的续书,写到贾府还会被启用,还有什么兰桂齐芳的。这些真真不符合曹公的原笔原意。红楼应该是彻头彻尾的悲剧,而非像高鹗续书那般,是一个挺圆满的结局。
无所谓人,无所谓事。
2 楼        文友:何太痴        2017-03-13 01:42:28
  可能我的按语有些略显不足,望海涵。
无所谓人,无所谓事。
回复2 楼        文友:风之丐        2017-03-13 10:20:50
  读完按语让我有些飘飘然了,哈哈!谢谢。
3 楼        文友:天堂尕保        2017-03-13 08:24:03
  老哥的文文终于“出世”了,再次拜读学习
倚天观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回复3 楼        文友:风之丐        2017-03-13 10:21:38
  这个倒真需要谢谢你。
4 楼        文友:天堂尕保        2017-03-13 10:45:50
  特别感谢老哥来支持江南红楼梦主题征文活动,深表谢意,期待你更多精彩!
倚天观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5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3-13 13:46:21
  拜读老师佳作,认真学习品读:有时是跳过其中的几回,直接读关于大观园的章节;有时是一直读到八十回。这样也算是知道了尤二姐、尤三姐、抄检大观园、晴雯的死。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5 楼        文友:风之丐        2017-03-13 16:38:17
  看了你摘录的,我吓一跳,有语病么。可看了看,我的原文是:有时是读到六十四回就不再往下读;有时是跳过其中的几回,直接读关于大观园的章节;有时是一直读到八十回。这样也算是知道了尤二姐、尤三姐、抄检大观园、晴雯的死。
6 楼        文友:天堂尕保        2017-03-14 07:15:25
  恭喜老哥,摘得精品!祝贺祝贺!
倚天观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7 楼        文友:王栋        2017-03-14 13:27:23
  老师的见解也说到我心里去了,我也不喜欢后四十回。水平判若云泥。人物神韵(宝黛)俱失……
回复7 楼        文友:风之丐        2017-03-15 14:27:26
  都有这种感觉,主要两者差距太大了,并且又放在了一起,所以直接形成了对比关系。哈哈,大家都喜欢《红楼梦》,所以多交流。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