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山水】钉子(传统·小说)

编辑推荐 【山水】钉子(传统·小说)


作者:三人 童生,90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56发表时间:2017-03-13 11:53:01
摘要:一个老人站在寒风中,举着随风飘摇的红汽球,那画面在脑海中始终无法忘记……


   “你看你那东区!你这个拆迁办主任怎么搞的?快两年了!还没拆完,你一天在搞些什么?”
   “唉,秦局,别提了,这个钉子……”
   “谁是钉子?哪个是钉子?说了多少次了?不能这么叫!”
   “是是是!那个老太婆——哦,那个老年人实在是太怪了!什么人我没见过?别人吧,都是嫌拆迁补偿少了才不搬,那也没啥,怕硬的我们就来硬的,怕软的我们就来软的,都不怕的我们就软硬兼施,只要有要求条件,我们都有办法不是?可她呢?没有任何要求,就是不搬,软硬不吃,油盐不进,哎,我腿都快跑断了!”
   “怎么能蛮干!人家为什么不搬?你搞清楚原因了么?”
   “嗨!没法搞清楚,她不知道是从哪儿来的,十多年前买了那一间平房,天天捡垃圾,堆得门口到处都是。周围的人哪个愿意理她?看见她就躲得远远的,她也好像有自知之明,也不跟邻居来往。天天骑个破三轮,早出晚归的。”
   “她没有家人?”
   “好像都没看见有人找她。”
   “她有单位没?”
   “她?就她——还能有单位?”
   “难说,她叫什么?查查。”
   “叫……好像叫傅桂花。”
   “嗯,这名字还不错嘛,寓意挺好的。”
   “嘿嘿嘿!只可惜了这个好名字。”
   “好了,我给人事局打个电话问问。”
   黄主任腆着屁股,虚坐在沙发边,等着秦局打电话,心想,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那样的人还会有单位?有单位的人还能成她那样?
   “查到了!”秦局放下电话,“人家可是一中的退休老师!”
   “什么?这怎么可能呢,同名同姓的人吧?”
   “所以得给一中打个电话落实一下嘛!现在我就打,你就在这里等着。”秦局看来是真着急了,那一片栅户改造区,可是市政府定的样板区,马上快两年了,现在还没拆完,能不让他上火?“喂——陈校长吗?我老秦啊,跟你查个人,叫……傅桂花,你们学校有这个退休的女职工么?”
   “秦局您好,傅老师这个人不用查,我最清楚,有这个人。”
   “她是怎样一个人,给我说说她的情况?”
   “她是我老师,教物理,可好的一个人了,心好,学问又高,课讲得精彩,没哪个不佩服她。四零年出生,好像是个孤儿,被好心人养大,是解放后很早的大学生。她其实可以去很好的单位,可非要到高中去当老师,就分到我们学校了,一直到二零零五年退休。”
   “那她有家人么?”
   “唉,她结过婚,丈夫是她同学,一直两地分居,也一直没要孩子。后来好像是给批斗死了,傅老师就再也没有结过婚,也就一直没有孩子。自打我上高中看见她就是一个人在过,我们同学哪个家里困难,她就拿钱出来帮助,我还得到过她的一百块钱资助,那时一百块钱可不得了,帮了我大忙呢,真是个好老师啊!可退休后,她把学校分给她的房子退还了,说是要回老家养老,我们都不知道她老家在哪里。退休职工聚会活动什么的,她也从没来过,一直老有她的学生在打电话打听她,我也不知道啊,我也在找她,秦局您也认识她?”
   “呃——是这样,东区棚户区不改造吗?可有位老人一直不搬,也叫傅桂花,七八十岁,我想落实下是不是你一中的退休职工。”
   “秦局,这不可能,一是傅老师不可能在本市,在本市她干嘛把学校房子退了?二是傅老师怎么会不搬,她从来都是支持各项工作,无条件支持。就连她丈夫冤死她都没有任何怨言,肯定不是她!”
   “陈校长,要不这样,你有时间了我们一起去看看,确认下是不是她。”
   “我一直在找她,巴不得找到她,要不现在就去?”
   “那好!我和小黄一起路过你学校门口,你等我们,我们现在就一起去。”
   “好的,我们去看看去。”
   汽车来到东区,在林立的高楼之间,那里已是一片空地,残垣断壁里杂草丛生,半人高的枯黄的杂草,掩没了道路,已经不大看得出来了。车已无法再往前开,刺骨的寒风,让他们打了个冷颤,这里已完全没了城市的影子,像是繁华的城市中,完全被人遗忘的一个角落。在一片杂草中,一间土黄色的平房孤零零地立着,像是生了锈的半截钉子钉在枯草间,门前的白色垃圾在风中飘摇。
   黄主任边走边提醒,要注意路边的铁丝,不要挂到了脚。他们好不容易来到门前,才看清门口堆的都是空饮料瓶子,而门却紧锁着。
   “傅老太——傅老太——”黄主任的喊声没有人应,屋里应该没人。“说实话,我挺怕见她的,她总是一声不吭,怎么说都没用,让人伤透脑筋。”
   “秦局,这肯定不是傅老师!”陈校长非常肯定地说,“傅老师可讲究了,她不会捡垃圾,门口更不会成这样。”
   “这么冷的天她能去哪儿?”
   “谁知道哦,没人知道她每天都在干些什么。”
   他们上了车,也不知要等多久她才会回来,只好往回走。在市中心繁华的路口,黄主任突然喊:“停车停车!那好像就是她。”他手指着对面的一个老太太。
   只见那老太太穿着深色的棉袄,头上帽子盖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了一点脸,腰上估计是为了防寒,在外面捆着一条带子。手里拿着几个红色的汽球,汽球不大,好像是没有力气吹胀一样,汽球在风中不停地飘摇,有时遮住了她的脸。她背着一个大布袋,鼓鼓囊囊的,不知里面装了什么,看样子并不沉。风一直不停地吹,她却一直不动,就像一颗钉子钉在地上,迎风而立。
   街上行人并不多,大都裹在厚厚的大衣里,缩着脑袋直往前行。偶尔有人抬头看她一眼,先是有点吃惊,然后又快速地离开。也有人站在一边,看着她,指指点点,嘴里说着什么,她仍然是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那不是傅老师!”陈校长仍然十分肯定。
   “这老人家是要干什么呢?”秦局长想要搞明白,“陈校长你还有事不?没事我们再看看。”陈校长倒真不想在大冷天里看这么个老太太,可又不好说出口。黄主任也不想看,他更不敢开口,只好耐心地等着。
   一个家长带着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孩,停下看了看那老太太,家长俯下身向小孩说着什么。一会那小孩就走向她,接过了她手中的所有汽球,全买走了。那老人脸带微笑地望望孩子,又望望那家长,点了点头。她终于动了,走到垃圾箱边,捡起了地上的一个空瓶,倒净了残余的水,装进了背着的大袋中。她走进了旁边的小巷里,将布袋放入一辆三轮车的车厢里,骑上了车,慢慢地离开了。
   “跟上她看看。”只见她吃力地蹬着三轮车,风逆向吹着,让她更难前行。当她到了一个馒头店门口,下了车,买了两个馒头,继续前行。每当她见到空瓶,都会停下捡起来,动作迟缓,显然年纪太大了。她到了家,车无法进去,只能停在草丛边,下了车,背起布袋,朝平房走去。
   黄主任他们走过去,“傅老太——”她看了一眼,继续将袋中的瓶子倒出来,“这是我们秦局长。”她把头上的帽子摘下来,一头银发在风中飘着,看了眼,没有说话。
   “傅……傅老师,真的是您?”陈校长有点激动,又有点不确定,脸和头发完全露出来后,他看着有点像傅老师了。
   “小陈,你怎么跟他们在一块?”
   “真是是傅老师!”陈校长上前紧紧地握住她的手,全身都在颤抖,声音也有些哽咽,“傅老师您怎么在这儿?您怎么成这样了?”
   “我这不挺好的么?”傅老师笑着说。
   “我们到处都在打听您,您不是说回老家么?”
   “这么冷,不能站在外面说话,都进屋吧。”
   老人推开门,里面不大,堆满了空瓶,不过都摆得整整齐齐。屋里也挺干净,没什么家俱,除了一张床,只有一把椅子,一张小桌子,一个煤炉子,上面放看一炒锅。靠床的墙上贴着十几张孩子的照片,有男孩,女孩占多数,小的七八岁,大的十三四岁,最上面写着几个大字——“我的孩子们”。
   “我这里没有椅子给你们坐,也没有杯子给你们倒水,你们是我的第一批客人呢,招待不周啊。”
   “没事没事,傅老师您这是怎么了?”
   “我从小到处流浪,其实也不知道我老家在哪里,退休了,我一个人用不着住那么大的房子,我就退了,买了这间平房。”傅老师很平静,看见秦局长在看墙上的照片,“这些都是穷孩子,连上学都难,我想我就出点力呗,可后来孩子越来越多,我的退休工资不够了,我一个老太婆没什么本事,就捡点空瓶子换点钱。”
   “傅老师您看,您住在这里怎么不肯搬呢?有什么困难么?”
   “嗨,不是不搬,是我一直没找到平房,我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楼房干什么?就想再找间这样的平房,进出也方便,还可以堆点东西。可人家一看我是个孤老太太,无论是买还是租都不同意。小黄来了好多次了,我也不好意思说出来,确实不好意思,我到处找房子,可就是找不到。”
   “傅老师,您别找房子了,到我们学校去,您想要平房就给您平房,您在学校工作了一辈子,什么都不要,这也是应该的。”
   “那麻烦学校多不好意思啊?”
   “有啥不好意思?您为学校贡献了一生,再说我是您学生,学校好多老师都是您学生。”
   “本来不想麻烦你们的,现在看来只好这样了,那行,我马上就搬。”
   “傅老师,您对拆迁有什么要求不?”
   “没有,没有要求,我啥也不要,够吃够喝,够他们……”她望望墙上的照片,“够他们上学就行了。”
   “傅老师,您什么都不要可不行,您这是让我们违反政策呢。”
   “啊,不要还不行?”
   “这是您应该得的啊。”
   “我这么一个老太婆,要着有啥用啊?”
   屋里都没人吭声,眼睛都集中到了墙上的照片,孩子们笑得很灿烂。
   “傅老师,我有个主意,您看行不?”
   “小陈你说。”
   “傅老师,我受过您的帮助,不少同学受过您的帮助,现在您又在帮助他们,您用这笔拆迁款建一个助学金吧,帮助那些困难学生,您看行不?”
   “嗯,这样挺好!就这样办。”
   “您老放心,我们会按最高的标准补助您。”
   “不能让你们为难呢。”
   “不会不会。”
   “傅老师您看这助学金名字就用您名字吧?”
   “不要用我的名字,取个别的名字。我看就叫……”她望了望窗外,“我这一辈子没为难过政府,没想到临老了还当了个钉子户,其实钉子也挺好的,就叫‘钉子助学基金’吧!”

共 39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大道无形 大爱无声” 真正的感情,成真正的爱,是润物细无声的爱。文章通过小说中的主人公“傅老师”在生活中对丈夫爱情执守、多年来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最真挚的爱,退休后继续帮助贫困学生的行动描述,让我们感动不已。有一种文章,它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第一次读的时候觉得平淡无奇,但仔细阅读,却似在品茗一杯绿茶,在平淡中打动读者、让读者感动,让读者深思的是朴实无华的文字。读这类文章犹如与一位智者交谈,让我们的心灵得以净化,修正我们在生活之中的行为。在写作上,作者没有过多的渲染,而是通过人物对话来进行描述。正是这种对话,让读者感觉故事真实可信。拆迁办主任、秦局长、陈校长、傅老师等等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文章的结尾巧妙地写了“钉子助学基金”,深化了主题,让读者再一次为“傅老师”钉子一般坚韧、无私的爱感动。文章感人至深,写了人间无私大爱,推荐阅读。感谢来稿山水,社团的繁荣离不开您大力支持。【编辑:上大人孔乙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gaogao高原        2017-03-13 15:12:38
  文章引人入胜,傅老师把全部的拆迁款捐给了希望工程,结局意境深,情意长,行云流水的文笔,潜藏一份真挚深情于字里行间。拜读欣赏!问好三人友!创作愉快!
爱好文字 喜好写作
回复1 楼        文友:三人        2017-03-13 15:26:37
  多谢高原赏读留评,我去年冬天看见个老人在寒风中卖汽球,那画面一直无法忘记,总想写写她,现在写了出来,轻松多了!喝茶啊。
2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17-03-13 15:16:45
  问好作者,希望您继续来稿,期待您的精彩。
回复2 楼        文友:三人        2017-03-13 15:27:55
  孔乙己编辑编按精彩,感谢感谢,辛苦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