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风春雨梅山湖

编辑推荐 春风春雨梅山湖


作者:天高云淡天 童生,820.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31发表时间:2017-03-14 07:50:39

早春二月的最后一天在巢湖,老友庆平留餐,席间京生兄邀约采风望春谷,欣然应允。3月4日下午1时,我们从稻香楼准时出发,前往金寨。
   这次活动是图游九州安徽微信群组织的,一共有33位摄影爱好者,一路上说笑逗趣,好不热闹。其实去年我就和老伴自驾去过望春谷,那时叫玉兰谷,还有老伴大学同学、一方高官老杨夫妇陪同。只是杨老弟尽管微服,可还是在山里被认出,于是我们便在闻讯而来的当地干部的簇拥中,匆匆走完山谷,无心恋战,草草收兵。正是上次望春谷的未尽兴,加之京生兄说先要去拍梅山水库,第二天再去望春谷,而我曾数次光顾金寨都未能去成梅山水库,所以就有了这次摄影采风之行。
   旅行车没有在金寨县城停留,而是直接开到梅山水库坝下的停车场。大家各自拿着各色摄影器材,冒着濛濛细雨,拾级而上,进入坝顶景区。水库我见过不少,但坝顶依坝体形状走势而弯弯曲曲者,却是第一次遇到。当然我是孤陋寡闻,或许连拱大坝的坝顶都是如此吧。沿着有高高水泥护栏的弯道,走到最中间的连拱位置,在红红绿绿的人流中,打着雨伞,举着相机,上望群山环抱,碧水汤汤,湖面浩渺,山峦叠翠;下看坝拱连连,河道弯弯,山高水远,城郭依稀,就不由地有些心潮澎湃。
   1950年6 、7月间,淮河流域发生大水灾,豫皖境内4000多万亩农田被淹,1300万农民无家可归。当时华东军政委员会如实向毛泽东汇报了皖北受灾情况:“……由于水势凶狠,群众来不及逃走,或攀登树上,或失足坠水(有在树上被毒蛇咬死的),或船小浪大,或船翻淹死……”毛泽东看到电文,泪流如雨,从7月20日到8月3日连续三次批示周恩来,要求尽快拿出治理方案,年内动工。8月25日至9月11日,政务院在京召开第一次治淮会议,对淮河水情、治淮方针以及1951年应办工程作了反复研讨。10月14日,政务院颁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制定“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和工程计划。11月初在蚌埠成立以原淮河水利工程总局为基础的治淮委员会,当月下旬一系列治淮工程在中下游相继开工。第二年1月1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并派以邵力子为团长的中央慰问团,慰问全体治淮员工,把印有毛泽东题词的锦旗授予各省治淮指挥部。皖西大别山区的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龙河口五座大型水库,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陆续建设的。
   大抵同时期,另一条战线也是波云错综。全国解放不久,治安形势严峻,虽然中央一再要求镇压反革命活动,但各地执行不力,1950年前三季就有4万多干部群众被反革命分子杀害。10月8日中央正式决定出兵朝鲜,10日就腾出手来发出《关于纠正镇压反革命活动的右倾偏向的指示》的“双十指示”,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大规模镇压反革命的工作。但很快又出现严重扩大化现象,半年不到,全国就抓了200多万人,杀了50多万,而且抓杀势头连毛泽东自己都遏制不住,不得不立即要求罗瑞卿提前两个多月,于1951年5月10日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给镇反运动踩“急刹车”。为解决少杀多判后监狱人满为患的问题,毛泽东还亲自给会议决议写了这样一段话:“大批应被判徒刑的犯人,是一个很大的劳动力,为了改造他们,为了解决监狱的困难,为了不让判处徒刑的反革命分子坐吃闲饭,必须立即着手组织劳动改造工作。”于是,全国各地开始了轰轰烈烈大办劳改队的热潮。 会后一个月,根据华东区军政委员会与上海、安徽、江苏以及治淮委员会商定的意见,由华东局公安部组建了华东区治淮劳改总队指挥部,投入治淮建设。高峰时,指挥部下辖7个支队、10个工厂和6个农场,管理数十万罪犯和劳教人员,参与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79个,我们脚下的梅山水库就是其中之一。我在白湖工作时的老领导唐福亮局长,过去是治淮总队首任司令员彭光福的警卫员,曾经多次给我们讲述过治淮故事。有了这段渊源,伫立坝上的我,对梅山水库就有了不一样的感情。
   梅山水库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腹地,淮河支流史河上游,坐落在“红军故乡、将军摇篮”的金寨县县城南端,是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具有防洪、灌溉、发电、航运与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功能的,淮河流域大型重点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总库容22.63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970平方公里,主体工程于1954年3月开建,1956年4月完工,1958年9月1日起,4台机组、总装机容量4×10MW的电站相继并网运行。水库分拦河坝、溢洪道、泄洪遂洞、泄水底孔和发电厂房五个部分,拦河坝包括连拱坝、重力坝、空心重力坝,有15个连拱和16个桩垛。泄洪遂洞位于大坝东岸,为马蹄形压力洞。大坝的东端是7 孔溢洪道和缓冲槽,发电厂在大坝下方。大坝按五百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五千年一遇洪水校核,坝高88.24米,坝长443.5米,是新中国第二座连拱坝(第一座是佛子岭水库),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连拱大坝。
   我们男女几十人散落在数百米的大坝上,有的穿着雨衣,有的打着雨伞,一面四处摄影,一面好奇地向左右坝体张望。这个连拱坝说起来就是由拱形面板和支墩组成的支墩坝,但与其他形式的支墩坝比较,拱形面板承载能力强,是一种新兴的筑坝方式。我国著名水利专家、黄炎培三子、三门峡、三峡工程第一反对人黄万里先生,当年带领学生考察正在设计中的梅山水库时,就曾即兴而又形象地谈到坝型,他利用魁梧肥胖体态,把一只脚往后一撑,说:"这就是重力坝,因为我重,你们推不倒我,稳是稳了,但并不算聪明,拱坝就巧妙了,利用拱结构向两岸传递水压力",他说着把脚一收,然后双手向左右方向一撑,"这样撑着两边,即使我是一个瘦小个子也未必能被推倒,材料可就省多了。"解放初期,我国还未曾设计和施工过一座像样的混凝土大坝,国内知道连拱坝的人很少,国际上也仅有美国和阿尔及利亚有成例。当时的治淮委员会工程部部长汪胡桢自告奋勇主持佛子岭水库的设计与施工任务,大胆提出采用连拱坝坝型。在苏联专家反对的情况下,治淮委员会主任曾山拍板采纳连拱坝方案,汪胡桢也因此被水利界誉为“中国连拱坝之父”。1969 年7 月佛子岭水库曾遭遇漫顶,最大漫坝水深1.08 米,历时25 小时15 分,但大坝坝身丝毫未受影响,可见大坝的设计与施工都是高质量的。到梅山水库时,连拱坝的建设已经是轻车熟路,各方面的功能也更加强大。建成几十年来,先后战胜了1969年、1991年和2003年的洪水,为淮河安全度汛作出了突出贡献。现在,梅山水库还成为当地的一大风景名胜,吸引着各方游客。金寨名人王明在苏联看到《人民画报》上梅山水库的照片和消息,曾赋《史水流光》诗一首:梅山水库画图中,史水流光乡意浓;旧地重游春梦暖,花香竹影笑东风。字里行间满是对故乡的思念与热爱。
   雨一直在下,一切都笼罩在水汽之中。梅山水库大坝东西向横亘于大小梅山之间,雨雾中显得气势浑然。鸟瞰大坝北向,金寨县城梅山镇还是朦胧可见。史河蜿蜒,将城区一分东西,有大桥架于上,画面也有万千韵味。梅山的名称有许多说法,有说梅山凌驾于史河的峭壁上方,岩石裂纹如朵朵梅花,故称梅山;又说黄巢义军北征,在梅山困于唐军,令撒米粮于山道,唐军疑黄巢粮草充足而撤围,人称此地为米山,后谐音为梅山。再就是还有一种比较穿越的传说,谓北宋年间当地有九个强盗,居住在湖中间的一个山头上,自封为东王、南王、西王、北王、天王、地王、水王、火王、和寨王,并在四周围建了很高的围墙。他们经常纠集周边土匪、强盗,下山抢劫、杀人、放火,闹得民不聊生。朝廷多次派兵镇压,却因九王寨山高墙固,久攻不破。就在官兵们陷入困境时,突然来了九位非常美丽的女子,自告奋勇,愿意施美人计来迷惑这九位大王。他们每天在美山湖下的深潭中洗澡、嬉笑打闹,来引起九位大王的注意。九位大王终因过不了美人关,而松懈了防御,朝廷就趁此机会一举攻上山寨,把土匪强盗一网打尽。正当朝廷和百姓要感谢这九位美女的时候,却不知她们的去向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九位美女,就把这一带群山叫作美山,湖就叫美山湖,把九个强盗聚会过的地方叫做九王寨。后来因为谐音的缘故,把美山叫成了梅山,一直沿用至今。古往今来,有多少神话与现实,都把女人作为牺牲品,何时才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呢?所以我并不觉得这个传说有什么意义,倒是宁愿此名源自于梅花。
   晚上乐玲玲秘书长安排在土菜馆吃吊锅鸡,下榻县城新区的维也纳酒店。住宿硬件没话说,可电视网络一夜都没修好。只好早早就寝,明天还要去望春谷哩。

共 34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蕴含着较为深厚的历史人文因素,在叙述去梅山水库旅游见闻之前,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这次旅游的成因,并且简略回忆了上次因故游玩没有尽兴的原因,引出这次旅游采风活动;到达梅山水库时阴雨绵绵,自然引起了对于建国初期因为淮河洪涝治理淮河、修建水库的往事,同时提出了但是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交代了修建水库主要人员的来源;然后点出梅山水库的位置以及水库的规模等,在雨中摄影采风时还引起了对唐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回忆。文章语言朴实严谨,人文因素厚重。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3-14 07:57:00
  雨中游,风景如诗如画;历史人文因素厚重,令人遐想。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