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檀香.某人杯】母亲的手摇纺车(散文 征文)

精品 【檀香.某人杯】母亲的手摇纺车(散文 征文)


作者:河北艾立起 白丁,16.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331发表时间:2017-03-14 21:03:54
摘要:母亲的手摇纺车,一篇怀旧的文章。

【檀香.某人杯】母亲的手摇纺车(散文 征文) 不久前,家中翻建房屋,一架已蒙上一层厚厚灰尘的手摇纺车被翻腾了出来,那是母亲生前用过的。尽管纺车已经很旧,但我看见它依然是那样的熟悉和亲切;站在它的旁边,仿佛依偎在母亲的怀抱。
   我的母亲赵氏,生于1926年,2004年底因病去世,一生养育了我们兄弟8人。我们兄弟几个从小到大衣服铺盖都是母亲用自家织的棉布做成的,而所有这些棉布都母亲用纺车纺的线织成的,纺车伴随了母亲的一生。
   纺车凝聚着母亲的艰辛。我们家都是男孩子,针线活没有帮手,纺线织布缝补浆洗全靠母亲的一个人、一双手,所以,纺线占去母亲生命的时光是最多的。母亲天性要强,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全都穿上整齐的衣裳出门上学,她每天纺线织布缝制衣裳到深夜,其他人家都熄灯睡觉了,唯有我家那盏煤油灯依然亮着,我们弟兄几个小时候都是在母亲纺车的”嗡嗡"声中渐渐进入梦乡。隆冬时节,临近年关,纺线、织布比平时更为忙碌,半夜我一觉醒来,看到她仍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摇着纺车,左手不停地向旋转的锭轴上注线,从她那安毅的面庞和紧盯着旋转的线锭的双眼中,我分明看见母亲流露出的自信和对孩子们饱含的殷切希望!在手摇纺车的转动中,母亲摇过了青年、中年……头上的白发渐渐增多,而我们弟兄几个也伴随着纺车的"嗡嗡”声渐渐长大。长年累月的纺织,手柄被磨光了,车轴、车座、车架几经修整,唯一不变的是母亲的执著与艰辛。
   纺车记载了母亲的善良。村里有一位母亲的远房伯母,那时有60多岁,老伴去世早,两个儿子,一个在东北,小儿子有残疾,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她知道母亲的性格,每当秋季,生产队分下棉花,她总是迈着不太灵便的小脚找到母亲,这时母亲往往放下自己家的活计,先给这位老人把线纺出来,并为她把布织好。邻居有个陈老太太,孤身一人在家生活,而且由于出身不好,那年月,谁都不敢往她跟前走。即使用棉花换布,人们也怕“沾包”,母亲认为老太太可怜,不能不帮她一把,因此主动把老太太手中的棉花承接了下来。为此,我家落了个“界限不清,是非不分”,二哥入党受到了影响,但母亲无怨无悔。
   纺车折射出母亲的无私。那年月生产队用的盛粮口袋,交各家各户去缝织,记工分,并发放足量棉花。母亲纺线时,用的全是队上发的好皮棉。几位知近的妯娌点拔她,母亲总是一笑置之,从没用家中次棉替换过,她觉得那样做心里不安生,最后,还要把没用完的一点棉花叫我哥哥退回生产队。
   纺车,伴随了母亲的一生;而母亲也就像那不知疲倦的纺车,把自己的希望和憧憬化作棉线,汇成布匹,变成衣服。儿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母亲纺的线、织的布、做的衣件件都充满着母爱,饱含着灵性,穿着它,就好像母亲时时在呵护着自己,关怀着自己,激励了自己,母亲永远是儿女的保护神!
   时光荏冉,自我上中学开始,母亲用家织布做的衣裳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而逐渐被涤卡、的确良、绦纶等一批批时兴衣料所取代。参加工作后,生活环境变了,条件好了,身上衣裳的质地、样式在不断更新。但每次回家看到那架纺车,就会想起幼时母亲用家织布做的衣裳,因为穿着它,带着我童年的欢乐与梦想,更带着慈母的温暖和亲情。
   由于积劳成疾,母亲晚年各种疾病缠身,不能纺线织布了,但还时时处处为儿孙着想,用早年织下的布料为我们做这做那。我参加工作那年,母亲在我的褥子上缝上褥单,说是耐磨;七弟一家从千里之外回家过春节时,母亲从柜子里拿出一块花格布料让他们做被头用;大哥家侄媳妇去县城生孩子,母亲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块块小棉垫让带上……望着那一块块母亲精心织出的颜色各异的棉线布,晚辈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母亲的手摇纺车,在我家厢房中一搁数年,尽管它闲占一块空间,但我们就是不愿将它舍弃。母亲走了,我立志保存它,并经常擦拭它,让我们的儿孙们永远记住曾经有过这样一辆纺车,永远记住使用这架纺车的那个可敬的人。
  

共 15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令人感动不已的美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纺车,在今日已经消失,年少者更是不知其物。但是,我们记得。伟大的母亲在过去的那个年代用纺车为她的儿女们编织的不仅仅是身上的衣服,更是母亲一份沉甸甸的母爱。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母亲,我仿佛看见母亲坐在土炕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右手摇动纺车,左手拇指食指捏着棉棒,在纺车葫芦上轻轻抻起,高扬。这个优美的动作宛若弹钢琴,至今难以忘怀。是母亲一圈圈地摇啊摇,摇成了一捆捆线锭,织成一匹匹布料,经过漂染,为我们缝制成多彩的衣服。纺车,在母亲的手下为我们编织着美好的未来,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地烙印和记忆。母亲纺的线,织的布,缝制的衣服,穿在身上遮风挡雨,不仅充满了母爱,也饱含着灵性,穿着它就好像母亲在时时呵护自己,关怀自己,激励自己,母亲永远是儿女们心中的保护神。辛劳的母亲,无私的母亲,您留给我们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欣赏佳作,推荐共赏,问好作者,感谢赐稿。【编辑:唐山青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316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唐山青石        2017-03-14 21:07:21
  欢迎精彩继续。
2 楼        文友:唐山青石        2017-03-14 21:07:43
  欢迎精彩继续。
3 楼        文友:彩云伴海鸥        2017-03-14 22:00:34
  问好,敬茶,拜读!感谢投稿,创作愉快!
彩云伴海鸥
4 楼        文友:檀香编辑部        2017-03-14 22:33:37
  好作品,深情可感,问候作者,感谢赐稿,期待更多精彩。
檀香编辑部
5 楼        文友:河北艾立起        2017-03-15 05:36:37
  感谢编辑老师的嘉许,感谢众教师的捧场。
6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17-03-17 14:57:47
  纺车,随着时代的变迁,远离了我们的视线。而母亲的那台纺车,依然是那样的熟悉和亲切。因为纺车凝聚着母亲的艰辛,每天夜晚一觉醒来,总能看到母亲在纺线,孩子们习惯在“嗡嗡”声中进入梦乡。
   纺车,记载着母亲的善良和无私,村里老人需要帮助时,母亲总是伸出一双温暖的手,生产队里的棉花丝毫不克扣,在别人眼里这就是傻,而母亲总是一笑置之。
   每当看见母亲的纺车,就会想起童年的快乐与梦想,想起母亲的慈爱与温暖和亲情,母爱无边。
   感谢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品佳作,浓浓的亲情感动着我们。谢谢老师,遥祝春祺。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7 楼        文友:河北艾立起        2017-03-18 06:14:10
  老人家去世后12年多来,我一直在享受母亲的道德银行母亲给我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也是个“啃老族”!
8 楼        文友:卡米        2017-04-19 10:16:13
  请关注微信平台 江山文学檀香书苑 ,你的作品已经入围。
卡米
9 楼        文友:彩云伴海鸥        2017-06-26 20:07:41
  地址发来,问好。
彩云伴海鸥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