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檀香.某人杯】我的老师(散文 征文)

编辑推荐 【檀香.某人杯】我的老师(散文 征文)


作者:无知山谷 白丁,30.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50发表时间:2017-03-18 22:29:00

【檀香.某人杯】我的老师(散文 征文) 一个人让别人记住一辈子是很难的事情,然而我的小学老师牛杰却让我终生难忘。
   那是上五年级的时候,原来的老师退休了,学校新调来一个五十几岁的老师,他叫牛杰,头发半白,声音特别苍老。我起初不大喜欢他讲课,原因是什么我自己也搞不懂。但后来几周的一件事情让我爱上了语文,爱上了牛老师。1990年那阵子,家里都还很穷,对于学习的概念很模糊,我们一天除了学校上课,回家就是帮着父母干活。牛老师上课时常会问我们一些晦涩的问题:比如你们今天学了多少知识或者你们今天有没有感觉自己进步了。开初我们都还认真的想,后来我们干脆就瞎说,特别是我总会说一些反常的话。牛老师并没有生气,他点名要我当众回答,我说知识又不是小麦或是玉米,怎么能增加了呢!我的回答虽然很直接,但引发了同学们一节课的发笑。我很怕老师会收拾我,但没有。下午上语文自习课时,牛老师把我们带到了外面,他让我们每个人都拿一把尺子。我们惊奇的问牛老师要做什么,牛老师说量一下麦苗有多高。那时正值三四月间,我们每一个人选了一棵麦苗量了高度,过了十分钟,我们又量,又过了二十分钟,我们又去量,我们的结果是麦苗并没有长高。牛老师的问题出来了,麦苗到底长高了没有?难道他不长吗?我们摇头,牛老师说,麦苗表面上没有长高,其实他在长,如果我们过上两三天或十几天再来量,会发现他长高了一大截,这就像大家学习知识一样,表面看起来没有增加,但过上一段时间,你们的知识会成倍的增加。听了牛老师的话,我与同学们都恍然大悟。牛老师讲通了道理,领我们到教室,布置了作文题《麦苗到底长高了多少?》,因为亲身参与,我写得特别快,也写得特别多,按照原来老师的评语,这是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两周后的作文讲评课上,我成了班里的焦点,牛老师夸了我的文章,说我写了四五页,很有作家的天赋。我特别高兴,因为这是老师第一次夸一个喜欢往长里写文章的学生,还用了我最最敬畏的作家二字来形容。下课后,牛老师特意让我拿着作文本子到他的办公室。
   第一次走进牛老师的办公室,我很胆怯,牛老师抚着我的头,把我的作文本子打开,他告诉我,字多是有话说,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然精彩还需要加强。我点头默许,牛老师又指着我的一个句子问我:你在形容大家兴奋的量麦苗时,说大家急切得就像要回家吃奶一般,这句话虽然运用比喻,但比喻不当。我纳闷的看着牛老师,因为他要求要多写比喻句,我怎么会不当呢!牛老师给我讲了修辞手法的效果,其中一点就是带来美感,我有点不懂,毕竟才十一二岁。牛老师笑了笑,他翻开书柜,送了我一本《朱自清散文集》,说这书是一位朋友送的,他送我,现在可能有些看不懂,但慢慢看,慢慢理解,应该会有进步。我很开心的捧着如珍宝一般的书,我白天看,夜里看,那时很多内容还看不懂,很多感情还领悟不了,但“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些优美的句子一下子映入到了我的脑海里,成了我内心美的经典。后来,牛老师一直把我带到了六年级毕业,而我对于语文的兴趣,对于作文的兴趣,一直没有减,那本《朱自清散文集》我也一直留着,看着。1995年我上乡里初中,曾回过母校,但牛老师已经调走了,我多方打听,但消息不太确定。
   1998年我上完中师工作后,时常拿出牛老师送我的《朱自清散文集》玩味,闲暇之际,我也偶尔写一些小文章,当时投给县里的报纸必须亲自送去,在我骑自行车送完稿件出报社的时候,一位熟悉的身影与我擦肩而过,他的面容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头发更白了,声音更苍老了。我转身冲到了牛老师的跟前,大声的叫了一声牛老师。牛老师很惊讶的看着我,然后笑了起来:“你,是你!小兵。”小兵是我的小名,我没有想到牛老师会叫出来,我跟牛老师寒暄了几句,他说自己退休了,问我还写东西不?我说写,我赶紧拿出他送我的《朱自清散文集》,他很开心的笑着,眼里噙着泪水。他说想把书拿回去看看,我点头同意。牛老师紧紧的跟我握手,他说只要记得麦苗慢慢在成长,就会成功。我激动得握着这只粗糙的手,当年的情景依旧再现,我说等我的作品发表或是出版了一定再去看他,牛老师特别开心。
   我告别牛老师,并且打听好了他家的住址。然而我的作品一直都很稚嫩,发表与出版还都遥遥无期。我觉得牛老师还能等,但1999年的一个下雨天,牛老师去世的消息传到了我的耳里,我悲痛欲绝。我到他家吊唁,他的女儿拿给我一本书,那是一本崭新的《朱自清散文集》,他的女儿告诉我,那本旧书牛老师拿回家后翻了几天准备还我,但书房失火,那书被烧了,她说牛老师很愧疚,临死前都记着。我抱着崭新的《朱自清散文集》泪如雨下,我知道我来迟了。书并不重要,而最最重要的是牛老师还在教育着我。
   牛老师故去已经有好些年了,我终于发表了散文,也出版了自己的小说,我知道我的文学梦是他帮我打开的。我捧着牛老师的那本《朱自清散文集》,眼里泛着当年的情景,很香,很醇。
  

共 20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的影响确实很重要,作者开始并不喜欢,但一次参与亲身体验的作文课,老师深刻的教育道理征服了我。也是这一次与老师结下文学爱好者之间相惜的缘,在老师那本《朱自清散文集》的鼓励下,文学路上不断学习。再次见到老师时,也是我有点成就的时刻,老师不胜喜悦,鼓励我继续写下去,期待我的作品出版。然而,老师却在一年后离开了我,给我留下一本崭新的《朱自清散文集》,这本书一直激励我,教育我,几年后,不负老师希望终于出版了自己的书。老师的教诲在我的一生中散发着醇香的味道!感谢作者赐稿檀香,期待更多佳作!【编辑:中百淡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檀香编辑部        2017-03-19 07:29:50
  问好作者! 感谢赐稿檀香,祝创作愉快!
檀香编辑部
2 楼        文友:无知山谷        2017-03-19 08:08:25
  谢谢支持,很感动!
3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17-03-19 13:10:34
  “一个人让别人记住一辈子是很难的事情,然而我的小学老师牛杰却让我终生难忘”。
   老师的这篇文章由此打开,吸引读者深入,牛老师五十几岁头发半白,声音特别苍老。这样的老师在老师队伍中比比皆是,三尺讲台,讴歌了教师一生的心血,一批批同学的毕业,又迎来新的一批批,因学生智商良莠不齐,性格有乖巧的又有调皮的,教师们就倍加辛苦,而我常常会说一些反常的话,牛老师并不生气,当我提出知识不是小麦和玉米,看不到增加时,牛老师带领我们去农田丈量麦苗,十几分钟二十几分钟后麦苗还是老样子,不见成长,于是牛老师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道理,我终于明白了,也就渐渐地喜爱上了语文课和作文课。
   多年后在报社的一次邂逅,让我再次见到牛老师,除了多一些白发,声音更苍老外,没有太大变化。我就想,牛老师还能等,等我有出息时再与他分享。谁知,不久后牛老师永远离开了我,留下的只是一本《朱自清散文集》。
   我捧着牛老师的那本《朱自清散文集》,眼里泛着当年的情景,很香,很醇。
   伟大的人民教师,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却让人们记住他们一辈子,因为他们有满满的爱,因为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敬爱他们,祝教师们幸福安康。
   拜读老师佳作,老师的语言流畅,情文并茂,故事感人,让我仿佛看到了身边无数个牛老师,对于教育事业所作出的贡献,谢谢老师为我们分享了一篇佳作,谢谢,问好。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4 楼        文友:卡米        2017-03-19 17:23:57
  祝创作愉快,感谢赐稿,期待精彩继续。
卡米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