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影视戏曲 >> 【相声】唱“四歌”

编辑推荐 【相声】唱“四歌”


作者:湘西古痴 秀才,2462.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40发表时间:2017-03-19 17:54:46

甲:{上台,向观众问好]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我给大家唱几支山歌助兴,希望大家喜欢。
   乙:[边走边唱,}上]太阳出来我爬山坡······{唱四句,到台前向观众鞠躬问好}
   甲:{有些不高兴}我正要给大家献上几支山歌,你上来干吗?
   乙:{立即唱}山歌好呢,山歌能把海填平,上天能······{共唱四句]
   甲:{很自豪}这是电影【刘三姐】最精彩的一部分之一,悠扬动听、百唱不厌啦。
   乙:山歌虽好,但是已经唱了几千年了。社会在发展。唱歌也要有所进步。
   甲:那你都为大家准备了什么新歌呀?
   乙:我比刘三姐进了一步,我唱“四歌”。
   甲:[惊讶、不解}这倒是个新“品种”,能给大家来几段吗?
   乙:我研究了几个世纪,就是为了今天的盛会。
   甲:[很惊奇地}什么?
   乙:我研究了几个世纪的歌曲,终于总结出来了一种新歌。
   甲:那你一定下了不少功夫啊?
   乙:你认识刘三姐吗?
   甲:不认识。
   乙:那你知道刘三姐她姓什么?是哪里人吗?
   甲:废话,刘三姐她姓刘、是广西桂林人。
   乙:错,我说你是眉毛长见识短。
   甲:错,是头发长见识短。
   乙:错,那是说女人的,你是女人吗?
   甲:去。{无言}
   乙:刘三姐她原本姓张,是湖南湘西人。你比她小叫她刘三姐,我比她大叫她刘三妹。
   甲:吹吧啊,{很不服}当心把你的嘴吹爆了。
   乙:我不吹,我慢慢地说,{很得意}唐朝最著名的是什么?
   甲:唐诗宋词,当然最著名的就是唐诗啦。
   乙:对了一半,当时的山歌就与唐诗齐名。吟诗作对是要很高的文化水平的,我不会写诗就和三妹大唱山歌。
   甲:砍柴的唱櫵歌、打渔的唱渔歌、种地的唱山歌。山歌使人们性格开朗,增进友谊,忘记疲劳。
   乙:那时候,我和三妹唱山歌是最有名的,三妹比我唱得好,很多小伙子向三妹求爱递情书、发短信、聊QQ。三妹她一个都看不上,
   她发话了,谁的山歌唱得比她好她就娶谁做老公。有个小伙子长得帅,歌也唱得不错,就是心眼坏了点,趁三妹砍柴不注意的时
   候,悄悄将山藤砍断,她就掉下了悬崖了{欲哭].
   甲:她没摔死吧?
   乙:三妹命大没死,摔成了脑震荡了,忘记自己是谁了,也记不清回家的路,看见水边有个木筏,她就划进了湘水到了桂林,遇上了
   打渔的阿刘,她也就改姓刘三姐了。
   甲:你的话半真半假。
   乙:你别打岔呀,三妹到了桂林头脑清醒了,又和别人对起歌来了。
   甲:电影里对歌是全剧的高潮。
   乙:三妹遇上一位能唱山歌的秀才,在七星岩对了三天三夜未分胜负。最后都化为石头了。
   甲:看你这张臭嘴,吹来吹去硬是把一个好端端的刘三姐给吹没了。
   乙:从那时候起我就不再唱山歌了。
   甲:为什么呀?
   乙:我怕变成石头呀。
   甲:去。那你的山歌公司算是倒闭了。
   乙:我改唱“四歌”了。
   甲:那你今天就给大家露一手绝活。
   乙:好啊。{很得意}
   甲:{很兴奋}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四哥。
   乙:{不知所措}啊······
   甲:{惊慌}不对不对,欢迎您为大家唱几段“四歌”。
   乙:{唱]郎上坡也姐上坡也······[唱四句}
   甲:你这不就是沅陵山歌吗?【血色湘西】主题曲。
   乙:[唱]洞庭啊湖上里哟好风啊光哎······{唱四句}
   甲:这不就是渔歌吗?【洞庭鱼米香】吗?
   乙:{唱}洪湖水呀浪也么浪打浪啊······[唱四句]
   甲:你怎么越唱越不沾边了?
   乙:{唱}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甲:{不耐烦}停,唱“四歌”呀。
   乙:{唱}送战友,踏征程。
   甲:{更不耐烦、大声}停,唱“四歌”呀。
   乙:{唱}红岩上红梅开·······
   甲:{大声}停,这么多的热心观众期待你的“四歌”,折腾了大半夜你尽唱一些不沾边的歌,你对得起观众吗?
   乙:{有些害怕}要不我再来几段,{唱}阿门阿前一······
   甲:{大声、生气、}好了。我问你,你到底会不会唱“四歌”?
   乙:{大言不惭}会呀。
   甲:那你向观众们说说,什么是“四歌”。
   乙:{卖关子}给我掌声我就说。{观众鼓掌}“四歌”就是每首歌只唱四句。
   甲:{大惊失色}啊。
   甲乙一起向观众鞠躬。

共 17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这段相声以学唱为主,称为“柳活”运用“垫话”“连环包袱”“正唱”“入头”、“瓤子”、“底”等系列写作手法,在—个情节中,把许多小包袱连结起来,穿成串儿包袱,一环扣一环,最后来一个大包袱作为一个情节的结束。有头有尾,情节集中、紧凑,不拖泥带水、干净利落,写出来层次分明、表演起来火爆脆快,听起来印象深刻,回味无穷,使观众一直置于诙谐幽默的笑声之中,起到了一段相声的舞台戏剧作用,轻松明快,插科打诨,喜剧效果显著。推荐赏阅。【编辑:文阁书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阁书痴        2017-03-19 17:57:03
  垫话贴切、自然、精练,绘声绘色,生活气息浓郁。诚谢湘西古痴老师赐稿江山,祝福春安。
指下生花,心上无痕!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