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山矿井建设内幕“揭秘” ——龙煤鹤岗矿业公司鸟山煤矿建设纪实
引子
众所周知,鸟山矿井及选煤厂建设项目是黑龙江省和鹤岗市重点建设工程,是继峻德煤矿之后,三十多年来鹤岗矿区首座新建矿井,并于2005年9月29日正式奠基剪彩。
时光荏苒,迄今转眼已11年半过去了,十多年来,该矿井多次建了又停,停了又建。由于信息不对称,无形中不可避免地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并曾一度引来一片哗然、质疑和争议之声,甚至是诟病。
那么,现在它建设得怎样了?什么时候能实现首采区试生产?又是什么原因让这只本来早就应该飞得更高更远的“鸟”背负着沉重的翅膀,却迟迟飞翔不起来?这些已经成为龙煤集团和鹤岗公司上上下下的焦点和热点话题。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近日,笔者排除了各种干扰,就这个非常敏感、棘手、备受关注的“鸟山现象”,冒着“触碰深层次实质性矛盾”的风险,本着对历史负责、对鸟山人负责,客观、公正和理性的原则,带着上级组织的期冀,也带着鹤岗矿区老领导和广大职工的翘盼,先后6次深入到鸟山煤矿进行了翔实而细致的探访,旨在揭开蒙在它头上的那层“神秘的面纱”,全面而系统地厘清鸟山矿井建设的风风雨雨,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用事实说话,讲好“鸟山故事”,解开这道难解的“多元方程式”,把鸟山人的酸甜苦辣倾诉给你,也把其真实面貌,实事求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你的面前。
走进鸟山矿
鸟山井田位于鹤岗煤田中部偏南,距市区5公里,距国道哈萝公路1.5公里。鸟山井田范围南北走向长4.11公里,东西倾斜宽2.02公里,井田面积8.30平方公里。
2月下旬的一天,我踏着昨夜刚刚飘落的一层薄薄的白雪,乘车径直向鸟山煤矿驶去。当车行驶在国道哈萝公路上时,远远地望去,鸟山煤矿那巍峨擎天而立的井塔便映入了眼帘,走进矿区,伫立于其工业广场,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刺痛。我举目环视了一下,那拔地而起、直刺云天的主井井塔上方赫然矗立着“鸟山煤矿”四个鲜红的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鲜艳,敞亮的工业广场地面上一片洁净,亭亭玉立的宣传牌板挺直了腰杆迎风而立,花坛里的花枝虽然已经枯萎了,但挂满了一朵朵白皑皑的雪花,矿区四周一望无际的田野银装素裹,远处还时常传来“啵咕啵咕”悦耳的鸟鸣,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啊!
第一次到鸟山煤矿探访,该矿矿长苏长胜、副矿长王振山和综合办公室的同事接待了我。对于这两位领导,我并不陌生,过去到原振兴煤矿调研时,就与苏矿长有过接触,而对于副矿长王振山,由于我们在基层工作时,曾经是办公系统的同行而早已熟知。向各位同志说明了来意后,我们便无拘无束地攀谈起来。
苏矿长向我介绍道:“我是2010年2月调任鸟山筹备处的。2014年2月,经龙煤集团一届四十六次董事会议研究,将鸟山矿井项目移交鹤岗矿业公司管理,4月21日,鹤岗鸟山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成立,现有工作人员96人,其中副总以上领导10人(包含离岗待退人员),科级干部16人,一般干部18人,其余为工人。下设3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党员总数52人(含预备党员2人),积极分子6人。现在主要机构有工程技术部、经营管理部、党群工作部、供应站和综合办公室,负责开展日常工作”。
说着,苏矿长喝了一口茶水,又给我介绍道:“鸟山矿井项目是鹤岗矿区唯一接续矿井,是历届矿区人的心愿和企盼,更是企业实现解困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将按照龙煤集团‘高安全保障、高机械化水平、高效益产出’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入汇永模式,规范项目建设,做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把鸟山煤矿打造成‘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国内先进的现代化矿井。尽快尽早建好鸟山矿井,不仅是顺利实现鹤岗公司新老矿井接替,稳定煤炭产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效安置转型矿井职工,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鹤岗市经济支撑和社会稳定的需要,还是建立东北主焦煤产业基地,调整产品结构,填补市场需求,保持市场品牌效应的需要,它将对振兴和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既心急如焚,又深感责任重大。截至2016年11月30日,项目完成井巷工程量11229m,已完成设计工程量的50%,主要包括:井筒、井底车场及硐室、开拓大巷等;地面土建工程已完成设计工程量的70%以上;设备及安装工程已完成设计工程量的35%左右”。
说到这里,我问道:“在建设过程中,咱们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苏矿长苦笑道:“要说难,就像唐僧西天取经一样,真是一言难尽啊!可以说我们经历了‘九难’,即审批难、征地难、监管难、治灾难、止谣难、采购难、土建难、资金难和工期难,其中的艰辛与艰苦我们深有体会。尽管如此,这么多年来我们不畏难,不怕难,而是迎难而上,在龙煤集团和鹤岗公司的领导下,度过了一个个‘雪山’‘腊子口’。同时,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按照上级的要求,为鹤岗矿区的解困发展添砖加瓦。现在,我们正在抓紧副井设备安装和矿井供电系统安装等工程,确保在2018年末实现首采区试生产。”
说到此,副矿长王振山激动地插话道:“苏矿长来了以后,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矿井的建设之中,又是跑各种审批,又是跑设备采购,又是跑贷款等。真是苦没少吃,累没少挨,心也没少操。”
听了苏矿长说的“九难”,我深深地感到“创业难,成大事更难”。尽管鸟山煤矿建设存在这么多“难”,但他们都挺过来了,从苏矿长的言谈举止中,我看到这些“难”并没有难倒这位身材魁梧、铁骨铮铮、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矿山硬汉,也没有难倒全体鸟山人。
接下来的几次采访,我与鸟山煤矿领导班子成员围绕着苏矿长说的“九难”进行了热烈的交谈。
审批难,腿跑软
要新建一座矿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立项到审批,从审批到开工建设,要获得上至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水利部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等7个部委,下至省8个厅(局),以及市5个局等20多个部门的批复,才可以正式建设,可想而知,这得需要盖多少公章,跑多少路啊!
中午吃工作餐时,遇见了刚刚升井的总工程师尹志龙,苏矿长给我介绍说:“尹总是鸟山矿井建设的见证者,所有的东西都在他的肚子里装着、记忆里刻着、本本上记着呢,可以说是鸟山的‘活档案’。鸟山筹备处成立时,他就在这工作了。”于是,我便与尹总约好吃完午饭,交流一下,他爽快的答应了。
在尹总办公室,他首先拿出了多年来所记的几十本工作日志写实,娓娓道来地给我介绍了鸟山矿井建设的历史进程:“说来话长了,鸟山矿井项目是一个跨世纪工程,启动于上世纪80年代初。1981至1984年,完成了井田资源普查勘探。1984年至1991年,经原东煤公司批准进行了井田资源精查勘探,并提交了《黑龙江省鹤岗市鸟山煤矿勘探(精查)地质报告》。1991年,黑龙江省矿产储量委员会以<黑储决字(1991)6号>文件批准了鸟山精查地质报告;1992年原能源部以759号文批复了《可行性研究报告》;1994年,国家开发银行成立后,对该项目进行了经济评估,效益在全国煤矿项目中列第4位;1995年,原煤炭工业部以367号文件批复了《鸟山矿井及选煤厂》项目的初步设计。当时受国家投资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影响,该项目没能开工建设。
2003年,国家出台了支持西部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后,为争取国家资本金的支持,原鹤岗矿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鹤矿公司)重新启动该目,并于同年9月成立了项目办,由公司指派一名副总经理负责项目立项、协调和落实工作。由于该项目原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审批时间已过去数年,其项目建设内外部条件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煤炭生产技术水平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提高。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鹤矿公司多次召开会议组织重新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论证决策后重新委托设计部门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经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评估后,报请黑龙江省计委正式申请立项,黑龙江省计委以黑计能源[2003]1197号文件,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请求批复项目建议书。
2004年6月9日,国家发改委以(发改能源[2004]1057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黑龙江鹤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鸟山矿井及选煤厂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批复立项。
2004年9月30日,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黑国土资储补备字(2004)053号}批复《鸟山煤矿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的批复》。
2004年9月30日,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黑国土资储补备字(2004)054号}批复《鸟山煤矿项目建设用地压覆矿产报告的批复》。
2004年11月18日,国家水利部(水函[2004]245号)批复《鸟山矿井及选煤厂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2004年12月6日,国家环保总局(环审[2004]536号)批复《鸟山矿井及选煤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004年12月30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厅函[2004]886号)批复《关于鹤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鸟山矿井及选煤厂建设用地预审意见的复函》。
2005年4月21日,黑龙江省矿产储量评审中心以黑矿储复评字[2001]001号文件下发了《黑龙江省鹤岗市鸟山煤矿勘探(精查)地质报告》复审意见书。同月,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以黑国土资储补备字[2005]003号文件,出具了关于《黑龙江省鹤岗市鸟山煤矿勘探(精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2005年7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改能源[2005]142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黑龙江鹤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鸟山矿井及选煤厂项目核准的批复》核准。
2005年6月,由沈阳煤炭设计研究院完成了《鹤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鸟山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的编制。
2005年08月31日,黑龙江省发改委以黑发改建字[2005]834号文件,下达了《关于鹤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鸟山矿井及选煤厂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2005年9月29日,龙煤集团组织了鸟山矿井及选煤厂项目的开工剪彩仪式,省市各方面领导参加了开工剪彩活动。
2006年5月,在完成工业场地“五通一平”等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风井井筒矿建工程开工。由于项目尚未获得《安全专篇》批复和采矿权,于2007年4月份停工,期间风井井筒仅完成工程量283米,包括地面土建工程(主副井井塔、地面锅炉房、地面变电所、工业场地日用消防水池等)在内,累计完成投资仅为5590万元。
项目停工后,为尽快补齐相关手续,早日恢复项目建设,鹤矿公司主管领导亲自挂帅,积极协调省国土资源厅,于2007年7月重新划定了矿区范围,国土资源部于2007年11月20日,以国土资储备字[2007]340号文件,出具了《关于黑龙江省鹤岗煤田鸟山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并于2008年9月获得采矿权,2009年8月31日正式取得采矿许可证(有效期至2038年9月5日)。
特别是《安全专篇》的申办,反复多次修改,多次上报,真可谓一波三折啊!
鸟山项目自2005年立项。2006年6月由沈阳煤炭设计研究院完成了《安全专篇》的设计。当时,拿到该设计后,鹤岗公司立即责成项目办将此上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国家局”)审批。时隔近一年,至2007年5月,国家局才组织专家组对其进行评审。此次评审,专家组按照国家局相关政策要求,经严格审查,共提出大大小小问题27条,而鹤岗公司负责此项目审批的工作人员,由于是非专业人员,对专家组提出的意见无法解释,故《安全专篇》初稿未获通过,并要求重新编写。因此,国家局在昆明召开的一个全国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并就此事对沈阳煤炭设计研究院作了通报批评。此后,沈阳煤炭设计研究院与鹤岗公司项目办取得联系,研究如何继续修改《安全专篇》的有关事宜,时任总经理责成一名主管副总经理多次协调沈阳煤炭设计研究院,一直到2009年5月才修改完毕,这一耽误就是3年。修改完毕后,鹤岗公司又责成有关人员再次向国家局申报,国家局立即作了受理,再次聘请专家组严格审查,专家组又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此次修改完后,又向国家局申报。就在待审批过程中,鹤岗公司新兴煤矿发生了“11.21”煤与瓦斯突出爆炸事故,就这样,国家局又把《安全专篇》申报事宜搁置下来,理由是事故单位新上项目在未结案前不予审批。但鹤岗公司并没有失去信心,而是通过在北京一个设计院的朋友继续帮助协调、沟通。2010年初,在各方朋友的鼎力帮助下,国家局同意《安全专篇》进一步完善后,再审批。此时,又由于国家煤炭系统安全事故频发,有关部门为强化安全管理,按新产业政策又出台了完善“六大系统”建设和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等方面的内容。按着新要求,鹤岗公司必须再重新修改后,才能再上报国家局审批通过。经过多次反反复复的修改,转眼就到了2011年年关了,原鸟山煤矿筹备处总工程师和我(时任工程科科长)仍在沈阳煤炭设计研究院等待结果,鹤岗公司明确要求我俩,完不成《安全专篇》最终版不能回家过年。于是,这年的小年我俩是在沈阳过的。同时,国家局要求《安全专篇》必须由正式出版社出版,当时,沈阳煤炭设计研究院正在召开一个会议,我俩只好在印刷厂里等候,到了腊月二十六那天下午,图纸和设计文件终于出来了。为赶在春节前将《安全专篇》上报到国家局,我俩拖着几十斤重的图纸和设计文件急急忙忙地向沈阳火车站赶去。由于交通拥堵,根本打不着车,我俩只好与人拼车。临近春节了,正是春运高峰期,沈阳火车站人山人海,出租车根本到不了火车站前,我俩只好在火车站外2公里处下车了。此时,距开车时间只有10多分钟了,我俩拎着沉重的图纸和设计文件快速向检票口跑去。好不容易跑到了检票口,检票口却关闭了,我俩不得不‘违章’从护栏翻越了过去,直奔站台。当我俩刚刚踏上车门,火车就开动了,我俩累得气喘吁吁,腿一软,一下子瘫软在车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