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林妹妹的悲哀(随笔.外一篇)
【一】林妹妹的悲哀
林妹妹这一生以泪洗面,与宝玉之间的爱情是“钟情复又猜猜”小性,妒忌,有点风吹草动,就会落泪的林妹妹。林妹妹极度钟情于宝玉,对于她来说,宝玉的爱情就是一切,就是她生命的唯一支柱,甚至是她的生命本身。因而,林妹妹的爱情独我霸气,却又略带伤感惆怅。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宝哥哥犯的错。流连于花丛中,与贾府的丫环打情骂俏,却浑然不知中伤了林妹妹?林妹妹对宝哥哥的爱情是何等的至诚至坚,至纯至圣,感天地,泣鬼神,动人心腑,撼人心灵。而那宝哥哥却是个多情公子,不懂得怜香惜玉。
黛玉的美,忧郁,有着西施的“捧心而蹙”,有着花的精魂,纯乎灵性的极致之美,似仙女下凡,美得清淡出尘,一尘不染。美得让人心疼,美得让人心生怜爱,美得不可侵犯,不可慢亵。曹雪芹赋予林妹妹这种忧郁的美,才情的美,与众有别,胜似仙子。她美丽圣洁的灵魂,对爱情坚贞不阿,凸显出她的一种独立人格的壮美和崇高。冰心玉壶,晶莹剔透,纯如处子,一往情真。
可惜天妒才情女子,最终,林妹妹却在宝玉的新婚之日,撒手人寰。林妹妹的悲哀就是生未能与之携手伴终老,死未能见上宝哥哥最后一面,带着怨,带着遗憾,带着对世事沧桑的无奈,看清了人情冷暖,贾府上下那些市侩嘴脸,含恨归西。
林妹妹,若一切可以重来,咱不爱宝哥哥,不爱那个家世显赫,处处留情的宝哥哥,好吗?一世才情归黄土,落寞人间。如花容颜今不在,为谁写诗篇?林妹妹呀!你可知今世多少人,读着你和宝哥哥的故事,也带着如焚的幽怨,与你同心……
——2013.8.1于吉林松原
【二】论甄嬛其人,悟生存之道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看《甄嬛传》,喜欢看各位清宫女子身着的五彩霞衣,衣着的颜色,样式,刺绣图案,头饰,及品级高低的不同,衣着也会有很多的讲究,有等级尊卑之分。
甄嬛这个人物的塑造。文章从一开始,就把甄嬛塑造成一个不喜欢皇庭宫门的人物,可事与愿违,甄嬛被选入了宫。并且被皇上瞧上,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踏进宫门,就意味着把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她的荣辱成败,直接关系到她个人,及整个家族的命运。
咱们先来看看甄嬛的生存之道:
遇荣辱不惊不喜,不骄不躁。失意时,我不颓废。得志时,我不张狂。懂得为人低调,不落众人口实。万事要学会隐忍,忍为保身良策。凡是低调处事的人,对方找不到你的毛病,就无从下手。千万记着,不要呈一时之气,凡事要往后看。该出手时就出手,凡事没有十足把握,不能轻易出手。没有运筹帷幄的胜券,就要学会沉稳,卧薪尝胆,厚积薄发。记着:谁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对下人恩威并重。不贪图荣华富贵,与身边人同享物质丰足。对身边人即以兄弟姐妹相待,又有做小主的尊严。对人平易亲和,不刁钻刻薄。这就为她以后的路,做好了铺垫。身边的下人都会因她的厚待,而舍命保主为主。这叫以德服人,深得人心。
做事给人留三分余地。即使对方对她狠毒至极,她也会很大气,为他人说情。这就彰显了她的人格魅力。处事有礼有节,有量有度。古往今来,一直都是大度者得天下成大事。因为有心胸,有气度,所以能忍他人所不能忍,行他人所不能行。这样的人,必有后福。
说话能说到点子上。不该说话的时候不瞎说。该说话的时候,字字珠玑,有理有据。弄得对方,哑口无言,无以应对。凡事说个“理”字,凭个‘理’字。说话从来不恶意贬低他人,提高自己的身价,反而是要抬高他人身价的那么说话。堵得对方无话可说,无言以对。让人听着她说出的话既合情合理,又不越礼数。这就是说话的艺术。
学会审时度势。自己没发达前,要能忍。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什么苦都得吃,什么亏都要咽下。发达了,也要等到低调为人,谦卑有度。不知看过甄嬛的朋友,有没有注意这一点,甄嬛在落魄时,整治她的人她都能忍。并且从不向皇帝告状。这在因果关系上,叫做“修口德”不造口业,积了大福德。
重情重义,顾全大局。在最后一集里,她做了明智的决定。让四阿哥弘历继位。让十三阿哥归于果郡王门下。这既说明了她的远大眼光,又说明了她的不贪和看淡权位。这就无形中避免了一场皇宫里的争战,同时也保全了十三阿哥的性命。这一生十三阿哥将会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尽享荣华富贵。甄嬛即对得起十七王爷对她的深情,让其子归回果亲王府,为其保留了血脉。同时对先皇,也是做到了仁至义尽,让先皇的儿子继承了大统。当今皇帝也要给她三分薄面。其实,纵观全局,人做事,要放在理上说,对别人要讲个情面。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不贪不占,一定会有圆满结局。
区区一部《甄嬛传》,迷了多少人?醉了多少人?成就多少人?警醒多少人?宫廷剧《甄嬛传》的背后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和故事,等待喜好宫廷剧的偶粉们去挖掘……
期待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