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西风】瘤【小说】

编辑推荐 【西风】瘤【小说】


作者:剑锐 童生,685.5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63发表时间:2017-03-22 14:09:48

【西风】瘤【小说】 关键时刻,没想到李三旺突然变卦,搞得我不知所措,十分尴尬。
   实施旧城改造,拆迁石桥村,既是市政府纳入“十二五”规划的一项系统的城市建设工程,也是我们城西镇的一项富民工程。因此,市镇村三级组织十分重视,层层成立领导机构,把它作为一项突出的工作来抓。也因此,拆迁石桥村成为我们城西镇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入秋以来,从市到村,充分利用电视、会议、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就旧城改造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为确保拆迁任务圆满完成,镇政府实行分工保户责任制,我们组五名镇干部负责包五户村民。从实地普查和入户走访情况看,形势一派大好。李三旺给我的印象当然不错。
   我与李三旺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他的苗圃里。那天是个少有的好天气,天高云淡,金色的阳光从遥远的天际洒向大地,那片苗木沐浴着温暖的朝阳,在秋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向我们点头致意。我在苗圃里徘徊着,等待着李三旺的到来。我们组负责包的其他四户村民已经见过面,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拆迁绝对没问题。只有李三旺没见面,我心里不禁有点儿担心,他会不会是那种伶牙俐齿的刁蛮之人呢?正寻思着,只见一个干瘦的小老头挑一担大粪走进苗圃。他五十多岁,个子不高,身板儿瘦巴巴的,一张黑脸上嵌着一双小眼睛,塌鼻子,厚嘴唇紧闭着,一看就是那种老实木讷的庄稼人。村治保主任刘殿新一挥手说:“这就是李三旺。”我朝他一笑。等他放下大粪挑子,我从口袋里摸出一盒烟,抽出一支烟递过去。李三旺一摆手,接着蹲在地上,摸出老旱烟,卷一支点上。于是,我也点了一支烟,而后跟他并肩蹲在地上,滔滔不绝地讲了旧城改造的重要意义,并特别强调,这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富民工程,然后将一份宣传资料递给他。他接过去连看都没看一眼,信手往腚下一塞,坐下,问了我第一句话:“拆迁对我有哪些好处?”我对他讲了上级的补偿政策,帮他一笔一笔地算账,然后告诉他,他家可以得到的住房面积及补偿金额。他听后嘿嘿一笑,说了第二句话:“这么优惠的政策,不同意才是傻逼呢!”这个闷葫芦,一句顶一万句。走出苗圃,我心里踏实了许多。
   补偿结果公布之后,我们的工作进入第三阶段,即入户签协议阶段。这是我们包户的最关键环节,只要拆迁协议书签下来,任务就基本完成了。
   可是,就在我拿着协议书上门让李三旺签字时,他一下变了个人似的,脸拉得老长,气呼呼地说:“我如果签,那才是傻逼呢!”
   “怎么啦?”他一下搞得我满头雾水。
   “你们处事不公!”李三旺气势汹汹地瞪我一眼。
   “这话从何说起?”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
   “无可奉告!”李三旺说完,转身走了。
   我们组负责包的五户村民,其他四户都签了协议书,唯独李三旺不肯签。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三番五次找上门,软磨硬泡做工作。可李三旺只是一句话:“你们处事不公,我不签!”说完再没有下文。
   李三旺最终成为唯一的钉子户,这让我不知所措,十分尴尬。没想到忙活了两个多月,关键时刻掉了链子。我可是代表我们组与镇政府签了责任状的,真要拔不掉李三旺这颗钉子,我们组所有包户干部的奖金也就泡汤了。
   我心急如焚。
   听说李三旺患尿结石住院了,我遂叫上同事小贾一起去医院探望。在医院里楼上楼下找了个遍,也没找到李三旺。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他出院了。于是我们又来到他家里。
   一见面,李三旺就冷着一张黑脸说:“我真的不想见到你们!”
   我将一包水果放在桌上,心里很别扭,但还是牵强地朝他一笑。
   小贾不满地说:“老李哪,听说你病了,我们来看看你,这没啥不好的吧?”
   “我知道你们是来干啥的,我就是不签!”李三旺说得斩钉截铁。
   “政府倡导的好事,为啥要当挡头呢?”小贾不服气地说。
   “经是好经,可惜让人念瞎了。有些人就是想借着拆迁趁机捞一把!”李三旺说完一撇嘴。
   “没有证据的事别胡说。”我知道李三旺心里窝着火,可他始终不肯说出来,让我束手无策。
   其实,李三旺曾经问过我:“为啥人家的厢房算了面积,我的不算?”
   我告诉他:“时间界定以镇政府的统一普查时间为准,建在普查之后的,当然不能算。”
   他又问:“如果算了呢?”
   我说:“这根本不可能!”
   他说:“你们办事不公,叫老实人吃亏!”
   我问:“这话怎么讲?”
   他屁都不再放一个。
   “你到底啥意思啊?”
   李三旺不说啥意思,只是一个劲抽烟。
   还有一次他问我:“为啥苗圃的补偿差距会那么大?”
   我说:“除了土地面积和苗木数量之外,主要是树种和树龄方面的差距。”
   他又问:“新栽植的呢?”
   我说:“凡是普查之后的统统不算数。”
   “那你们还核查个屁!”
   这确实是个问题。听说在我们普查之后,村干部找了镇上有关领导,说有些村民的苗木清点有误,需要核查。于是,镇政府又派人进行了核查。没想到普查时真就给人家少点了苗木,镇政府立即作了纠正。
   我知道他话里有话,让他说具体些。
   “我还要做人呢!”说完他缄口不语。
   我向单位领导汇报了我的想法。我说:“可能我们在补偿方面把关不严,让个别村民钻了空子,李三旺才心中不服……”
   没等我把话说完领导就火了:“我们的干部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办事的原则,光拆迁的来信来访就够忙活了,你咋替他们说话呢?啥觉悟啊?还像个干部吗?”
   我挨了一顿批评,灰溜溜地退出领导办公室。
   李三旺不签协议书,再找他就没过去那么容易了,他有意躲避我,电话不接面不照,真把我害苦了。苗圃里找不到他,就去他家找,家里找不到,再去苗圃等。有时候好几天连他的影子都见不到,可费好大劲找到了又能怎样?他就一句话:“你们处事不公,我不签!”然后三脚踹不出个屁来。
   这个闷葫芦,我真的拿他没办法。
   两个月后,村民们在规定时间内都搬迁了,只剩下李三旺一家孤零零地待在那里。挖掘机、推土机轰隆隆开进村,机声轰鸣,尘土飞扬,一片片房子拆倒了。
   于是,我们把五花八门的法子都使出来,给李三旺施加压力。
   我跟村干部打个招呼,给李三旺断水、断电,看他怎么办。
   没想到李三旺也有办法,断了水,他在院子里钻了一眼井;断了电,他点蜡烛,还弄了一块电瓶,照样坐在家里看电视。
   一招不灵再使另一招,让他的亲戚朋友帮忙做工作。他女婿当教师,我们协调镇教委出面,停他女婿的课,让他回去做工作,李三旺啥时候签了协议书啥时候再回校上课。
   女婿很配合,回家做工作。李三旺嘿嘿一笑说:“我不签,正好你也在家里歇一歇。”
   听说李三旺给一个建筑工地送了两车沙,我们立即协调有关部门行动,给他点颜色看。交通管理部门以车辆手续不全为由扣了他的车。李三旺扔下车钥匙,恶狠狠地说:“这破车先放这儿吧!”工商管理部门罚他偷漏税,催他交罚款。李三旺冷笑一声说:“你们穷折腾吧!”
   我对李三旺说:“只要你签了拆迁协议书,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一切由我来办。”
   李三旺冷着一张黑脸说:“我就是不签,看你们能怎样!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李三旺的房子巍然屹立在一片废墟当中,成为那一带的一道风景。每次路过,我都不由自主地多看几眼,越看越觉得别扭,它就像一颗“瘤”,嵌在这座城市的肌体上。
   春节到了。在家里吃着年夜饺子,我想,李三旺一家在那一片废墟当中,怎样度过这个春节呢……
   春节后刚上班,就听说我们单位有两位领导被双规了。
   不久消息便得到证实:在这次拆迁补偿中,部分镇村干部收受贿赂,部分村民弄虚作假。市里立即派驻了工作组,进行调查处理:共有六名镇村干部受到查处,十八户村民受到处理,挽回经济损失五百余万元。镇政府马上对补偿不实问题予以纠正,重新张榜公布。
   我想,这一回李三旺更有话说了,他这个钉子户怕是要当到底了。
   但出乎我的意料,当我再次登门见到李三旺时,他嘿嘿一笑说:“上级还是主持公道的,拿来协议书,我签!”
  

共 31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淳朴的农民,他们都有着一颗正直善良的心!虽然他们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他们懂得大道理,他们用辛勤的汗水经营着自己的家园。在旧城改造中,统一规划。这就牵扯到了很多平民百姓的利益。但某些人的做法确实在百姓中引起民愤,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某些人利用这一重大工程,极力捞取私利,无论怎样瞒天过海,都是瞒不过法律的,真相大白的那一天,就是对那些不法之人的最好惩罚!此篇非常生动地折射了当今现实状况,有力鞭挞了那些心术不正之人的诡计!作者巧妙构思,小说层层递进,也充分体现了拆迁工作的艰辛与坎坷,结尾令人欣慰,很不错的一篇佳作。推荐赏读。感谢作者带来佳作!期待更多精彩!【编辑:海韵】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海韵波涛        2017-03-22 14:16:58
  非常好的一篇小说,通过几句对话,就让读者看到一位勤劳、淳朴、精明、可爱的农民形象。感谢老师带来精彩美文!编按理解不一定到位,请老师指教!祝您创作愉快!
岁月静好 海韵QQ786732982
2 楼        文友:木门柴扉        2017-03-24 17:54:36
  李三旺的坚持、村干部的忠诚、上级领导干部及部分违法分子的奸猾,均在此篇小说中跃然于读者的眼前。作者语言生动、构思精巧,徐徐解剖“毒瘤”,达到惩恶扬善、弘扬正义的写作目的。欣赏、学习佳作,问好剑锐老师!
以文字,记录曾经的片段,那久远的,便不再久远。
3 楼        文友:岁月含香        2017-03-24 22:18:59
  李三旺家的房子成了废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他成了旧城改造和政府对抗的典型,然而他的固执抵触挖出了隐藏在现实生活中的真正“毒瘤”,还其他老百姓一个公道,让那些不法分子得到了法律的制裁,弘扬了中华民族之正气,
4 楼        文友:春闺梦里人        2017-03-25 17:04:34
  文章题目是瘤,我想这个瘤即使是李三旺本人,也可以是那些被利益裹胁下某些中饱私囊的政府权利,是损人利己的毒瘤。文章通过李三旺这个村民的执拗,一步步的剥开黑暗下包裹住的这个毒瘤。一篇好小说!赞
( (
5 楼        文友:山野和风        2017-03-31 16:57:49
  很有正能量的一篇好文!问好,祝老师创作愉快!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