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得住纠缠
一个人当了领导之后,尤其是有了权力之后,方方面面的人都要向你靠拢。这其中,不乏正义之士,与你谈学习,谈工作,谈其他,以求得对其事业的支持而加快成功。这无可非议。但在靠拢者之中,有的人则想从你这里捞到好处,得到实惠,办点私事,谋取私利。找一次不行,就找两次;两次不行,就三番五次,有的甚至天天找,月月找,年年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于是,“纠缠”出来了。
耐得住纠缠,做到不该办的任其怎么纠缠也不办,是检测公仆合格的一把标尺。事实上,有些纠缠者提出的种种“纠缠之事”,自己深知本是无理要求,之所以提出来,是因有着一种畸形心理支配着,能办最好,办不上自己反正不赔啥,何乐而不为?办前,面目可能正经且严肃得很,办后呢?背地里便嘿嘿乐了。笑什么?一笑自己的得逞、能耐,二笑对方的糊涂、可欺。
“纠缠”一词,无疑是贬义。“纠缠之事”,除个别情况外,大都属不正常、不合理之事。现实生活中,对领导者纠缠,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但要切实顶住,都必须耐得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纠缠——
一要耐得住来自亲属的。办了,啥说没有,没办或不办,对不起,“六亲不认”的大帽子恐怕顷刻戴上。
二要耐得住来自朋友的。既然是朋友,他就要求为其“两肋插刀”。否则,就是不讲“义气”。而这“插刀”,是很危险的吧?
三要耐得住来自权贵的。地位比你高,权力比你大,时不时地来电话。今天要办这,明天要办那,时常赞扬你,偶尔把你吓,看你害怕不害怕。
纠缠的渠道虽然只来自以上三个方面,但纠缠的形式却表现不一。有软磨硬泡式,有感情投资式,有动辄威胁式,有寻机挑衅式,有蓄意吹捧式,有歌舞升平式,有酒肉拉拢式……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们有的同志不曾被拿枪的敌人所吓倒,但在糖衣裹着的炮弹面前却吃了败仗。”如其说被坏人打倒的,不如说是被纠缠倒的。因为有些人的倒,并不是一下子就完蛋的,而是经过一次、两次、甚至无数次的纠缠,才落入深渊的。
要耐得住纠缠,也必须从小处着眼,从小处做起。在小的事情、小的方面都耐不住,那么,在大的事情、大的方面就也控制不住了。再说,大的事情、大的方面,是由无数个小的事情、小的方面组成的,无小的存在,也就无大可言。另外,在有些事情、有些方面,根本就无大小之分,一旦做了,二者的性质是完全同样的。
看来,糖衣裹着的炮弹,是以各种各样、五颜六色、颇为合情合理的“纠缠”为载体,才得以在不知不觉中击中目标,达到目的的。你要警惕糖弹的袭击么?那好,就请从耐得住各种纠缠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