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祭祖
今年初五晚上九十六岁的爷爷,在全部儿女后辈的日夜守护下,轻轻地叹出最后一口气,眼睛没闭地走了。
送终的亲人都哭,但没哭出声,怕吵醒了他。爷爷和奶奶生前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生时,母受苦,死时己受苦,中间活着是个磨字,生死有定,生是喜,死亦喜,只是世人理解有别罢了。我一直不理解他的话,一般来说,死是让人害怕的事,很忌讳的事,爷爷和奶奶为什么能看的那么坦然乐观呢?我现在还是不能完全体会到爷爷的话。
奶奶去逝是零八年,满八十三岁,我和弟从广东赶回来时已入殓,我俩痛哭几天,泪流不止。我们从小是奶奶和爷爷带大的,奶奶常说,我和弟是糖,又甜又粘,含嘴里怕化了。记得儿时冬天很冷都是奶奶先睡下捂热被子后才让我和弟弟去睡,半夜唤我俩起夜还怕冻着,她经常会在滴水成冰的寒冬半夜给我俩做糖馅的火烧馍和锅贴。买不起笔,奶奶会用土办法把石膏加工成粉块在地上教我们她所有会写的字。奶奶生前,我们买给她爱吃的,她不要,她希望在老后能有我们陪着她,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最后没能达到,每到清明我心中愧疚万分,常梦见我和奶奶以前的生活场景,我只有在梦中向她祷告忏悔我的不孝。
爷奶一生恩爱,同历人世苍桑。他不习惯没有奶奶的日子,一个人的爷爷常常沉默寡言,八年来,爷爷无喜无悲,沉思在他漫长的回忆中,每年我回家过年会每天同爷爷一起喝点黄酒,聊聊家常话。这八年来,爷爷用坐禅冥想的方式度过了他孤独的时光,他每半年都换到另一个儿子家生活,拄着拐杖拖着旧藤椅。一五年爷爷感觉精神一天不如一天,连每顿最爱喝的黄酒也索然无味了,除了记忆力还没变,听觉依然灵敏外,体能猛烈地在衰退,衰退……他知道自己的大限要来了,这一天他等得很久了,他常说。春节我回家过年爷爷慎重地对说:“你过了年还要出门啊!”我说:“是啊,我还没辞工哦。”爷爷接着道:“还好就别辞了。”现在才想明白他是希望我能在家陪他一年,没想这是我同爷爷最后的一次交流了。家人们都没发现他有不适和异常。二零一六年春节前一天,听说爷爷坐在藤椅上起不来了。我赶回家后他睡在床上,听父亲说他已不吃饭了,我唤醒他后,他一口气吃完我端给他的饭,后来再也不吃任何东西,俗话说这是吃念思啊!我这十天除了上三次街请医生,一直守候在床头,医生得知高龄老人,又大过年,都不愿来,只抓太平药。二零一七年正月初五晚上停止了呼吸。我们为又失去了一位慈祥贤德的亲人,而悲痛欲绝我们对爷爷的思念只能在记忆中去寻找,最让我不能释怀的是,没能健康的日子里多陪陪他们,甚至连奶奶的终都没送到。
解放之前后,爷爷去四川挑盐与奶奶共同养活了一家九口人,延续了今天后代上百人口的门户,吃苦受罪奉献一生,无疾而终,轻轻地走了,他们一生勤俭孝廉,宅心仁厚,乐善好施,以邻为亲。爷爷奶奶在农村是一本农事大百科全书,有不懂的农事问他们总乐于相帮,奶奶懂接生、小儿科,她真诚无私的帮助他人,爷爷也总是用他一生积累的的经验去帮助邻居乡亲。奶奶积德行善一生,葬礼上村里人都自发熬夜帮忙打点相送这两位德高望重的好人,一直送上山,依依不舍。后来的多少个夜晚,我在梦见爷爷奶奶,醒来后怅然落泪。
清明将至,我用一首诗来表达:
清明将近祭祖灵,
净面斋戒泪湿襟。
满腹切切托梦长,
夜辄相邀仙宫寻。
最后,愿爷爷奶奶的灵魂早归仙界,在另一个世界永远快乐,护佑后辈幸福安康!平时多托梦以解相思。
2017.03.22山水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