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读破万卷 神交古人(随笔)

编辑推荐 【柳岸】读破万卷 神交古人(随笔)


作者:湖南追梦 童生,935.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593发表时间:2017-03-23 14:10:30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是晚清名臣、著名湘军爱国将领左宗棠写下的楹联,他豪迈地把读书喻为与作者以及书中所记载的人物神交。翻开一本本书,与智者先贤、仁人志士在字里行间相对而坐,亲密交谈,聆听教诲,思索感悟,这样的过程奇妙而幸福,愉悦而让人难忘。
  
   一、“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可以怡情。
   南宋年间,有位叫林洪的进士,写了本名叫《山家清供》的菜谱,记载了许多使用山野食材烹制的菜肴。其中,有道菜叫“拨霞供”,指的就是我们今天吃的火锅涮肉。在热浪翻滚的铜锅里,用筷子拨动鲜红薄透的肉片,宛若拨动一朵朵天边的晚霞。一个“拨霞”的称谓,立刻化进食为审美,折射出古人的情趣,充满了美感,将人们引入到“浪涌晴江雪,风翻照晚霞”的诗情画意里。
   生活需要情趣装点,生命需要情怀浸润。穿越岁月的云烟,古人的审美情趣、中华饮食文化的灿烂之光依然可以照亮今人的心灵,斑斓我们看似平常的生活。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留下了情投意合、至死不渝的爱情佳话。在《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回忆起一段令人生羡的生活情境:吃过饭,两人坐在“归来堂”里烹茶游戏。面对堆积如山的书籍,她随意选中其中一本,精准说出某一典故记在此书的第几页第几行,让丈夫去翻找验证,以猜中与否决定饮茶先后次序。李清照博闻强记,屡屡得中,开心至极。
   一样的家庭,不一样的情调,相同的日子,不相同的过法——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也要在窘迫中生存,于艰难里度日,可情趣盎然的家庭生活却使他们“虽处忧患贫穷,而志不屈”。穿越时空隧道,拂去历史尘埃,如此精神交流、情操陶冶、文化共融——同样该是今天夫妻情态的品质内涵,依然应当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亮丽风景啊!
  
   二、“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可以明理。
   小时候,我一度不喜欢自己的名字——“李小菊”。总觉得这个“菊”字不大气,土土的。光阴荏苒,随着在课本和诗书上与古人的一次次“邂逅”,我开始感悟这个字所蕴含的丰富寓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用菊花托出了归隐田园的怡然淡雅;“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白居易赞美菊花凌寒傲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咏叹菊花品格坚贞高洁不屈……神交古人,我不仅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到浸透于“菊”字里的种种做人之理,更感受到父亲用“菊”字对我寄予的殷殷期盼、大爱长情。
   此时此刻,我又想起了另外一位父亲。苦心孤诣,舐犊情深,用一封封家书传递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他就是著名翻译家、艺术评论家傅雷先生,那慈爱感人的越洋飞鸿被誉为中国素质教育经典范本和充满父爱的教子名篇,也就是后来集册出版、一印再印的《傅雷家书》。对远渡重洋,漂泊在外的儿子傅聪,爱国成了家书屡屡嘱咐,每每叮咛的重要内容。“你不是抱着一腔热情,想为祖国、为人民服务吗?”“关于你我之间的思想交流,精神默契未尝有丝毫间隔,也就象征你这个远方的游子永远和产生你的民族,抚养你的祖国,灌溉你的文化血肉相连,息息相通。”“但愿你不忘祖国对你的培养,为了民族自尊心,在外面更要出人头地的为国争光,不仅在艺术方面,并且在做人方面。”“你如今每次登台都与国家面子有关,个人的荣辱得失事小,国家的荣辱得失事大!你既热爱祖国,这一点尤其不能忘了”……这些动人的絮叨春风化雨,浇灌出一颗赤诚笃定的中国心。在异国他乡求学从艺的傅聪不管生活怎样艰难,也没有违反自己立下的“三原则”:不入英国籍;不去台湾;不说不利于祖国的话、不做不利于祖国的事。除去那凝重恳切的爱国教诲,傅雷先生循循善诱、寓理于情的教育方式同样让人难忘、值得仿效。
  
   三、“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可以励志。
   我曾经被当代著名作家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深深吸引。让我心潮澎湃的不仅仅是主人公们曲折坎坷的命运历程,更有作者创作这些文字背后的呕心沥血。“有志者,事竟成”。第三届中国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路遥为这句人人皆知的格言留下了让人百感交集的诠释——历经数年难忘的日日夜夜,下煤矿、走乡村、远浮华、居陋室,殚精竭虑,笔耕不辍,为了自己崇高的写作志向孜孜以求。直到那一天——1988年5月25日,在陕北甘泉县招待所,《平凡的世界》最后十来页即将完成,由于长期辛劳写作,路遥的右手竟痉挛地像鸡爪子一样握不拢了,最后不得不用热水反复浸泡才恢复常态……这是仅仅是在著书么?这是用心血雕琢回肠荡气的时代精品,是用生命熔铸文学志向的大作宏篇啊!路遥艰苦创作的画面深深地烙刻在我的脑海里,成为自己读书写作、矢志不渝、顽强进取的榜样与动力。
   在庆祝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十次提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不禁让我想起早年阅读《可爱的中国》时,满怀崇敬地“拜谒”革命烈士方志敏的情景。昏暗的牢房里,一双明亮的眸子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想到“可爱的中国”,方志敏同志饱含深情:“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在微风的吹拂中,如果那朵花是上下点头,那就可视为我对于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爱国志士们在致以热诚的敬礼;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摇摆,那就可视为我在提劲儿唱着革命之歌,鼓励战士们前进啦!”写下这些文字三个月后,方志敏烈士慷慨就义,时年36岁。1949年10月1日,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可爱的中国”终于在无数小花的摇曳中诞生了!试想,如果没有昔日方志敏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誓死实现美丽“初心”,怎会有今天神州大地的春色满园?作为后来人,我们党员要传承记取革命前辈的圣洁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撸起袖子加油干”!
  
   怡情、明理、励志——“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就这样为我的生活打开一片丰富多彩的充实世界,为我的学习铺展开一方广博深邃的哲思原野,为我的工作开凿出一眼导航助力的正能量之泉,它让我学会做一个懂情趣、会思考、有志向的人。

共 24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是晚清名臣、著名湘军爱国将领左宗棠写下的一幅著名楹联,笔者从这幅楹联中,分三个章节讲叙出其中的故事,结合和“我”在读书中读到的一件件感动心扉的名人故事,从中感悟出“我”的真实感受,也对这幅楹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可以使人“怡情、明理、励志……”,给人们更充实的精神世界,让人有更高的境界,“它让我做一个懂情趣、会思考、有志向的人。”文章从古人的楹联中,感悟人生道理,汲取真谛,参悟人生,励志抒怀,抒发情愫,充满正能量,给人向上的力量!推荐共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7-03-23 14:11:19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春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17-03-23 14:16:06
  “读破万卷 神交古人!”其中蕴含的深刻人生道理,从读书中可以感悟到!爱书吧,书是你最好的生活伴侣!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17-03-23 14:16:49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4 楼        文友:若水一生        2017-03-23 15:42:46
  方志敏是烈士,烈士并不是真正的智者,别忘了,他捍卫的,是苏维埃,当年的中共,是苏联所谓的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我思故我行
5 楼        文友:若水一生        2017-03-23 15:44:20
  更何况,方志敏不是古人,而是故人,离题了。
我思故我行
6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7-03-23 21:25:48
  感悟深刻,学习了
7 楼        文友:远山暮雪        2017-03-26 04:24:47
  深度好文,拜读学习。中华五千年文明,蕴含着多少古人的精华,激励着后人奋进、励志,延续着中华文脉。许多古人似乎永远不死、不腐。文友胸怀大志,可敬!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