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往事】桃花坞(小说) ——归来里,是谁的归程。
你曾经说过,你喜欢爬树,更喜欢爬山,最喜欢在山顶凝望,可是你从来都没有爬上任何一座山峰,因为当你快要登顶的时候,突然发现那个人的背影早已消逝在夕阳之下,好像夕阳把她吞噬了似的。我现在只想来问你,你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想要铭记的一切,一直在挂怀的那个人,到底叫什么名字呢?
一、
黑蒙蒙的天上有一点寒月,它看起来很小,以至于群星也不忍出现。在通往栗山的大道旁有一条小路,由于此刻正是北风呼啸时期,所以两旁的杂草也都软踏踏地爬在地上,可就是这样,这条小路上的杂草还是没及大腿。
这是条通往栗山深处的几座小山峰的山谷去的,根据这行走的迹象来看,在这十几年间,这里依旧无人问津。的确是这样的,这本来就是一个人迹罕至,无人知晓的地方,虽说在栗山三十里外是一个繁华的古镇,但这里依旧保有着它的神秘性。
自从爷爷去世之后,这里就将属于他们两人的地方,也会是他们两人之间唯有的秘密,更是他们两人宁静安然的家。
走进栗山小道深处,在这无人知晓的小路上,他们每行走一两个时辰就得坐下来休息好久,因为他已经受了很重的伤,虽说胸膛上已缠满一圈圈的布,但血迹还是很黯然的浸透了它,那布和他一样,已是疲累万分,似要昏昏欲睡。
“快到了,坚持住,我们就要到了。”说这话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子,透过微微的月光,你就可以看见她容颜娇美,可是眉宇之间却深锁忧愁,也充满很深的痛苦,把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一下子竟变成了一个老妇。
她低着身体将他慢慢地扶在一棵大树旁,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然后又抹了抹眼中的泪。这不知是多少次的流泪了,也不知一个人的泪水会有多少,是不是和身上的血一样多,等到泪干了,血是不是也就尽了。
他靠在大树上疼痛的睡着了,头上缠着的纱布也慢慢地渗出几丝鲜血,她再次半跪在他的身旁,替他缠了缠了纱布,他疼痛地哼了一声。
北风呼啸而来,在这山谷里,他的身体哆嗦了几下,将她的头发也尽数吹到了他的脸上。
夜已深,那点寒月也悄悄地隐去。
二、
归来里,是谁的旅途。逝去里,又是谁的归程。
骑马纵横江湖,以一把三尺多长的软剑走遍大江南北的秋风公子,在江湖上已是小有名气,更使位处江南的桃花坞里人人闻风丧胆。实所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秋风公子来到这座小城里曾干过几件不算大的小事,可已经给有些人们心里埋下很深的恐惧。
当然有人害怕,也就会有人鼓掌称赞。比如在在这座江南小城里的一件客栈里,就有人不断的称颂于他。
“做人当做秋风公子,快意江湖,锄强扶弱。”经常有人这般说道。
“不错,秋风公子剑术高超,轻功绝顶,竟吓得桃花坞的人无不闻风丧胆。”
“这也算是报应,谁教他们称霸一方,欺负我们寻常百姓,秋风公子实在是为我们出了一口恶气。”
“小声点,桃花坞的人不是好惹的,我们寻常百姓可是得罪不起的啊。”有一个比较胆小地道。
“什么?”坐在另外一张桌子上的一个大汉抓起一坛酒朝身后看去,只见是一个身材瘦弱面黄肌瘦的男子。
“混迹江湖首先要讲一股气,一股永不服输的气,也就是浩然正气,怪不得这位小兄弟看起来病怏怏的,病怏怏的人就应该躺在床上,关起窗户和老婆赶快睡觉去。”
众人闻听此言,莫不哄笑起来。那身材瘦弱的男子见状脸一下红了起来。
“我看他恐怕连个媳妇也找不到吧。”众人又笑了起来。
这时坐在那男子对面的一个看起来很是文秀的书生嘿嘿笑道:“我看各位说得也不尽其然,秋风公子并非如你们所说的那般豪情万丈,锄强扶弱。”
“我看他肯定是浪得虚名,一个人又怎会为了这些而甘愿得罪不该得罪的人,而且是很危险的人。我看各位还是莫谈的好,以免惹来杀身之祸。”那男子斟了一杯酒又道。
“放肆,你竟敢这般说秋风公子。”那大汉说罢从身后抽出一把长刀哐的一声,砍在那张桌面上,顿时那张桌子就被砍出一条很深的缝。
众人不由大惊,这时有人叫道:“杨捕快,你可不要发怒。”原来这人就是这座小城里某一个小镇的捕头,杨捕头为人刚正不阿,最见不得的就是偷鸡摸狗之辈,充满了侠义心肠,见这男子这般说秋风公子才动怒不已。
“杨捕快,他又怎能经得起你这一威呢。”另一桌上有人站起,笑着说道。
杨捕头这才将刀入鞘,进而哈哈大笑,然后拿过一只碗,将酒倒满放到那位文秀的书生面前,道:“兄弟莫见怪,秋风公子为我们寻常百姓伸张正义,实乃百姓之福,我看你还是将这杯喝完,早早回去吧,夜黑风高,难免会有歹人。”
那书生依旧坐着,脸上依然带着笑容,慢悠悠地端起那碗酒将其喝的一滴不剩,然后放在桌子上,轻然的离去了。
待到那书生和面黄肌瘦的男子皆都离去,客栈里重新发出笑颜,众人又都开始讨论起秋风公子来。
风轻月冷,天气还未进秋,竟冒起了阵阵的寒意。桃花坞四面环水,犹如处在一座湖泊当中。此刻,从客栈出来的那两人就站在岸边,望着远处灯火辉煌映照半片天空的桃花坞,静静的,静静的,一直过了很久,才有人道:“他们会不会有什么企图?”听声音是先前客栈里那个面黄肌瘦的男子。
“不管有什么,都要闯上一闯。”
“他们肯定会有埋伏,我怕此行多有不妥。”那男子又道。
“是的,这一次你就不要跟我去了。”
“你说什么?我们从来都是相互照应,这一次和以前一样,就算是下油锅跳火坑,我都会和你一起去的。”那男子急道。
“不,这一次不一样。”月光下,有一张文秀的脸转了过来。
“不……”他还想争辩,却怎么也争辩不出来了。
远处有一艘船缓缓地划来,荡起微微的涟漪,由远渐进,没过一会就到了他们的身旁,无人说话,只听得一声声浓重的喘气的声音。
“你放心,我会把她带出来的。”他在他的耳边轻轻地说,然后轻轻一跳就跳到了船上,那条船就又开始划了起来,悠悠地朝桃花坞而去。
桃花坞里桃花仙,仙者,花主也。
两边俱是十六把火把燃起,照的桃花水也是波光粼粼,在三十二把火把的中央站着一位白发老人,他笑嘻嘻地拱手而立,见那艘船只悠悠而来,悠然地道:“欢迎秋风公子来此做客。”
秋风公子爽朗的笑了几声,大声地道:“老庄主别来无恙。”
“还好,还好。”白发老人捋了捋胡须,一双眼睛在火光里甚是通明。
“要劳烦老庄主相迎,小辈实在是过意不去。”说罢,秋风公子欲从船上跳下,怎奈白发老人伸手拦道:“秋风公子不会是将老朽的请柬扔到湖里去了吧。”
“哈哈哈……”秋风公子笑道:“奇怪奇怪……真奇怪!”说罢,从怀中掏出了请柬。
“秋风公子是江湖中有名之士,虽说来此桃花坞是轻易之至,今晚也独独邀请了秋风公子一人,但江湖中的规矩可还是要做的。”
“请!”白发老人这才侧过身体道。船夫从船上某个位置一拉,一张船板就从秋风公子脚下滑出,正好搭在岸上的木板之上。
秋风公子这才拱手而笑,走下木板。
一路上火光烛光互相辉映,照的桃花坞犹如白昼一般。白发老人在常人看来犹如一个世外高人,无人知晓他具体的年龄,也无人知晓他的过往,也无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但在这座江南小城里,在桃花坞里世人皆称仙主。
秋风公子心里冷笑,这世界上怎会有人长生不老,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走进桃花坞的大门,桃花坞里的仆从守卫皆都诧然,这是什么人竟然要让他们的仙主亲自相迎,个个莫不惊奇。等到白发老人和秋风公子走进,众人心里这才明白,原来此人就是曾经七次盗进桃花坞,杀掉十三位桃花坞里的高手秋风公子。
曾经有一次,他们知确了秋风公子的行踪,于是派了几十位武功一流的好手前去复仇,怎奈那几十位好手皆都尸骨无存,因此才闹的桃花坞人人心慌不已,
大约行走了半盏茶的功夫,他们才至大堂,大堂里早已备好了鸡鸭鱼肉,还有世间罕有的珍禽走兽,以及各种名菜和珍藏了几十年的女儿红。
如此多的好酒好肉,真是浪费,秋风公子心里嘀咕道。今晚的客人只有他一人。
“请坐。”白发老人道。
秋风公子看了他一眼,拱手道:“老庄主请。”在这此行的一路上,他们并未有一丝的交谈。这屋子里周围共点燃了十二盏灯笼,很亮很亮,可是白发老人的眼睛射出的光芒却更加明亮。
秋风公子的心渐渐地沉了下去,可就是再有危险,他也要勇敢面对,于是他坐了下来,一直过了很久。
“秋风公子莫非怕老朽下毒?”白发老人笑道,夹起旁边一块烧的无比美味的红绕肉吃了起来,“其实这世间美味,皆都不算上乘,唯有这红烧肉才是人间美味,秋风公子可知这满桌菜肴是何人所做?”
秋风公子蹙起了眉头,他实在想不通这位老庄主所话何意,不过一想便已释然,“莫非是逍遥神厨王公然久居于此?”
“哈哈……秋风公子真乃神人也,老朽一说就已知晓,真乃当时豪杰。”
“听闻王神厨在十三年前杀了安徽淮北梁一刀的独子,然后消失匿迹,没想到他还活着,竟来到了贵庄。”
“秋风公子所言甚是,王神厨不管厨艺世间罕有,武艺也是一流,怎奈梁一刀乃是当今武林中的高手,以一把刀竟叱咤长江两岸三十余年,无奈之下才到了舍下避难。”
“贵庄真的是藏龙卧虎,武当玉机道长的弟子,独眼三文龙,西北的狂鲨五兄弟,还有许多本已消失江湖多年的高手竟都出现在贵庄并归入老庄主帐下。”
“秋风公子言过其实了,老朽并未招揽各位豪杰,实在是江湖纷争不易,人人都期望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不过都是为混口饭吃,更何况他们武艺再加惊人,却都死于秋风公子剑下,老朽实在很是痛心。”白发老人说完,抹了抹眼角,神情很是悲伤。
秋风公子心里笑道,这些人不是江湖的叛徒就是杀人如麻的恶魔,都只是为了躲避仇家追杀才会来到桃花坞,这也可见桃花坞真是一个很是危险的地方。
“秋风公子你猜这酒已有多年份?”白发老人又笑了起来。
“酒能醉千愁,能醉的酒都是好酒。”
“这女儿红还是老朽少年之时所藏,距今刚好六十年,老朽本想将其藏到八十年再请客让其助兴,怎奈时不待我,因此还望秋风公子不要介意。”
白发老人见秋风公子一脸疑惑,于是又道:“不瞒秋风公子,老朽已身患重病,时日无多了。”说罢神情沮丧不已,而那双眼睛,却依然很是通明。
于是白发老人招了招手,站在秋风公子身后的一位侍女就将酒缓缓地倒入秋风公子杯中,酒一入杯,一股清香就已弥漫开来,白发老人的神情俱都醉了。
白发老人见秋风公子依然不动,端起酒杯喝尽,道:“我知道秋风公子七进桃花坞是来找一样东西,可是老朽实在不知秋风公子所要找的是什么东西,于是老朽斗胆将其邀来,一是以尽地主之谊,二是不知秋风公子看上了敝庄何物,只要说得出来,桃花坞有的定会将其送于,如若没的,老朽也会想尽办法,为秋风公子寻来。”
秋风公子看着他,的确,他是在一直寻找,但是他没有寻找一样东西,而是在寻找一个人,一个对他很是重要的人,十多年了,他一直在寻找,一直在寻找,从未停歇。
但是这个人,他不能说出来,绝对不能说出来,因为一说出来,也许他找到的就是一具尸体,也许连尸体也不会有。
十二年前,他刚满九岁,她六岁。
他自小双亲早逝,被迫流浪街头,又不懂江湖人心难测,被骗至一个行走江湖的艺人手中,无奈之下被迫练就杂耍,以供世人赏取钱财。练杂耍的师傅很凶,一个动作做的不好,身上就要挨上几鞭子,还时常不给饭吃。有一次,他在杂耍的中途很饿,饿的晕倒了下来,杂耍的师傅见他坏了人们的雅兴,当即大怒,拿起长鞭立马抽来,打的他身上鲜血淋漓,尽是伤痕,人们无不怒骂,可是江湖艺人那个没有几分拳脚,众人畏惧怒骂几声就被吓走了。
那一次,鞭子打的他死去活来,咳了好多血,在打的毫无知觉之时突然感到鞭子再也没有抽来之时,他身上的疼痛立马加倍,痛得他晕了过去,等再次醒来之时,他就躺在一个木屋之中,他的面前爬着一位小姑娘,那就是她。她见他醒来,马上叫道:“爷爷,爷爷,他醒来了,醒来了。”
她叫楚香梅,这是她的名字,这个名字久久地存在他的脑海。
他不能说出来所寻找的是什么,也无法说出他想要的东西,来到桃花坞,只因一个信息,那是他几月前初次来到这座小城里时,在街上看到一个面黄肌瘦的男子骑在一匹马上,那马的脖子上就挂着那件东西,一个暗黄色的铃铛。他认识那个铃铛,那是爷爷马脖子子上挂着的铃铛,于是他抓住那个男子,逼问他是什么人,这马从何处而来,心里却一直想到的是阿梅的下落。
那男子说这马是他抢来的,好像是桃花坞里的马,由于畏惧桃花坞的势力,想要立即赶出城去,以求保得一条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