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渔舟唱晚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渔舟】惊蛰的味道(散文)

精品 【渔舟】惊蛰的味道(散文)


作者:陕北房子 童生,553.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35发表时间:2017-03-24 23:57:38

“惊蛰”这两个字本来是一个节气的名词,但我始终觉得这个词更具备动词的胎动,而且内涵着一种浪漫的气息,充满了生机、律动、不安、甚至可以说是悸动。
   更让我为这个词感兴趣的是——我觉得,它是有味道的。
   2015年3月6日05:55:39是今年惊蛰的时间。我仿佛一直都在静静的等待着这个时候。我想知道:在那一刻,大地会不会轻轻的颤动那么一下子,风会不会在空中抖抖身子,飞翔的鸟儿是否也会在瞬间愣了一下神。接着,有一只或者更多的昆虫睁开惺忪的睡眼,面对午后柔和的阳光坐在那里倍感诧异。仿佛它们做了一个冬天那样漫长的梦,而此刻,它们还在恍惚中无法让理智清醒。它们被生命迷惑了,被自然的规律迷惑了。但是,很快,它们发现自己已经在春天的大地上醒了过来,于是彼此奔走相告,欢喜雀跃,激动不已。它们在呐喊、在喧嚣、在为生命的复苏高声高唱。它们赞美自然,也为自己感叹,这歌声从这一刻开始,会一直持续到夏天、冬天,而且热情洋溢、充满阳光一样的激动。世界以它们而精彩,而它们也因为世界而精彩。生命的乐章就这样铺展开来,如果我们稍微细心一点,我们就会发现,所有存在和蓬勃的生命都是这恢宏乐章的谱写者和演奏者:风、树、虫、草、河流、鸟儿、还有孤独嗥叫的一只狼,或者一只安详的兔子。当然,人也不例外,都在为生命的繁荣拍打着美丽的节奏。
   试想,那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动的时刻啊!
   因此,这个节气令人倍感振奋,又令人倍感浪漫。因为,惊蛰之后,一些花儿就要开了,一些草儿就要发芽了,而更多的生命和这些花草一并和这个世界的多彩相互映衬、相互构成、相互交流、相互欣赏……
   仿佛翻过惊蛰这一页,时光便改变了模样,世界也改变了模样。这个时候,意味着告别,也意味着开始。对于任何生命来说,或许开始才更为重要吧!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在我看来,这一惊一走,无疑是最美丽的开始。
   农谚道“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无疑,这个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老百姓向来比城里人更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可见,惊蛰是一年中多么重要以及多么纷繁热闹的时候。
   如果我的爷爷还健在,这个时候,他是不是已经把锄头上的锈迹清理的干干净净,用新的棕绳换下了耕牛犁套上的旧绳子?是不是他已经把即将要播种的种子一粒一粒的都挑拣了出来,正坐在黎明的炕头上等待出山?爷爷不抽烟,但是,爷爷坐在那里就像一个一边抽烟一边思考的哲学家,那么,那个时候,他又会对大地、和即将的春耕充满怎样的期待和幸福的思考呢?
   我不得而知。但是我能想来,在一个个惊蛰节气的这一天,爷爷一定在快乐的期待着、忙碌着,并且一定心怀对土地的无限依恋和信任。因为,爷爷和那一片片的土地都过于熟悉,和每一个节气也过于熟悉,他们就像是几个相互绕行的星球一样,都是宇宙的一部分,都有自己的秘密,但却相互了解这些秘密。如此想,我会觉得,这是一个多么隆重的节气,它事关天地,并和万物相关。
   与我而言,在这样重要的节气面前,我却显得过于浅薄和无所事事。
   我的手头没有一把锄头,更没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土地,我记忆中的乡村在沦陷,庄稼地在沦陷。沦陷的背后是一片荒芜、落寞、是一片失却温情和激情的废墟。你看不到汹涌的麦浪,也嗅不到谷子的芳香,连同曾经的记忆都在一天天的模糊,让人不可触及。如此,我还如何于这样一个有关农耕的节气有多少相关呢?试想,今天的人们又有几个人知道“惊蛰”这一节气呢?
   还好,我幸好还知道、并能用心去体味出这样一个古老的节气所蕴含的味道。有时候,明明一些东西就在眼前,而我们却不得不把它当作一份收藏珍存在记忆之中,因为,我们已经和这眼前的东西失去了相关的联系。就像一些古老的文明在失去传承,虽然它依然存在于这片土地上,但是它亘古的美丽却早已被现代人忽略了。
   我出生在农村,并且和庄稼、土地等还打了十几年的交道。因此,我似乎能理解自己对这样一个节气还充满情感的理由。
   如今,我身居城市,虽然城市也属于大地上的一部分,但是,我却感觉自己远离大地,就像飘在城市上空的一个塑料袋。总感觉,长满庄稼的大地和长满楼房的大地是两回事。就连在惊蛰这样的节气面前,我也感受不到当初那份浓浓的庄重而充满生机的情感。
   我一个人在屋子里把玩着这个节气,一会儿放在记忆中,一会儿放在眼前密密麻麻的楼群中。想想,这么些年在城市生活的摸爬滚打中,似乎我一直就生活在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样的节气中。仿佛好些年都没有经历惊蛰这样的节气。忘却了吗?大概也不是。只是生命的体验似乎总被惊蛰的节气挡在真正的春天之外,我好像一个丢失了走向春天护照的人,只能在大寒、大雪的国度里徘徊游荡。
   今年,在惊蛰的这一天,我出乎意料的忽然对这个节气充满了一种莫名的敬畏和深深的感触。我在想,我是不是也能像一只被雷声惊醒的虫子一样,心怀喜悦和憧憬的走向春天的国度呢?
   我忽然有些莫名的兴奋。似乎忽然能体味到爷爷面对惊蛰时候那种急于走向土地的期盼和不安。
   是的,爷爷把犁铧准备好了,锄头准备好了,种子准备好了,同时也将劳作的力气准备好了。惊蛰一过,他就会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土地上,在劳动的过程里走像盛夏、走向秋天的丰收……
   我是说,我准备好了吗?
   我将在惊蛰过后的日子里能否像爷爷一样,以一个踏踏实实的农民的辛勤劳作迎来一个丰硕的秋天呢?
   抬头看看窗外蔚蓝色的天空。此刻,阳光明媚。
   爷爷,我是说,我在城市的一端,也准备好了自己的耕牛、犁铧、锄头、镰刀……我是说,爷爷,我也要像你当年一样拼尽全力,用一心一意的执着和不弃不馁的信念和大地好好的合作一次。如果你在天有灵,但愿你会在今秋灿烂的季节里,看到我快乐的忙碌着收获的样子。
   即便收获微薄,我也不会为自己一年的辛苦劳作有一丝后悔,就像你当初面对灾年颗粒无收的日子却无怨无悔一般。
   闭上眼睛,长长的做一个深呼吸,爷爷,我仿佛闻到了“惊蛰”时节大地馥郁而清香的味道。

共 25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作者倾力打造了一幅关于自然,关于节气的画卷。读这样的散文,无疑是愉悦的,心神随着清新的文字而摇曳,空气里仿佛能闻到一种青草的气息。散文虽短,但情与理其实把握得很好,有一种张力,就在这毫不慌张的叙述过程中,眼前的乡村便忽地越过了沧桑,而在忘我的劳作中,蛰伏的记忆终会与现实再度重叠。——编辑:柳约【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327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柳约        2017-03-24 23:59:31
  透过几行文字,仿佛嗅到了春天的味道。
一笑寂寥空万古,三分明月照大江。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3-25 11:44:54
  欣赏拜读老师佳作,认真学习品读:风、树、虫、草、河流、鸟儿、还有孤独嗥叫的一只狼,或者一只安详的兔子。当然,人也不例外,都在为生命的繁荣拍打着美丽的节奏。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