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诗词古韵 >> 【书 痴】

编辑推荐 【书 痴】


作者:森林翁 布衣,471.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25发表时间:2017-03-28 10:17:06

【书痴】
   聊斋故事廿六
   故事主人郎玉柱,他家住在徐州城。
   先辈大都把官任,曾出知府扬威名。
   不论官职大和小,刚直不阿且清正。
   每当一把俸禄领,不将田产来经营。
   总是设法购好书,购得好书藏家中。
   待到玉柱他本人,更是爱书犹如命。
   家道渐渐趋衰败,家具渐渐都卖尽。
   只有那些老书本,一本也怕出了门。
   玉柱老父在世时,常劝儿子念诗文。
   亲笔誊抄劝学篇,贴在书房一进门。
   要他出进都看看,要他当作座右铭。
   小儿玉柱也听话,每天诵读不歇停。
   还用素纱来罩护,生怕磨灭毁了痕。
   玉柱读书这专心,不为求职把官任。
   只信书中黄金屋,只信书中有美人。
   玉柱读书能早起,天天点灯到三更。
   玉柱读书不怕热,哪怕三伏似笼蒸。
   玉柱读书不怕冷,哪惧三九凛冽风。
   一日一日又一日,一春一春又一春。
   玉柱已过二十岁,也不设法去提亲。
   不思凡人配佳偶,只盼书中那美人。
   即使家里来客人,或是亲戚上了门。
   见人不知咋搭理,不会寒暄来应承。
   只顾自己诵诗文,哪管别人冷板凳。
   客人进退是两难,只得起身转回程。
   每当学政来测试,他都能占前几名。
   然而每次去乡试,巴望中举却不能。
   有天他正念诗文,突然一阵风近身。
   大风卷书书飞走,玉柱连忙追书行。
   全神贯注扑书本,脚下突然騰了空。
   一脚落空陷进坑,坑里全是腐草层。
   仔细拨开认真看,原是古人把粮存。
   虽然存粮已腐败,然而玉柱更坚信。
   书中自有千钟粟,这个道理确实真。
   所以玉柱自此后,刻苦念书更勤奋。
   具说此后有一天,玉柱攀梯书架顶。
   竟见书架顶层上,有一金车里面存。
   金车长有一尺多,亮灿灿来黄镫镫。
   这时玉柱真高兴,前人说的更可信。
   书中自有黄金屋,看来此话也是真!
   玉柱手拿黄金车,四下炫耀示于人。
   哪知有处蹭破皮,竟是镀金非真金。
   玉柱内心暗暗恨,他恨古人也骗人。
   事后没有过多久,新任道台来上任。
   道台他同玉柱爹,本是同年中举人。
   道台本来又好佛,阿弥陀佛常念经。
   有人就来劝玉柱,出手能把金车赠。
   镀金车子送道台,恐怕还能换前程。
   玉柱听了那人话,顺手就把金车送。
   道台收了金车子,用做佛龛好称心。
   回赠白银三百两,再加骏马二三乘。
   玉柱这时更高兴,内心不禁暗思忖:
   金屋车马都应验,看来这些都是真!
   从此玉柱更刻苦,吟诗作文更勤奋!
   玉柱这年满三十,有人劝他把家成。
   劝他尽早拿主意,早把媳妇娶进门。
   玉柱听了仅一笑,他笑你是淡操心。
   书中自有颜如玉,漂亮媳妇在书中。
   一晃又是两三年,玉柱依然是单身。
   有人拿他开玩笑,把他当做一笑柄。
   适逢当时有传说,传说织女下凡尘。
   有人就来逗玉柱,取笑玉柱太痴心:
   天上织女下凡来,全是为你而私奔?
   这怕就是颜如玉,前来找你配婚姻?
   玉柱也知是戏言,听了且当没有听。
   有天晚上夜已深,玉柱灯下抱书本。
   抱本汉书往下念,忽见书中现美人。
   美人原本纱剪就,夹在汉书八卷中。
   玉柱一见吃一惊,玉柱一见真高兴:
   人们说的颜如玉,难道应验现了形?
   玉柱内心暗思忖,怅然若失发愣怔。
   仔细再看那美人,竟然栩栩犹如生。
   尤其眉毛和眼睛,生动鲜活似真人。
   背上隐隐俩小字,竟是织女很鲜明。
   玉柱感觉很奇怪,一天到晚不离身。
   天天放到书卷上,反复端详看分明。
   白天忘了三顿饭,夜晚忘了去就寝。
   有天看得正起劲,忽见美人弯起身。
   美人起身坐起来,坐在书上笑盈盈。
   玉柱这时瞪大眼,玉柱这时吃一惊。
   连忙跪地来叩拜,磕头作揖祷神灵。
   等到拜毕起身看,美人身高已尺零。
   玉柱更怕又磕头,磕头碰地砰砰砰。
   只见美人跳下桌,翩翩然然落地坪。
   落地亭亭而玉立,真是绝代一佳人。
   玉柱连忙开口问:请问尊驾是何神?
   美人这里回玉柱:姓颜如玉是我名。
   想你早已知道我,具说对我很垂青。
   假如今天不见你,恐再无人信古人。
   玉柱听了真高兴,就邀美人共席枕。
   枕席之间诉衷情,恩爱倍至到天明。
   可怜玉柱而立过,男欢女爱没入门。
   竟然不懂夫妻间,还有云雨那事情。
   每当玉柱念书时,总要如玉傍近身。
   如玉要他停一停,可他总是听不进。
   如玉这时批评他:口叫玉柱你听清。
   你书读了千万本,为何仍是一庶民?
   你咋没有静下心,放到心里来思忖?
   别人读书能当官,你又为何却不能?
   也不想想这里头,究竟它是啥原因?
   看看榜上举人中,似你死读有几人?
   你若不听我的话,我也只好回家门。
   玉柱听得如玉讲,嘴里连连把错认。
   哪知就在转眼间,仍然当做耳旁风。
   又将书本拿在手,哼哼叽叽念不停。
   待到一会丢下书,再找如玉却没影。
   这时玉柱像丢魂,祈求祷告禀神灵。
   里里外外都找遍,前前后后来搜寻。
   找来找去没踪影,急得大汗漓漓淋。
   突然想到藏身处,忙取汉书来翻寻。
   待到翻出那一页,果见如玉里面存。
   仍是当时俊模样,仍是纱剪小美人。
   玉柱哀声呼唤她,而她纹丝也不动。
   玉柱跪地磕响头,发誓今后一定听。
   如玉这时才坐起,跳到地上现原形。
   口叫玉柱我郎君,我说一句你是听。
   如若再不听我话,我俩关系断绝清。
   并要玉柱找棋具,教他下棋混时辰。
   还要玉柱制赌具,教他游戏要纵情。
   然而玉柱总应付,当面支吾来应承。
   一旦如玉离开身,马上握书念不停。
   又怕如玉发现了,悄无声息没踪影。
   找出汉书第八卷,将它混进乱书丛。
   她若再起溜身意,让她回家不摸门。
   一天读书正入迷,不知如玉已近身。
   如玉来到他跟前,竟然一点没反应。
   待到突然看见了,急忙合上诗书本。
   但是如玉一晃眼,突然之间没了影。
   玉柱又像上次样,拚命寻找不歇停。
   几乎翻遍所有书,竟然没见她踪影。
   最后又到乱书丛,忙把藏书来搜寻。
   找到汉书第八卷,急忙翻看那页印。
   仍是以前那页码,仍旧那个纱美人。
   玉柱赶紧跪在地,磕头作揖来求情。
   指天开口发大誓,今后绝不念诗文。
   这时如玉才下地,方才拉他站起身。
   如玉和他把棋下,要他三天艺学精。
   如果三天艺不熟,便要与他再离分。
   于是俩人把棋下,局局都是如玉赢。
   可是下到第三天,玉柱竟然也得胜。
   竟然赢了两颗子,乐得玉柱像发疯。
   如玉这时要玉柱,再把乐器来学成。
   限定五天一支曲,必须弹奏要熟稔。
   玉柱手上学着弹,还得用着眼睛盯。
   再也没有闲暇心,顾及曲外琐碎情。
   不怕本来你不会,就怕学来不专心。
   既然精力能集中,玉柱学得也很顺。
   如玉随便点一曲,玉柱随手能弹成。
   玉柱越学越有劲,如玉当然也高兴。
   俩人天天同娱乐,俩人顿顿把酒饮。
   玉柱这才忘了书,再不死死啃书本。
   如玉带他出家门,四处游荡交友朋。
   自此玉柱在外面,风流潇洒有美名。
   至此如玉叫玉柱:口叫玉柱你是听。
   如今你可去科考,参加科举奔前程。
   有天晚上夜已深,玉柱突然发话声:
   别人男女住一起,不久就把孩子生。
   我俩同住时间久,咋没见你生孩童?
   如玉听了真好笑,口叫玉柱傻夫君。
   整天只知读死书,别的事情都不明。
   就连夫妇床上事,你竟好像一孩童。
   枕席之间学问深,我看你还没入门。
   玉柱听了如玉言,惊得半天楞了神。
   我知枕席能睡觉,哪里还有啥学问?
   如玉笑笑没说话,暗暗凑近玉柱身。
   主动诱导夫郎君,来与郎君行雨云。
   玉柱快乐到极点,口中亲热喊夫人。
   世间还有此等乐,真是无法来形容。
   于是出门见了人,逢人便夸风雨情。
   逗得别人捂嘴笑,笑得别人肚子疼。
   如玉听了责怪他,要他这事莫传人。
   玉柱振振还有词,极力辩解说不停。
   只有打洞翻墙事,那些不可来告人。
   夫妻之间天伦乐,人人做来个个行。
   我看没啥好忌讳,我看不必瞒着人。
   时光荏苒日如梭,一年时间一晃尽。
   夫妻恩爱产结晶,可喜如玉临了盆。
   产下一个小男婴,活蹦乱跳又机灵。
   雇了一个老妈子,洗衣喂奶帮他们。
   之后突然有一天,如玉开口叫郎君。
   我俩一起这几年,为你已把孩子生。
   要想相安都无事,最好及早把手分。
   假如一起时间长,恐怕使你遭灾情。
   如果那时再分手,为你消灾可不能。
   玉柱听了如玉话,好似晴天霹雳声。
   双膝跪在地坪上,哭着喊着来求情:
   即使你能离开我,襁褓幼儿忍舍分?
   如玉也是很悲伤,满面凄惨泪淋淋。
   接着又对玉柱讲:要想我留也可行。
   万一不想我离去,满屋书本清干净。
   无论新本或旧本,彻底清除不余剩。
   这时玉柱回妻子:清除书本咋能行?
   书本是我命根子,如若没书怎生存?
   况且书本是你家,无书你咋回家庭?
   如玉听得郎君言,自言自语说分明:
   我知一切皆定数,现在说啥你能信?
   我今也不勉强你,预先告知也不行。
   如今进退是两难,叫我怎么说得清?
   自从玉柱收了亲,家族亲戚都吃惊。
   看到如玉天仙貌,纷纷上门来盘问。
   玉柱天生不说谎,只得默默不做声。
   越是不说越要问,传得远近都知情。
   消息传进县衙门,县令史公心内惊。
   史公家住福建省,正当年轻又气盛。
   听得辖区有仙女,立马就想睹芳容。
   马上差人一大伙,捉拿夫妇这两人。
   玉柱被捉投进监,如玉吓得遁了形。
   史公本为看仙女,现在仙女没了影。
   气得史公动了怒,连给玉柱动大刑。
   玉柱受刑被拷问,如玉下落难说清。
   史公又把使女抓,抓住使女再拷问。
   使女回答很含混,照例一样说不明。
   史公恼羞而成怒,诬蔑如玉是妖精。
   亲自带人到郎家,搜查抄家进了门。
   他见满屋都是书,无法搜查来找人。
   下令点起一把火,朗朗天空浓烟腾。
   烟气凝结院子上,罩得就像是密云。
   可怜玉柱背了运,无缘无故受酷刑。
   后来玉柱被释放,逃到远方才安身。
   这年省里去考试,竟然夺得第一名。
   夺魁中举翻了身,接着赴考到京城。
   京城皇榜贴四门,玉柱又把进士中。
   玉柱虽然跳龙门,仍把史公恨在心。
   他把如玉牌位供,早晚祈祷要雪恨。
   希望如玉保佑我,及早福建去上任。
   后来果然如了愿,巡按御史福建省。
   到任才刚三个月,查出史公众劣行。
   抄没家产充了公,还将史公削为民。
   当时福建司法官,乃是玉柱一表亲。
   表亲前去逼史公,要他爱妾送郎君。
   并且假说是婢女,送给郎君做仆人。
   待到此案一了结,玉柱主动禀朝庭。
   自我弹劾自罢官,带着那妾转回程。
   人说善恶终有报,时候没到且消停。
   想那史公心不良,确实活该得报应。

共 44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个故事,写出了玉柱读书入迷之事,读书是积累知识的途径,但是读的书再多,如果不运用的实践中去,那就是废纸一堆,诗作给人的启示就是人不能读死书,用灵活运用。感谢赐稿,遥祝愉快,推荐品读,期待更多的精彩。【编辑 依山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依山观水        2017-03-28 10:41:51
  感谢赐稿,遥祝愉快,江山古韵欢迎您继续投稿,我们将以最真诚的态度服务于您的文字。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