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荷塘】只为看一眼(小说)

编辑推荐 【荷塘】只为看一眼(小说)


作者:唐成元 秀才,1897.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42发表时间:2017-03-28 16:13:01
摘要:你说这些都不是,他要的是找回儿子,要的是你能常回家看看。

小区的王大爷,老两口都是退休职工,两老含辛茹苦养大一儿一女,先后各自成家,也有他们自己的事业。照理说两位老人应该没有忧虑,晚年能过得很幸福,可是完全没有他们想像的那么如愿,吃穿虽然不愁,精神上却痛苦不堪。
   王大爷的儿子王飞高中毕业后进厂当了工人,后来辞职自谋职业做服装生意,收入不菲,娶了称心如意的媳妇。结婚时,王大爷给他买了套二婚房,付了五万首付款,可能当时儿子儿媳还认为钱给少了,口里没说,心里却有个结。他们结婚后,把岳父岳母接到了一起居住,好似与亲生父母没了多大关系,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家看望二位老人。
   女儿王雪比她哥小两岁,大学毕业当了教师,和她同校的教师结婚成家。结婚时王大爷只给了三万块钱为她买嫁妆,女儿女婿对他很感激,要接两位老人一起住,他们怕儿子儿媳说闲话,坚持没有去。王雪有了孩子后因无人照看,王大爷老俩口就去帮带孩子,一直带到外孙上中学。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再住在女儿家了,女儿女婿虽一再挽留,他们还是坚持回到了自己家。
   王大爷想到,他和老伴都年过古稀,什么时候走说不一定,后事必须早安排,他有一套二住房,每月领的养老金,除生活开支还有节余,多年来的积蓄有六位数的存款,为使儿女日后不在家产分配上产生矛盾,决定把家产先分给儿女,自己好安享晚年,老俩口对家产如何分进行了多次商量,最后取得了一致意见。
   国庆长假期间,王大爷把儿女叫到家中开会,说他们健在,头脑清醒,把家产分了。他说:“现在我的家产,一是住这套房子,二是还有十六万存款,我和你们妈的想法是:王雪现住的是学校里的公房,自己没有房子,就把这套房分给她。王飞自己有房子,现在又在做生意,就把存款给他,拿去把生意搞大点,争取多赚些钱。这样我们觉得对你们兄妹都有利,你们看行不行?”
   “不管爸您怎么分,我都没有意见,爸妈一点不给我,我也没有意见。”
   王飞认为妹妹王雪是在说漂亮话,想到父母一直只顾妹妹,处处为妹妹着想,气不打一处来,大声说:“爸妈你们听到了吗,妹妹一点都不要,我全部要,你们给不给?”
   “这不是在同你们商量吗!”王大爷知道儿子有意见,以前也多次说他们偏爱王雪,他对儿子说:“我知道你认为妹妹读大学多用了钱,我们又给你妹妹照顾了几年孩子,顾了你妹妹,可你没有想想,如果你考上大学,难道不给钱你吗。再说你结婚买房,我们给你付了首付,也算弥补了,现在把存款全给你,也是考虑对你做生意有利,我们才这样分的!”
   “这样说,你们很公平了是不是?妹妹说一点不要,我也表态,一点不要,你们的家产想给谁就给谁!”说完这几句话就扬长而去了。两位老人看到这种结果,心里像刀割一般,几乎掉下了眼泪,幸好王雪对他们进行了一翻安慰,才没有哭出来。
   王飞回家向媳妇说了,她不是劝解,而是火上浇油,说:“这财产分割明显不公,那套房子至少也值30多万,那存款不及房子钱的一半,你怕不是他们亲生的儿子吧?他们偏爱女儿就让他们去爱吧,今后他们的一切我们就莫管。”从此,他们逢年过节也不去看望老人了。
   光阴荏苒,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十年,王大爷一直没见儿子一家来一次,想儿想断肠,心里在想儿子这十年变成什么样子了,他的慢性鼻炎好了没有?孙子该上初中了,长到好高了吧,他多希望儿子能回心转意来看看呵。去年,王大爷的老伴大病一场,妹妹主动到王飞家中,说:“爸妈十分想念你们一家人,有空带儿子前去看望下。”王飞媳妇说:“爸妈心里根本就没有我们一家人,我们去起什么作用啊!”这夫妇俩硬是铁石心肠,事后他一家还是没去。
   王大爷觉得自己年事已高,有生之年,不想留下遗憾,不能让儿子一家人怀恨他和老伴到死。怎样才能消除儿子思想中的疙瘩呢,他们啥法子都想尽了,可一直没有想出好办法,最后有一个亲戚给他出主意,找法院出面调解,他觉得可以试试。
   王大爷找了一名律师,一纸诉状递交到区人民法院,将儿子告上法庭,他要求儿子支付赡养费是假,希望儿子回家团聚是真。开庭前,王大爷一直追问法官,到时候会不会把儿子抓起来,会不会给儿子判罪?并且一再表示,只要求调解,不要判决,如果调解不成他就撤诉。这让法官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认为王大爷是不是脑筋有了问题,再仔细一想,可能是王大爷怕伤害了儿子,就对王大爷说:“请您放心,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给你们做调解工作!”
   法院承办法官联系了王飞,给他讲了《老年权益法》的有关条款,可令法官没有想到的是,他情绪非常激动,坚决表示不会到法庭,说:“你们要判罪就判罪,大不了进去坐几年!”法官又耐心给王飞反复讲有关道德、法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才勉强同意让妻子次日到法庭,可第二天,老人和女儿一早等在调解室,却一直没有等到王飞和他妻子的影子。
   王大爷眼看等不到儿子儿媳来,突然开口对法官说:“调解不成就算了,我撤诉好了,我状告他就是一个目的,近十年没看到他一家人了,我和老伴都希望看看他们。这个目的达不到也算了,就当我没有这个儿子!”
   法官听了也感到心酸,又联系王飞,告诉他老人的想法和撤诉决定。
   “为什么撤诉呢?那他起诉我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钱,是要让我丢脸,是要让我难看!”法官告诉他:“你说这些都不是,他要的是你能常回家看看。”
   法官说的这些话,正好王飞的儿子在一旁听到了,觉得自己的爸爸对爷爷有点过分,对他爸说:“学校老师经常给我们讲,要尊老爱幼,要孝敬父母,你不带我们一家人去看爷爷奶奶,这说得过去吗?”他儿子的几句话,说得他哑口无言。
   过了几天,王飞终于和儿子一起到法庭把王大爷接回家,王大爷边走路边说:“我和你妈看到了你和孙子,今后死了也会闭目了!”
   为此,有人编了顺口溜:儿子十年不登门,父母盼儿眼望穿,左思右想无办法,一纸诉状送法院,状告儿子为那般,不为吃穿不为钱,只因父子亲情断,就盼回家看一眼!

共 23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微小说,讲述了老王关心子女,和分家风波。王飞王雪两兄妹,都长大成才,王雪聪明上过了大学,王飞有不满,他结婚王老给他买了房,还给钱,但还嫌少。王老又担心自己年岁以高,如果不早点给孩子们把自己财产分合理,免得以后更让年轻人闹矛盾。对于没能供儿子上大学,不是因王飞不用功考不上,反而成了王老的亏欠,一点财产问题,弄得一家不和。后来在法官劝告下,在孙子对爷爷的维护下,王飞悔悟改过,一家和睦。小说展现了普遍的孝敬老人问题,以及父母对子女无悔付出,表现出渴望家家和睦的愿望。推荐共赏!【编辑:陕西派】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陕西派        2017-03-28 16:14:09
   “这不是在同你们商量吗!”王大爷知道儿子有意见,以前也多次说他们偏爱王雪,他对儿子的气话,一点也不在意
  
  
   真实心理,赞
回复1 楼        文友:唐成元        2017-03-28 17:44:22
  如今的老人真不好当啊,不知怎样做才会让子女满意?老人想看一眼儿子竟那么难,希望年轻人换位思考一下,今后子女像你学习,你的心情会如何?
2 楼        文友:陕西派        2017-03-28 16:15:00
   光阴荏苒,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十年。王大爷一直没见儿子一家来一次,父母想儿想断肠,心里在想儿子这十年变成什么样子了,他的慢性鼻炎好了没有?
  
  
   可怜天下父母心
回复2 楼        文友:唐成元        2017-03-28 17:46:47
  可怜天下父母心,却难得挽回子女的回敬!
3 楼        文友:陕西派        2017-03-28 16:16:07
  正好王飞的儿子在一傍听到了,觉得自己的爸爸对爷爷有点过分,
  
  
   养儿防老,养儿方知父母恩。
回复3 楼        文友:唐成元        2017-03-28 17:51:15
  如今“养儿防老”已不现实了,知父母恩的也可能不多了,作为老人只有自己好自为之!
4 楼        文友:陕西派        2017-03-28 16:16:36
  感谢赐稿,祝写文愉快,佳作连连。
回复4 楼        文友:唐成元        2017-03-28 17:56:46
  感谢老师辛苦编辑发表,顺祝老师编安!
5 楼        文友:天龙        2017-03-29 12:24:59
  祝老师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频!!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