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民女罗敷

编辑推荐 民女罗敷


作者:晚茶清香 秀才,2057.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63发表时间:2017-03-31 14:51:03
摘要:罗敷除具有“歌美、舞美、步美、貌美”外,更重要的是罗敷的“德”美和 “心灵”美。她不畏强暴,不慕权势,是一个美丽、纯洁、善良的民间女子。她忠于爱情,热爱家乡,热爱农家生活。

民女罗敷 《陌上桑》是中国汉乐府民歌的名篇,富有喜剧色彩的汉族民间叙事诗。一名《艳歌罗敷行》,见于《宋书•乐志》;又名《日出东南隅行》,见于南朝徐陵的《玉台新咏》。
   《陌上桑》通过诗歌的形式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活脱的民女罗敷的形象。罗敷的形象,一直被认为是美女的化身,我认为:诗歌中的罗敷是一个睿智的民女。
   一、罗敷的睿智。
   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貌美品端、机智活泼、亲切可爱的女性形象。一般来说,人们认识一个人,总是先识其外貌,然后再洞达其心灵。《陌上桑》塑造罗敷的形象也依循人们识辨人物的一般顺序,在写法上表现为由容貌而及品性。
   罗敷刚出现,还只是笼统地给人一个“好女”的印象,随着叙述的展开,通过她服饰的美丽和路人见到他以后无不倾倒的种种表现,“好女”的形象在读者眼前逐渐变得具体和彰明。这个并不是目的,象罗敷这样的美女,君子好逑,是人之常情,罗敷深知自己民女的身份,有自己的择偶标准,所以对“使君”提出的要求,她很清醒,这里的“使君”,我可以大胆假设为皇帝外派的选美的官员,罗敷机智地推诿,有理有节。“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罗敷对“使君”的真实意图已经有察觉。
   杜牧《阿房宫赋》曰:“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可见,被选为宫女,等于断送了自己一辈子的幸福,对这点,罗敷看得很清楚。罗敷假设了一个自己的夫君也使“使君”放弃了对罗敷的纠缠。罗敷假设的那个夫君,是什么样子呢?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罗敷为什么要假设一个做官的夫君,这就是她的高明之处。罗敷拒绝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压倒对方。本段全部由罗敷的答话构成,回应使君的调戏、斥责、嘲讽使君愚蠢,声明自己已有丈夫,丈夫威仪赫赫、荣华富贵,仕途通达、青云直上,品貌兼优、才华横溢。罗敷的伶牙俐齿使自以为身份显赫的使君只能自惭形秽,罗敷的不畏权势、敢于与权势斗争的精神充分体现出来了,表现了她的人格魅力。
   二、民女罗敷
   民女自有民女的生活理念。作为民女,首先,罗敷热爱劳动。她是一个采桑女,罗敷善于养蚕采桑,她认为: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过一种自食其力的农民的生活比过着寄人篱下的锦衣玉食的生活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陌上桑”是大路边的桑树,这个故事正是发生在这里。这个为罗敷的身份作了一个铺垫。《陌上桑》故事很简单,语言也相当浅近,但有个关键的问题却不容易解释:诗中的秦罗敷到底是什么身份?按照诗歌开场的交代是一个采桑女,然而其衣着打扮,却是华贵无比。按照最后一段罗敷自述,她是一位太守夫人,但这位夫人怎会跑到路边来采桑?萧涤非先生《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是这样看的:“末段为罗敷答词当作海市蜃楼观,不可泥定看杀!以二十尚不足之罗敷,而自去其夫已四十,知必无是事也。作者之意,只在令罗敷说得高兴,则使君自然听得扫兴,列不必严词拒绝。”以后有人作了进一步的申发,认为罗敷是一位劳动妇女,诗中关于她的衣饰的描写,纯出于夸张,最后一段,则是罗敷的计谋,以此来吓退对方,这已经成为通行的观点。
   其次,罗敷有自己的爱情观。在《陌上桑》中人们了解到这位名为秦罗敷的美丽女人在城南地区采桑生活,每个见到她的人都会喜欢上她。据说她的父亲就是一个非常有文采的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还对国家十分忠诚,后来在军队作战的时候牺牲。而秦罗敷的母亲是附近村子中张姓人家的女儿,罗敷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在她十岁的时候家乡出现了洪灾,而他们全家都搬到了卧龙岗生活,在山上有一个尼姑看到了聪明伶俐的她,那个时候她还没有名字,是尼姑为她取了罗敷为名。
   秦罗敷长大之后就和乡村里的王仁相互爱慕,并在不久之后成亲了。但是后来她采桑的时候却被路过的赵王看中,在打听过她的事情之后罗敷被掠进宫中,她不想背叛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爱情,因此作出了《陌上桑》,表明自己已经是有丈夫的人,但是赵王却要逼着她成亲,而王仁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居然为情自杀了,罗敷在万分悲痛之下也想要随丈夫而去,于是跳进了黑龙潭死去了。从此之后秦罗敷的故事便流传下来,人们对这位美丽的女子除了爱慕之外又多了许多的敬佩之情。
   罗敷除具有“歌美、舞美、步美、貌美”外,更重要的是罗敷的“德”美和“心灵”美。她不畏强暴,不慕权势,是一个美丽、纯洁、善良的民间女子。她忠于爱情,热爱家乡,热爱农家生活。

共 19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陌上桑》中的罗敷是感人的,也是值得人敬慕的。文章从两个方面解读了罗敷的形象:一是罗敷的智慧形象,分析了她面对史君虚构丈夫的聪明智慧;二是她的民女身份地位,文章讲述了有关真实罗敷的故事,讲述了《陌上桑》这首诗歌的来源,突出了诗歌中罗敷的智慧形象。这篇文章不仅再现了罗敷形象,而且丰富了罗敷的资料,对读者阅读理解,很有帮助作用。【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3-31 22:16:40
  文章讲述的罗敷的故事,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以后再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就有更多的故事可以补充了,能开阔学生视野。谢谢老师!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