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成中学印象记
药都江西樟树有个义成镇,这是个约2万人口的乡镇。作为这个乡镇唯一的一所中学义成中学,座落在镇街边中心地带的东面,依山傍水而建。当年从街上迈入学校大门,首先进入一个操场,操场东侧是个主席台(也兼公社戏台功能)。沿着戏台背面下坡,包括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内有一个会议室)、初中部教室、高中部教室、食堂共五排砖瓦房,还有一个篮球场,按两个梯级布置。房子前后种有许多白杨树、法国梧桐树,绿树成荫下的建筑物虽然简陋,整体设计却有着迎日向阳之意,成为整个镇子的中心地标之一。
义中是我的高中母校,笔者就读该校时正直文革末期,那时学校设有初中部和高中部,全校学生大约有500人,20多个教职员工。学校创始于大跃进年代,规模虽然不大,却是全镇的文化中心。许多家庭都有小孩在这里读过书,部分家庭老大刚毕业离校而去,老二又考进来了。在那个火红的年代,每到开学之际,学校就开始热闹起来,显得生机勃勃,一片繁华景象。老师们也来自全县各地,大部分也是本乡本土,但其中也不乏精英。如我的班主任、语文老师何瑞生先生,江西师大高材生,精通古籍,爱好音乐,演讲水平极高。数学老师刘子琦先生,精通书画,一手书法造诣极深。笔者在何老师宿舍看到他赠送的两幅字画——隶书《沁园春•雪》和作品《向阳枝头雀跃欢》,署名“王大可”。那时还以为何老师从书店买来的字画,后来仔细了解思索,原来是一个“琦”子分拆而来,可见其颇具功底。物理老师黎民恭先生,毕业于江西教育学院,除了教学水平深入浅出、独树一帜外,音乐功底不浅,他拉二胡、弹钢琴也得心应手,是全乡镇闻名的乐器操手,也是样板戏的伴奏主力成员,乒乓球水平也是学校最高的。也正是这一批优秀的园丁们,精心哺育和呵护着我们这些乡村孩童,在特殊的环境中不断地茁壮成长。
在那个“农业学大寨”“教育学大寨”的特殊年代里,我们读高一时学校响应上级号召,每周安排两天半上课,两天劳动,班上还种了2亩水稻和一亩旱地(种蔬菜)。不过那时我们都还青春年少,处在天真烂漫的岁月,因为没有高考,读书也就根本没感觉到压力。劳动除了学习农村农耕播种之外,还参与当时全公社改江造河、新农村农田大改造、搬石修路工程劳动。上课也有意思,上午第一节课前,各班开始拉歌活动。记得那时有两首唱得最多的歌就是电影《决裂》中《满山青松青又青》和电影《春苗》中《春苗出土迎朝阳》。感觉词曲精妙,楚楚动听。我们班还集体创作了群口词节目,易老师导演了《园丁之歌》,当时青华和初中同学易晓文担任主角,节目在公社舞台公演,非常受群众欢迎。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刚刚告别青少年,进入青春萌芽期。但在那种政治气氛非常浓厚的环境中,男女生界限无形中划分非常严格。但尽管如此,还是有成熟较早的少数同学有所躁动,这正好验证了歌德说的那样:“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一次上课,就发生有某个男生向某个女生传纸条表达爱意,女生将纸条交给老师,一时引起轰动。更有意思的一次,周日到校的几个男生在宿舍偷偷议论一些女生,这个漂亮,那个风韵,被女生在窗外听得个明明白白,她们悄悄地告到班主任那里。周一上午第一节语文课,校长、书记突然闯入到我们高一(2)班教室,专门召开了现场批判会。本来一件再也平常不过的小事,可在那个时代,却很容易被上纲上线的。现在想想,也许是那个时代的特有产物而已。
到了高二年级,粉碎“四人帮”之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规划拨乱反正,开始恢复高考,学校开始集中精力组织老师给大家补课,取消劳动时间,填鸭子式猛灌知识。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学们哪里消化得了,只觉得好似身处庐山云雾,不知所措。当然,大家还是卯足了劲,课堂听懂多少是多少,但学校面貌从此大变,郎朗的读书声替代了昔日那嘹亮的歌声,作息时间也开始改变。我们如饥似渴地吸取知识的营养,同学们也没有了昔日的嬉笑闹玩。早上、下午课后还经常到学校北面的田野里背读复习资料,晚上自备煤油灯复习功课。由于地处边缘,交通不便,资料缺乏,教材不系统,虽然老师们鞠躬尽瘁个个,为学生付出许多的心血和汗水,但由于基础太薄,应届高考时学校还是吃了“零蛋”。笔者和同学刘海如还是应母校之召,复读一年才在次年的高考中有所斩获。
“翠竹青青披霞光,春苗出土迎朝阳,迎着风雨长,比花更坚强……阳光哺育春苗壮。”多么熟悉的歌声啊,仿佛又引领我回到了那个年代,脑海里不断浮现昔日老师们同学们那一张张熟悉的脸庞。在那里,我们度过了青春的懵懂期,开始了人生新的理想启航。自此,大家有的直接走向社会,也有的走向人生新的课堂,她为我们成就人生梦想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不知现在母校有多少变化,但那戏台、那口老井肯定还在,它见证了一批批人才从这里成长,从这里走出去,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如中科院院士龚健雅、复旦教授晏海林、航空专家曾六生,高铁专家刘连根等。义中母校,这所十分平凡的普通农村完中,当年就像一个阿娜多姿的豆蔻少女,如今她走过了青春年华,走向成熟,至今仍在家乡默默地为祖国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