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故里水面情(散文)

编辑推荐 【绿野】故里水面情(散文)


作者:心远 榜眼,25574.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07发表时间:2017-04-01 14:04:09


   北方的饺子,南国的水面条——就面粉加工成副食品而言,这两种是最具特色、最具典型的代表。在雪花飞扬世界,纷纷洒洒的饺子一下锅的霎那间,那是梦幻中遥遥北国的盛意;可于三月连绵细雨中,雨丝挂满窗帘的江南,就有故里水面情的一番近在咫尺的珍爱,每每忆及故乡那细如丝,匀如雨的水面,那一幅幅乡里乡亲的音容笑貌,总让我流连起儿时的逢年过节,一口口咽着那可口的鸡鸭汤,吮着那直溜溜的水挂面……啊,那是多么令人流连忘返,而又心旷神怡,难以忘怀。
   “乡音无改鬓毛衰”,都年过半百了,故里南靖县山城镇汤坑村总让我如此迷恋,不仅因为那还挂有儿时调皮的影子,更因为那里的一草一木,以及与父老乡亲吃着水挂面,谈及“汤坑面”由来。
   据说汤坑面起源于清末民国初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有了“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开通京张铁路之后,厦门港与漳州湾便愈加繁华了,就是在南靖这一山旮旯里,要获取北方农产品也容易得多了。作为汤坑面的主原料——面粉,也随处能买到。但制作面粉的主配方大碱(学名:一碳酸钠),却比较难获得。如果没有大碱,制作出来的面条,会死硬而发酸,不仅吃起来不太可口,而且容易变酸发酶,且藏不了多久的。所以这一配方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市场比较难买到,当地村民为了得到这一配方,只好用草木灰浸水过滤后,再去除其他杂质来获取。如此再加入少量的盐和水,糅合成团后,经一番手工打磨,用擀面杖碾压制成薄而平的圆形面块,然后做精心地折叠,即可切成面条……大凡有经验的制作师,切起来的面条,不亚于当今机制的面条细而匀……面块切成丝后,再以滚烫的开水烫熟,等到火候差不多了(即时间不可太短,那样没有熟透;也不可过长,那会太烂不利于折叠,也容易变质),最后捞起叠成各种形状,之后再不失时机地翻转,使其干透而蓬松……如此,水挂面就算制作成功了,所以,配料精准,制作精细,火候考究,这是制作汤坑面的三大要素。
   说一千道一万,其实我儿时要真正吃上“汤坑面”那是挺难的,文革时代的困难时期,虽有了机制的水挂面,可面粉却来得不是那么容易。就是有也是当地出产的小麦磨制出来的,做起来的面条总是黑而硬。然而,就是如此黑而硬的水挂面,也要逢年过节才能品得上。所以我们这些小孩总天天盼着能上过上好节日,那样就能大口大口地啃上香脆脆火辣辣的斩鸡和斩鸭,又能吃着可口的鸡鸭汤泡水挂面!哦,那是一种多美而惬意的境界啊——
   汤坑面虽好吃,可其中却珍藏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当地民众就传有“汤坑面十送红军”的小故事。1932年4月,毛泽东与聂荣臻率领的红军,攻克闽西龙岩后,很快兵分两路直取南靖。其中有一路先锋派出一小分队径插花山溪而上,经汤坑村要前往解放平和县。但由于当时该村驻扎一支国民党军队,两军在花山溪畔交战了三天两夜,红军终因寡不敌众被国民党军队围困在一座人烟罕至的山头。据当地老人介绍,当时被围困的红军战士坚守山头不肯投降,突围时虽有几位被活捉也一样坚如磐石,最后被“白军”(指国民党军队)活活埋藏……当地民众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却又一时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帮助和解救红军。为了解决被围困红军战士的温饱问题,许多村民都自愿冒着生命危险以上山砍柴为名,不仅给红军送衣送信,还多次送食。在所送食品中就有许多米团和大量的水挂面,因为这两种食品无需再加工即可食用。红军看着百姓送来的食品,他们吃着吃着都热泪盈眶,感恩不尽,甚至有红军战士要掏出身上仅有的几块银元和铜钱给百姓,可我们的父老乡亲也都以泪洗脸,婉言谢绝了。直到红军后援部队赶来后,消灭了山下这股国民党军队,受困红军战士才得以解围。之后他们又与大股红军配合,很快便跨出南靖南大门,并直取平和县,最终和平解放了平和县城……据悉:当时被围困期间,红军与“白军”还激战了好长时间,红军几次要在夜间突围,都因敌军火力太猛,无法冲出包围圈而重返山林。就有一位捡柴的老村民,光一个清晨就能拣到好几箩筐的弹壳,足见当时敌军火力是如何凶猛!
   温泉、汤坑面、蒜头肉——此为汤坑村“三大宝”。如今,手抓一把汤坑面,再轻松地提起筷子,品一盘蒜头肉,然后开开心心地泡一回温泉,去感受天人合一境界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却,不能忘却那遥遥近百年前红军吃着水挂面,军民相视着泪雨涟涟,相互感恩的那翻场面与情景……
  

共 17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汤坑面确实做法很讲究,与我们东北的过水面有点不一样,竟然用小灰过滤做碱水和面,至于其他的都和东北没什么两样,一个简单的小吃,作者写得栩栩如生,而且还有许多故事,“汤坑面十送红军”的小故事,温泉、汤坑面、蒜头肉——此为汤坑村“三大宝”,希望乡亲们充分利用这三大法宝发展旅游经济,富国强民。推荐阅读。问好心远老师。【编辑秋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鹦鹉        2017-04-01 18:50:39
  拜读佳作欣赏,北方人喜欢吃面食,看到老师写的汤坑面,具体详细,也想品味一番。问好老师,遥祝创作丰硕,期待更多精彩!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4-02 06:26:51
  欣赏拜读老师美文佳作,问候老师,认真学习品读:总让我流连起儿时的逢年过节,一口口咽着那可口的鸡鸭汤,吮着那直溜溜的水挂面……啊,那是多么令人流连忘返,而又心旷神怡,难以忘怀。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