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过之后“怎么办?”
近年来,对干部尤其是对领导干部的学习,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某些地方多次强调要“看学,评学,考学”。
加强学习,是提升自己的起码之举,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渠道。应该说,按照上级的有关要求,许多干部都切切实实地做到了。有的不仅记了大量学习笔记,还写了许多体会文章,甚至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不少大块文章,收获大矣!
依照传统做法,上级部署某些整顿活动时,大体都是“老三段”。只要回想一下,不难看出,第一阶段一般为宣传发动阶段。第二阶段,一般为教育整改阶段。其中包括学习教育环节、查找问题环节、实施整改环节。第三阶段,一般为总结、验收阶段。可以肯定地说,第二阶段中的第一个环节,几乎百分之百是“学习教育”,而且,按照上级的要求,大都规定出必读书目、选学篇章、精读内容。“三讲”活动是这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是这样,“两风”整顿也是这样……可以相信,今后尚未开展的各项整改活动,可能仍将如此安排下去。
应该说,将“学习教育”,作为实质性阶段的首要环节,是十分合理、十分科学的。不,不学习怎么能温故而知新,不学习怎么能加深对政策法规的深刻理解?
然而,这里要说的是,认认真真地学,反反复复地学,扎扎实实地学,无论于何时何地,无论对谁而言,都是一件十分正经的好事情。不好好学习者,不能坚持深入持久者,终究不会有什么出息的。但仅“学是学了”还不行,学过之后的“怎么办?”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直白一些说,我们有些人,没少学,学得也不坏,有的甚至曾连续被评为档次不低的“学习模范”。然而一干起工作,一办起事情来,便立即糊涂了,甚至忘得一干二净,背道而驰。那么,这样的“学习模范”、“学习榜样”之类,在人们心目中岂不大打折扣,失去光彩?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在于落实。农民的学习,是为了种好地,多打粮;战士的学习是为了懂技能,保国防;医生的学习,是为了练本领,救死扶伤。那么,干部们的政治理论学,只能落实到“当公仆,做榜样”上。否则,那种种之学,岂不成了“装模做样”?
因此,考核干部时,看其“学”是必要的,但观其行则是更重要的。某些“学得好”的人,不一定就是“做得好”,须警惕被蒙蔽才是。须知,有些人在人前“讲政治”一套一套的,可在人后办事情,却是很不“体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