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韵】寻找(随笔)
穷,并不单指有无金银,缺知少识与学富五车也是一种量衡。
人心不满百。读书的时侯班长98分自己85分就是穷了分数;青年人能挑一百五十斤,自己只能挑一百二十斤,就是穷了力气;人家见多识广自己长期象牛一样被桩钉在地里,自己就穷了世界!我心静淡定,懒得理会世俗风景,也拨着指头把自己划在穷人一边,因为我没了母亲,也就是“穷了”妈!眼红别人有妈的唠叨,眼红别人有个“家”,而我是漂泊的浮云。
妈妈走了十多年了,影子长期在脑海里转:妈妈老的时候没有了痛疼,因为她患了(白氏金森)老年痴呆症。冷的时候不会添衣服,热的时候不会脱,吃的时候都被我们控制多与少,严格控制活动范围,唯恐走失。有次回家她和我说,门口有个婆婆望着她笑,我到处去找,也没找到那位婆婆。最后,找到门口的那面大镜子,是妈妈望着镜子里笑,才有“门口那位婆婆”和母亲一起开心。
我写过很多关于周围老人的事,也读过很多名家写的关于父母的文章,倍受感动。有天女儿问我:您帮别人写了那么多老人的往事,为何不写写我们家奶奶?我语塞,因为我无法动笔,我一直寻找着自己的母亲踪迹。但是,无论是人流如织的大街上,还是南北行走的路上,还有家乡的田野和那四十年还没拆除的老房子里,怎么也寻不到母亲踽踽独行的影子。
因为我寻找不到母亲,我就去寻找能够留下母亲身影的同时代的身边人。邻家习奶奶与我母亲年龄相仿,无论我行走千山万水,无论一年半载,只要我回了家,不管多忙,我都寻到习奶奶家去喊一声,只要我喊习奶奶,习奶奶总是热情迎出来,有次她老人家正在炒菜,听到喊声,立即颤颤巍巍迎到门口,粘满油渍的手捏着、捏着围裙,上下打量着我,搭拉的眼睛大睁,满脸春风,这就是母亲的形象,这就是母亲。我深深知道,母亲并不需要我的一分一毫,她需要的只是一声喊,一声平安。
冬天寒冷,我必须钻进屋里,寻到习奶奶的床铺面前去问长问短,汇报我的情况。习奶奶总夸我“小义”,其实,我有一个心结:早把习奶奶当成我的母亲。
寻觅母亲,我把姑奶奶接过来给我“帮忙”;伯母紧靠着我家好几年,我也是尽量礼恭毕敬。有次酒后,与堂兄“商量”,母亲能否“转让”,还说:你们不会比我尽孝多!
姑奶奶走了。
四年前伯母也走了。
别弟是我结识的兄弟,本来有心年关期间去他家拜会,也给他的母亲拜年,因为时间太紧违愿了。几天前,第一信息得知别母身体有恙,我就追踪详问,最后得知老人因长时间卧床生了褥疮,我立即就为其寻觅良方,机缘巧合,有朋友介绍一款厚德祖康的迪尔抑菌液,俗称消炎抑菌之王,对皮肤病症有特效。兴喜之余,立即与别弟联系,要来别母溃疡视频,通过医生,也发病例图片过去,你来我往远程确疹,最后被别弟以“王哥,先暂时不用。因为在医院里已经有一星期了,现在治疗效果还正好转,再过几天,应该就没事的。”
软作陆了。
我好着急,立即回复:“不是。不钱,我认为效果非常好,使用方便。“不要钱”。急得我连不要钱的“要”字也写掉了。
没有了音信。
现在有快递,隔天就到,到了就能减轻老人的痛疼。
我苦苦地等侯。我理解别弟的心情,不想麻烦外人,不想麻烦我。却不知道我的恋母情结。却不知道 一个“贫穷”人对“富足”的无限需求,却不知道 一个美梦被人惊悸的惶恐。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对老人,特别是对母亲是如此的热心、痴情,却被软处在门外,产生无限失落。
失落,失落在寻找母亲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