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诗词古韵 >> 【素 秋】聊斋故事廿七

  【素 秋】聊斋故事廿七


作者:森林翁 布衣,471.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122发表时间:2017-04-02 21:23:36

素秋
   聊斋故事廿七
   今天讲个小故事,故事主人叫俞慎。
   他家住在顺天府,本是世家好出身。
   俞慎别名字谨庵,自幼念书很勤奋。
   这年赶考到京城,京郊客店暂安身。
   常见对门一青年,经常出出又进进。
   此人貌相很俊美,要比潘安胜十分。
   俞慎见了心内喜,就找机会来接近。
   刚刚接触一交谈,发现此人文采深。
   出言谈吐极风雅,诙谐幽默文思敏。
   俞慎这时更高兴,手拉青年进房门。
   忙要老板备酒菜,设宴款待似故人。
   询问青年哪里人,又问青年名和姓。
   青年称说他姓俞,老家就住在金陵。
   自己别名字恂九,姓名就叫俞士忱。
   俞慎听得是同姓,越是觉得更亲近。
   提出结拜为兄弟,自此就如兄弟亲。
   士忱将士也去掉,干脆单名叫俞忱。
   俞慎俞忱俩兄弟,犹如同一父母生。
   隔天俞慎动了身,前去拜访弟俞忱。
   进门抬头四下看,书房光亮又洁净。
   可是门庭显冷清,没见杂役和仆人。
   俞忱领他进里屋,叫出妹妹见俞慎。
   妹妹大约十三四,肌肤光泽且晶莹。
   即使铅粉和美玉,也要比她差三分。
   事后俞忱自动手,端茶续水待客人。
   家里咋也没婢女,没有下人来侍奉。
   俞慎感觉很奇怪,却也没好来做声。
   暂将疑问存心底,带着疑问回家门。
   自此二人似兄弟,一天不见都不成。
   俞忱天天过来拜,俞慎经常也回敬。
   有天俞忱拜俞慎,玩到星稀月儿明。
   俞慎留他来过夜,俞忱推说不能行。
   家里还有小妹妹,宿在这里不放心。
   俞慎接过话来说:我说这话你可信?
   看你兄妹只两人,又没下人和仆从。
   这样侨居千里外,一脚不到都不行。
   你们兄妹体纤弱,互相之间难照应。
   想来不如跟我走,我家闲房你住进。
   拨些丫鬟伺候你,你看可行不可行?
   俞忱听了也高兴,答应随哥转回程。
   等到这年考试完,俞忱便来邀俞慎。
   邀约俞慎去他家,共度中秋赏月景。
   并说妹子小素秋,备好酒菜在候等。
   俞慎当然也乐意,跟随俞忱到家中。
   素秋出来见过面,就进里间忙不停。
   时间没过好一会,就见素秋来客厅。
   亲自前来温酒水,亲自上席把酒斟。
   俞慎起身谢妹子,口叫妹子这咋行!
   里外都是你操劳,叫我于心又何忍?
   素秋笑笑站起身,随后掀帘里屋进。
   不大一会帘子动,竟然出来一女僮。
   女僮手中捧酒壶,前来斟酒很殷勤。
   接着又见老妈子,手端鱼盘到餐厅。
   俞慎此时很惊讶,口叫妈子和仆人。
   你们俩人哪里来,为啥都是这面生。
   你们咋不早行动,害得妹子独劳神。
   这时俞忱微微笑,他要俞慎莫当真。
   这是素秋做的怪,望兄千万别相信。
   接着又听帘子里,传出素秋吃笑声。
   这时俞慎更糊涂,不明究竟啥原因。
   待到一会吃完饭,妈子婢女齐上阵。
   一个上前撤盘子,一个收拾空酒盅。
   此时俞慎没注意,不经意间咳一声。
   哪知无意咳的痰,喷到面前婢女身。
   婢女随身倒在地,盘碗落地响砰砰。
   再看地上那婢女,竟是用帛来剪成。
   也没真人那么高,身高顶多才四寸。
   这时俞忱大声笑,笑得前仰又后倾。
   素秋笑着到餐厅,拾起帛人跑进门。
   随后又见那婢女,掀帘出厅忙不停。
   俞慎一见更惊奇,张大嘴巴瞪眼睛。
   俞忱连忙开口讲,口叫老兄你是听。
   这是小妹年幼时,学的一点小技能。
   她曾从师柴仙姑,学过撒豆能成兵。
   俞慎接着问俞忱:弟妹均已到婚龄。
   为何都还没成家,至今没把婚事定?
   俞忱连忙来回答:只因父母孝未尽。
   再加没有落脚处,居无定所咋谈婚?
   因此就把婚事拖,迟迟延延到如今。
   于是弟兄就商定,姊妹三人一起行。
   都随俞慎回顺天,俞慎家里去安身。
   于是退掉所租屋,三人向西动了身。
   一行三人到了家,便将房屋收拾定。
   安排一个小院落,俞忱姊妹都住进。
   又遣两个小婢女,前来服侍他俩人。
   俞慎妻子是韩氏,她把素秋当至亲。
   一天到晚在一起,就连吃饭也紧跟。
   俞慎俞忱也一样,亲兄奶弟一样亲。
   一起探讨家务事,一起商量做学问。
   尤其俞忱真聪明,一目十行能看清。
   提笔写篇八股文,众人翘指齐赞成。
   即使精于此道者,也叹自己不如人。
   俞慎劝他去应试,俞忱摇头不歇停。
   他说自己福分浅,没缘可把仕途登。
   再者见人入仕途,患得患失多没劲。
   所以不愿操此业,只想陪兄分忧闷。
   如此这般三年整,俞慎再试去都城。
   去时希望本满满,归来依旧是空空。
   回家俞忱听说后,心里愤愤而不平:
   榜上登个人名姓,怎么这般是艰辛!
   当初我不受诱惑,宁愿默默而无闻。
   今见大哥此境况,不免内心受刺疼。
   我愿考场显身手,效仿小驹去驰骋。
   俞忱说完这番话,俞慎听了很高兴。
   每当到了开考时,就送俞忱把场进。
   县考府考和道考,俞忱均拿第一名。
   从此俞忱远扬名,纷纷争着愿结亲。
   都想姑娘嫁给他,媒人简直挤破门。
   俞忱一一都拒绝,生怕因此分了心。
   就是俞慎来相劝,俞忱也是很坚定。
   自此兄弟他二人,刻苦用功攻诗文。
   只盼来年赴乡试,那时一举都成名。
   光阴荏苒月如梭,乡试结束盼榜明。
   仕人仰慕俩弟兄,尤其倾慕是俞忱。
   争把他的文章抄,传抄背诵做范文。
   俞忱也是暗自喜,自认能中头一名。
   哪知等到发榜时,俩人榜上均无名。
   当时两人正喝酒,闻知犹如雷轰顶。
   俞慎尚且能支撑,强颜欢笑来对应。
   俞忱立马脸色变,酒杯咣当掉地坪。
   身子一歪倒在地,口鼻歪斜眼睛瞪。
   扶他床上去休息,哪知人竟快不行。
   俞忱这时叫哥哥,叫来哥哥是俞慎:
   我俩情同手和足,但却不是一母生。
   今日大限难逃遁,临走托付一事情。
   素秋现已长成人,将她托你来安顿。
   我看嫂嫂抚爱她,收她做妾我看成。
   俞慎正色说俞忱:这话咋能说出唇?
   我俩结拜为兄弟,小妹就是我亲人。
   我把素秋当妹子,两人就是兄妹情。
   假如要依你的话,岂非人形而兽行?
   俞忱听到如此说,两眼汪汪热泪滚。
   俞慎派人携重金,上好棺木买进门。
   俞忱叫人将棺木,抬到床前靠近身。
   然后用尽所有力,拼命爬进棺材坑。
   千叮万嘱要妹妹,此后要将棺阖紧。
   千万莫让人打开,莫让别人看已身。
   俞慎还有话要说,俞忱已然闭眼睛。
   俞慎悲痛是十分,真像死了亲弟兄。
   然而总觉弟俞忱,临死嘱托有奇情。
   他等素秋出了门,连忙掀盖看分明。
   只见棺中仅衣衿,好像蝉蜕亮皮层。
   揭开衣衿往下看,下有蠹鱼僵卧身。
   蠹鱼粗细似人形,身长仅有一尺零。
   正在诧异和惊恐,突然素秋进了门。
   素秋一见此情景,不禁哀怨放悲声:
   我兄生前他与你,犹如亲人亲弟兄。
   他在死前嘱咐我,不要打开观其形。
   这事本不避讳你,只怕传言污其魂。
   既然现在露了底,要我久留恐不能。
   俞慎这时叫素秋:口叫妹妹你是听。
   自古礼是依情定,莫管类别异与同。
   只要我们情谊深,我是惟一最亲人。
   我把你当亲妹妹,你咋不懂我的心?
   这事烂在我肚里,咋会传扬告别人?
   就是嫂嫂也瞒住,妹子尽管放宽心。
   于是请人择吉日,隆重安葬慰亡灵。
   还在俞忱在世时,俞慎就操素秋心。
   要选一个好世家,来给素秋定终身。
   俞忱总是不同意,所以搁置到于今。
   现在俞慎又提起,素秋仍然不答应。
   这时俞慎说素秋,我说素秋你是听。
   你现已经二十岁,确实已到婚嫁龄。
   你不出嫁是自愿,别人怎看这事情?
   别人会说我不贤,说我办事不周正。
   素秋接过话来讲,叫声慎哥你听清。
   既然为兄这样说,你那安排我听从。
   只因生来没福相,嫁个寒士就能行。
   一听素秋这样讲,俞慎点头就应允。
   消息一旦放出去,牵线媒婆挤破门。
   可是选来又选去,没有一个能相中。
   当时俞慎的妻弟,他也起了这个心。
   妻弟名字叫韩荃,本来早就结了婚。
   姐家见过素秋面,真是一见就动心。
   悄悄找到他姐姐,道出内心一番情。
   姐姐当即批评他,而他仍然不死心。
   回家又把媒人托,托付媒人再登门。
   俞慎一听气愤愤,斥责妻弟不算人。
   一腔怒气无处发,竟将媒人赶出门。
   自此两家断来往,郎舅互相不上门。
   此时某甲托人来,想与俞慎结姻亲。
   某甲祖父是尚书,他是前任尚书孙。
   某甲本来有配偶,只是还没娶进门。
   刚好婚期已临近,配偶暴病把命殒。
   某甲家产很丰殷,附近州县都闻名。
   高楼大厦连成片,沃田肥地上千顷。
   虽然名声早在外,俞慎还是不放心。
   他与媒人商量好,非要看人才能行。
   他要某甲家里来,亲眼看看某甲人。
   某甲这天来相亲,盛装华丽耀眼明。
   自己骑着高头马,随从前呼又后拥。
   貌相清秀且文雅,轰动街坊并四邻。
   众人见了齐赞美,俞慎当然也高兴。
   但是素秋看到了,总觉有些不称心。
   俞慎不管也不顾,擅自作主来应允。
   嫁妆备办很丰厚,花了数万雪花银。
   素秋不要多陪嫁,只要仆从一个人。
   素秋极力来劝阻,俞慎就是听不进。
   待到新婚佳期到,陪嫁依然很丰盛。
   素秋某甲结婚后,相处到也很热亲。
   不过素秋恋哥嫂,每月都要回次门。
   每次回家不空手,总带几件陪嫁品。
   带回珍珠和宝贝,交给嫂嫂至亲人。
   嫂嫂也不明就里,只得暂且代收存。
   某甲父亲死得早,只有寡母一单亲。
   因而自小受溺爱,娇生惯养到如今。
   成年不知务正业,吃喝嫖赌瞎胡混。
   交些不三不四友,家产快要挥霍尽。
   家传古玩和字画,几乎被他卖干净。
   韩荃同他有来往,常把小小恩惠行。
   有天又来叫某甲,约他餐厅把酒饮。
   边喝酒来边撺掇,拿些好处来吸引。
   说是愿送俩美妾,外带五百雪花银。
   换他一个小素秋,问他可行不可行。
   某甲起先也不肯,将妻换妾理难顺。
   哪经韩荃再三求,接二连三将酒斟。
   某甲内心有些动,又怕俞慎不答应。
   害怕俞慎不罢休,害怕俞慎找上门。
   韩荃接过某甲话,他说某甲你听清。
   俞慎本是我舅子,他我俩人是至亲。
   素秋和他啥关系,素秋又是他啥人?
   只要生米成熟饭,看他还能咋扑腾?
   万一要有啥问题,这个责任我担承。
   我家还有老父在,难道我还怕俞慎?
   嘴里说着这些话,又叫俩妾把酒斟。
   你一杯来我一杯,灌得某甲头脑晕。
   某甲就是这样子,答应韩荃卖夫人。
   待到约定时间到,某甲仍然还担心。
   他怕韩荃使奸计,自己吃亏难说清。
   于是带了几个人,半夜就到路上等。
   果见众人拥小轿,来在面前停地坪。
   某甲急忙到轿前,伸手就去掀帘门。
   果然看到轿子内,俩妾里面齐坐定。
   吩咐来人抬回去,书房里面且安顿。
   韩荃又把仆人派,送来五百雪花银。
   一切过程都完备,某甲跑进内室门。
   他竟上前骗素秋,说是俞慎得暴病。
   他要素秋回娘家,速回娘家看病人。
   素秋收拾来不及,急急草草出了门。
   门外轿子早等候,慌慌忙忙把轿登。
   众人抬轿上了路,四周黑咕又隆咚。
   黑黢黢来夜沉沉,就连方向也难明。
   不知走了多少路,不晓走到啥地名。
   忽见前面俩火烛,好像两个大明灯。
   众人心里暗自喜,终于可以问路经。
   可是转眼到跟前,原是巨蟒俩眼睛。
   众人害怕到极点,四下奔走各逃命。
   车轿丢在路旁边,却也没人来问津。
   等到天色渐渐明,等到东山太阳升。
   众人陆续回这里,只见轿车不见人。
   猜想素秋被蟒吞,抬得空轿返回程。
   回去经过告韩荃,韩荃忍气又吞声。
   如今人财是两空,打掉牙齿肚里吞。
   素秋好久没回去,俞慎派人来探亲。
   来人探亲没探到,方知素秋被骗情。
   来人回去都禀明,俞慎听了好气愤。
   招回使女仔细问,来往过程才了明。
   一纸诉状呈衙门,状告某甲卖夫人。
   某甲得了被告信,忙求韩荃来帮衬。
   韩荃折了俩爱妾,又白丢了五百银。
   正是有气没处撒,哪还有心帮别人?
   某甲急得团团转,只得舍财免灾星。
   时间没够一个月,金银财宝都花尽。

共 753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聊斋故事~素秋,娓娓道来,素秋其人贯穿全文。喜怒哀乐,无不牵挂着读者的心,故事情节曲折,高潮迭起,引人入胜。也表达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弘扬正能量。感谢赐稿江山,期待更多精彩,问好作者,欣赏美文。【编辑:枫叶飘】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枫叶飘零        2017-04-02 21:47:19
  问好作者,期待更多精彩。
四季尽葱茏,浑身节气浓。人生当效竹,不做扁平庸!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