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常回家看看(随笔)

精品 【星月】常回家看看(随笔)


作者:天街小雨 秀才,1478.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41发表时间:2017-04-05 11:40:24
摘要:孝心,不是作秀,它是真实存在我们心间的一份牵挂和感动。常回家看看吧,朋友,今天你回家了吗?

【星月】常回家看看(随笔) 寒冷冬日,那个叫黄香的孩子,将父亲的被窝儿用身体温热,然后期盼父亲能睡个好觉。于是,“黄香温衾”的故事从东汉讲到现在。
   羊肠小路,那个叫仲由的孩子,为了父母能吃到米饭,一年四季背着米袋来往于市集和家中。于是,“仲由负米”的故事从春秋流传至今。
   打开岁月的盒子,有多少孝道故事承装其中。作家毕淑敏说过:孝心无价。是的,人之所以为人,一撇一捺的写就,让我们有了灵魂的精美,而我认为,孝,是精美的制高点。生命唯美,流年梦之花开。当我们享受生命的喜怒哀乐时,当我们笑看人生的千姿百态时,当我们静观自然的五颜六色时,我们要感谢带给我们生命的人——父母。
   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从幼稚懵懂到成熟稳重,从独自求学到成家立业……我们每一次经历,都离不开父母关切的目光;我们每一次辗转,都牵扯着父母的依恋;我们每一次蜕变,都耗费了父母的心血。时间渐瘦,日子泛黄,岁月走远。父母的青丝化为白雪,父母的脊背转为弯曲,父母由青春走向了暮年。苍老的恰恰是生活的艰辛赋予沉重的烙印,而这份艰辛里,包藏着更多的是子女成长中作为父母付出的所有。很多时候看不到但它存在,存在于生活里每一个细节中。岁月无声,可悄然馈赠给父母的往往是儿女从不曾感知的东西,是在儿女随意的认为父母正常应该的付出中,沉淀给时光的一切。
   你数过父母脸上的一道道皱纹吗?那是笑的累积,但更多的是为儿女操劳的镌刻。密密的,深深的,沧桑中透着温暖,沟壑中流淌着爱的痕迹。
   你抚摸过父母的双手吗?那粗糙的皮肤,那厚厚的老茧,掌心的经纬被岁月侵蚀得凌乱,而那掌心的温暖却从未失去一丝一毫爱的温度。
   你看过父母的眼睛吗?那浑浊的双眼,布满了血丝,岁月的侵蚀让目光少了明亮,但是那眸中的慈爱,却未减半分。
   时间都去哪了,去哪了?在爱的呵护下,我们由黄毛丫头长成美女,成为母亲;我们由傻小子长成帅哥,成为父亲。父母老了,当我们吃着美味佳肴时,是否想到父母的饮食?当我们住着温暖的房子时,是否想到父母的寒冷?当我们与爱人携手散步时,是否想到父母囚家多时?也许你会说:没时间啊,忙啊。可是,只需少逛一次街的时间,只需少玩一次麻将的时间,只需少一次应酬的时间,就用这时间,常回家看看!记得央视有个公益广告,想必大家都看过。一位老妈妈开心的忙碌着,准备了一桌子饭菜,然后她望着闹钟安静的等待孩子们到来。可是,儿子打来电话说不回来了,加班有事忙;女儿打来电话说不回来了,同事有活动安排,就连孙子也打来电话说不能回来,同学过生日聚会。老人说了一句听来心酸的话语:忙,忙点好啊。可是这句话我听了却莫名的心痛。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站在今天的角色世界里,我听出的是别样的感受。
   当我们穿梭于应酬的场合,吃着山珍海味,一会儿这个饭店一会儿那个场合时候,你是否问过自己:妈妈的味道,多久没有尝到了呢?每个人在事业和家庭的忙碌中奔波,忙碌确实存在。可是我看过这样的一句话:忙,不是理由,就看那个人对你是否重要。是的,年轻人忙,为老人孩子为生活。有的外出打工长年不归,但是,打个电话吧,报个平安吧,让千里之外的父母不再惦记!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一点儿时间吧,常回家看看,和父母说说话,吃顿饭。母亲的唠叨是最动人的音乐;父亲的饭菜是最美爱心的凝聚,别让回家的路变成了陌生的归途。这辈子,太多的东西可以复制可以重来,可是父母,却是唯一的,那么孝顺父母这件事就成了无可弥补无可复制的了。不要打着忙碌的旗号,却做着让父母心寒的事情。你的背后总有两双眼睛神情的注视等待着,当你一次次以忙为借口时,你不觉得脊背发凉吗?
   请记住:诗书立业,孝悌做人!
   同学说,她回家,父母小心翼翼,忙来忙去,张罗着,自己俨然成了客人。我想说,汗颜吧,你竟然成了父母的座上宾!父母这是怕你不再回来啊。
   同事母亲去逝,大办丧事,哀声满天,而平时都不见面的。我想说:这种最后的风光,又怎能掩饰你心灵的内疚!父母九泉之下,想必不会欣慰。
   “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孝心,不是作秀,它是真实存在我们心间的一份牵挂和感动。
   伊索克拉底说:“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这句话,我最欣赏。因为,你的言行与对父母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你的孩子。“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我想,你不想你的老年时光自己的孩子不孝顺吧?那么请你做一个榜样吧,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好的家风是需要累积传承的。当我们对待父母不够尽心孝顺的时候,其实你等于给自己晚年关了一道门,你在门里,而你的孩子在门外了,甚至他们不再来敲门。这份复制有多苍凉,但是用佛教观点来看,这就是正确的轮回。
   无论农村还是城市,近年来出现有太多的空巢老人,他们孤独的生活。有的老人养着宠物,每天与之说说话;有的老人每天坐公交车,只为了和车上的人说说话;有的老人每天在街上走来走去,为了排遣孤独……而那些儿女们,你们知道吗?知道老人的内心有多渴望一份亲情的温暖?有多渴望看看自己的孩子?而不是,看着照片,流着眼泪;与宠物说着话,望着门外;看着一堆吃的,却无胃口;手里拿着大把的钞票,却花不出去……
   这样的画面,你难道不动容吗?难道还不要回家看看吗?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圣人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弟子规》总叙讲:首孝悌……古人的“孝”,在今天我们身上似乎渐行渐远。兄弟姐妹八九个,竟不赡养父母,推来推去;自己住着高楼大厦却让父母住破旧茅屋,好一好,扔给父母生活费,却很少踏入家门。无需你像黄香一样“冬则温,夏则清”,也不是让你“不远游”,甚至于也没有要你像田世国一样捐肾救母,难道常回家看看都办不到吗!想想我们小时候啊,父母含在嘴里捧在手上,而现在,该是我们把父母含在嘴里捧在手上了。当他们吃饭弄得满桌子饭粒的时候,我们不要烦躁,因为我们小时候不也是如此吗?可那时候父母往往是笑一笑,甚至开心,因为孩子会吃饭了;当父母如今走路蹒跚的时候,我们不要烦躁,因为当年我们一步步走路的时候,父母就那样欣喜地看着扶着,然后当我们挥着小手磕磕绊绊跑到父母怀里,等到的是一个温暖的拥抱或者高高举过头顶。所以,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因为当我们长大了,恰恰和父母换了位置角色,该是我们孝顺他们的时候了。
   你可知道,年迈的父母多少次站在屋檐下翘首而望,风吹干了花白的头发?你可知道,体贴的父母多少次拿起电话却又放下,不忍打扰你平静的生活?你可知道,慈祥的父母每每在相互谈论着你小时候的事情时,笑的同时在叹气在流泪?你可知道,生病的父母接到你的电话,惊喜中依然报着平安,而泪水却布满浑浊的双眼?你可知道,激动的父母忙里忙外,欢声笑语,只为你要回家看看了……
   我们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漫延,但圆心永远是父母的爱;我们的人生追求像风筝一样高飞,但风筝线永远是父母的牵挂!“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别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孝道”是无法重复的幸福!我们能做的,就是趁父母健在,好好孝顺。
   歌德说过:“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所以,常回家看看吧,那里有你的爸爸妈妈。朋友,带上你的爱人,带上你的孩子,带上一张笑脸、一颗爱父母的心,回家吧!这不是履行一个形式,也不是完成一项任务,更不是,做给谁来看。我们所做的,就是一个人应该做的。
   常回家看看吧,朋友,今天你回家了吗?

共 30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古人云,子欲养而亲不待。众所周之,如今古人的孝道,在现代人身上似乎已经渐行渐远,这已是一个不真的事实,同时也非常令人遗憾。然而,尽孝不可以复制。“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作者认为,孝心,不是作秀,它是真实存在我们心间的一份牵挂和感动。在孝道的传承方面,父母起着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决定性作用。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不再是一句挂在口头上的空话,而应当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何不把平时消遣娱乐的时间腾出来回去孝敬父母呢。文章引经据典,娓娓道来,说理深刻,深入浅出地诠释了如何尽孝的内涵,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饱含深情的情感文字,读来掩卷反思,倾情推荐阅读!【编辑:碧波荡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40633】 文章启迪世人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再去尽孝心,那样就悔之晚矣。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碧波荡漾        2017-04-05 11:40:56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
碧波荡漾
回复1 楼        文友:天街小雨        2017-04-05 12:03:10
  辛苦了,请你喝咖啡?
2 楼        文友:碧波荡漾        2017-04-05 11:41:41
  尽孝不可以复制。
碧波荡漾
回复2 楼        文友:天街小雨        2017-04-05 12:03:41
  父母在,我们永远是孩子。愿我们永远长不大,才好。
3 楼        文友:碧波荡漾        2017-04-05 11:42:57
  感谢对星月一如既往的支持!
碧波荡漾
回复3 楼        文友:天街小雨        2017-04-05 12:04:05
  愿星月,越来越好!
4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17-04-06 22:10:48
  父母对儿女的爱和思念,就像一根长长的风筝线。当这根线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放慢脚步,回头看看站在原地的父母。父母养育我们,他们唯一的愿望只是想我们能多陪陪他们,能够常回家看看。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4 楼        文友:天街小雨        2017-04-07 12:22:13
  谢谢文友,午安。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