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食
一、青团
这么小巧的糯米粉团子,光是看就有一种舒服的感觉,进而也有了食欲。团子其实不是那种滴溜溜圆,个头也不要过大。调粉是有讲究的,揉的功夫要足,这样出来的团子看上去光洁,咬一口韧皱皱的。我是做不出这种好看的形状,这必定要一双巧手才拿捏出玲珑的一只,人家拿在手上的一只快不是食物了,已然是个工艺品,团子的身材亭亭玉立,圆的基础上被握在虎口便渐渐有了一点腰身,收拢的口子处怎么都看不出疙瘩。我手上曾经也出个团子,不仅样相不中看,另外薄厚不匀,搭头毛躁,脑海里浮现出以往过年在老家做糯米粉团子的情节,不禁莞尔一笑,都过去了,那些时光。但我记得会灶堂烧火的,也把端午节采摘的粽叶从房梁上取下,热水泡开剪了小块备用。糯米粉团子相当糯,直接蒸的话黏在蒸笼纱布上太难清洗,用一两块江南水乡的粽叶垫在糯米粉团子底部,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团子得了粽叶的清香,蒸笼布也不需要费劲清洗。过年的团子基本有四种馅:菜肉馅、萝卜丝肉馅、豆沙馅、花生与白糖胖肉调制一种馅称为水晶包,前两种咸后两种是甜味,形状上也设一些区别,菜肉馅一般圆的,萝卜丝的在顶端有个小尖尖,豆沙馅最好区别,是绿颜色,用了野菜的汁液上的色,别看这一个颜色上的区别,里面是大费周折的,很花功夫,那种野菜不能直接摘了就用,得用石灰腌制,然后清洗也花功夫,不过这种绿色的团子吃到嘴里人们要啧啧称赞,因为实在好吃,所以也情愿那些过程了,记得我爹最好这一口,能一口气吃上五六个,弄得丫头片子几个总是笑话老子,只是可惜了,爹早就走了。水晶团子名字好听,其实不受欢迎,咬开来滚烫,白糖和胖肉早就化了,亮晶晶流出来,就美其名曰水晶了吧,我反正是不爱这馅,但这款形状却是小巧玲珑剔透,做成三角形,哪里还能说是个团子呢。年月里,馄饨、馒头不足挂齿,只有团子。
二、野菜的吃法
每年春分时节,地里会冒出许多野菜,有马兰、荠菜、蒲公英、鼻鼻头草,这些菜都是人们争先恐后想吃上一餐的愿望。
马兰与荠菜自是从小就吃惯了,刚开春那会,荠菜是最先出世的,这种野菜最好的吃法就是做馄饨馅,荠菜与肉混合各得好处,肉不腥,菜增加鲜味。马兰的吃法基本锁定一种,在开水里烫一遍捞起冷却然后切碎凉拌,马兰可以纯粹独自凉拌,小时候就是这样吃,后来在吃法上又翻出一些花头,与花生米与鸡蛋皮与香干都可以搭配凉拌,看个人爱好了。
现在的人讲究养身,小时候见怪了的蒲公英与鼻鼻头草谁也不拿它们当回事,正所谓三十年风水轮流转,后来,城里人却拿这些当宝。于我看来大可没必要费尽周折去挖,有啥好吃,不过野菜罢了。
只是有一种野菜值得提提,它的名字叫“小蒜”,顾名思义比大蒜小,不过叶子不与大蒜同,大蒜叶是扁的,而那小蒜却是圆的,因此小蒜的长法又接近小葱,这样两面三刀的模样确实叫人难以区别,也只有经常见识到它的人才能记住它。
每年的春天,也是小蒜隆重登场的季节,它喜爱长在山坡树林里,越是向阳越有它的影踪。
于是乎,女人们都拿着挖小蒜的借口一窝蜂地踏春,心思单一的女人随身带一把剪刀或是折叠小刀,心思缜密的女人双肩包里装了水果、茶水或者糕点,硬是从上午过度到下午呀。
小蒜混杂在杂草里,挖这小小的一株当真还得有耐心,假如如割韭菜一般只得土上面一段倒是容易,小蒜的重点却是土里那段白根,异常的香与鲜嫩。
微信群里三天两头有女同学晒挖来的小蒜,某时看来,这小小的野菜比虫草还珍贵了似的。有些同学住在上海、南京,心系故土,惦记小蒜,有次我晒了几个小蒜饼,都夸我麻利。
我呢,每年要做几块小蒜饼,不是说有多馋它,也不是说有多大兴趣挖了它来,别人是不知道我的小蒜来历,我只说每年的清明时节,家乡的河埂上有一小块地长那东西,靠近我爷爷的坟,别人也不稀罕去那地方挖小蒜,又或者住乡下的人根本也没在乎过它,因此,每年我便得了那一小把小蒜回城。
小蒜饼的做法非常简单,择洗干净后切碎放进米粉里,撒些盐,加适量水调和,与做扁团子一样简单,搓出小米粉团,然后手指压扁,最后热锅里菜油两面煎透,趁热吃,在这里我只能用“好吃”两个字去形容那饼的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