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和食德
摘要:家有一碗,多年前,据家父言,此乃祖父金兰兄弟所赠。究其缘,引出一段逸事。
家传一碗,余幼时即有记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视之仍实用盛饭水甚为可惜,惟恐摔碎,遂妥为宝藏。问父亲碗之来头,知曾为祖父所用,由此引出一段旧事。
此碗书画合璧,均为手绘,技艺上乘,甚为精美。画面小鸟登枝;书法主题内容为“饮和食德”,落款是“丁丑春月惠卿如兄雅玩,如弟张德海赠于浔阳。”碗底有“九江华顺出品”字样。九江即浔阳。从主题“饮和食德”看,足见二人对和谐为邻、修养德行操守的重视程度。同时,这四字又巧妙地融进了两位金兰兄弟姓名中的各一字。祖父杨永和(1905—1974年),字惠卿,与四川张德海为金兰兄弟,真乃“食饭思德海,饮水见永和”。此碗应为在九江订制批量生产,质轻,细腻,色呈鸭蛋青,轻敲之有金属铮铮音。
祖父年轻时在四川谋生多年,时值战乱时期,生活艰辛程度难以想见。祖父生于己巳年,即1905年。瓷碗制于丁丑年,即1937年,日军侵华“七七事变”那年,距今已八十载。多年前,据家父言,祖父年长张德海,而落款中称祖父为“如兄”,自称“如弟”,可谓言之凿凿。金兰兄弟分别时,饱含厚意深情,互赠物品以为念。祖父赠张德海何物不得而知,张德海赠祖父一套碗碟,各100只,倒确是事实。后祖父几经辗转运回家中。憾于大食堂年代补充公用,及至食堂解散,再欲收回碗碟时已所剩无几。又经家中使用摔损后,仅存此碗,为不幸中之万幸。
巧合的是,余与祖父均为己巳年生人,属蛇。祖父1905年生人,余1965年生人,祖孙年龄相差整整一甲子。余幼时曾跟祖父放马,牲口归生产队,不过已记忆模糊了。惟此碗真真切切,乃祖父珍视之旧物,每念于此,常感慨世事沧桑,星移斗转,弹指一挥间。如今,屈指一算,祖父已永远离开我们44个年头了。
【编者按】家传一碗,思绪万千。往日如歌,深情款款,美德传家,友谊无限,星移斗转,弹指瞬间,屈指一算,感慨万端。欣赏,推荐!【编辑 上善若水】
1 楼 文友: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2017-04-07 07:37:47
感谢赐稿,期待更多佳作,祝精彩不断!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2 楼 文友:江天一色 2017-04-07 07:58:29
感谢老师生花妙笔点评!
一只碗,一段情,一段史,每睹旧物,肃然起慨。
一只碗,一段情,一段史,每睹旧物,肃然起慨。
3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4-08 10:26:52
欣赏拜读老师美文佳作,认真学习品读:真乃“食饭思德海,饮水见永和”。此碗应为在九江订制批量生产,质轻,细腻,色呈鸭蛋青,轻敲之有金属铮铮音。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