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古风】《华夏文明史诗》系列21~25篇 ——清净空明-萧德玉
二十一、《空谈仁义*宋襄公》
国势渐盛欲称霸,欲火烧心不顾身。扶持齐国公子昭,安居君位名声高。
受到诸侯来赞誉,宋国地位得提高。自持定齐有功劳,野心妄图称霸主。
发起会盟在鹿上,不听谏言目夷语。小国争盟祸引身,宋其亡乎不入心。
会盟不带兵马护,楚兵设伏入瓮中。幸得鲁公来调解,受辱回国性命得。
志大才疏一庸人,妄称仁义蠢猪行。兴兵不晓兵法理,兵败身亡南柯梦。
名不副实宋襄公,搭桥铺路楚王名。兴兵战斗讲仁义,遗留笑谈青史中。
二十二、《春秋五霸*秦穆公》
德公少子秦穆公,胸怀大志有才能。锐意进取有远见,奋发图强理国政。
打破尊卑贵贱框,不拘一格聘精英。五张羊皮换奴隶,聘为大夫百里奚。
招贤纳士聚贤才,政治修明奖生产。发展军事强国防,富国强兵来推行。
为完霸业得民心,减轻负担重民生。缓和阶级矛盾事,取信于民树威信。
晋国饥荒来求援,不计恩怨去救援。大批粮食运晋国,深受拥戴得民心。
称霸基础以夯实,外交策略大道通。秦晋联姻结同盟,中原诸侯难抗衡。
穆姬聘为己夫人,女儿嫁给晋文公。城濮之战助文公,战胜强敌楚庄王。
文公死后时机到,取代晋国成霸主。出兵攻蜀灭番邦,开疆扩土地千里。
穆公霸业已成型,经济发展实力宏。战国乱局秦统一,大秦王朝奠基人。
二十三、《七雄争锋*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乱纷纷,刀光剑影争霸雄。周室朝廷名为主,形存实亡无人听。
齐楚秦燕赵魏韩,各自称雄来争锋。巴蜀宋卫等小国,强国夹缝求残生。
最终覆灭劫难逃,亡国为奴任宰割。诸侯兼并互征伐,战国七雄互交锋。
诸子百家立学说,合纵连横互制约。纵合众弱攻强秦,连横一强灭多国
苏秦合纵诸侯国,合纵制约强秦国。张仪连横保秦国,分化瓦解诸侯国。
各展游说外交术,欺蒙哄骗伎俩多。张仪欺楚信义无,远交近攻定谋略。
各个击破合纵国,六国瓦解相继灭,统一文字度量衡,始皇一统定山河。
二十四、《诸子百家之儒家*孔子》
儒家祖师名孔丘,鲁国曲埠为故里。万世师表尊为圣,核心理念仁爱行。
仁爱思想要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人。克己复礼为准则,有教无类好育人。
修养理念中庸道,为政施德主张明。遗留诗书与礼乐,易经春秋传后人。
三千弟子遍华夏,七十二贤后世传。孟子荀子二圣贤,性善性恶理念反。
分歧思想儒家显,融合吸收大同观。蔚然大成大宗显,三教九流国学篇。
二十五、《诸子百家之道家*老子》
道家创世开先河,伟大思想哲学家。楚国苦县曲仁里,姓李名耳字老聃。
周朝任职藏史官,掌管朝廷图书馆。孔丘拜访求问礼,金玉良言点圣贤。
君子运到可为官,生不逢时草随风。善于经商货物隐,表象好似货精光。
君子品德须高尚,谦虚去骄欲望抛。言尽于此孔子赞,高度赞誉似神龙。
研究道德搞学问,不求闻达宗旨显。身居周都时日久,朝廷政令日衰微。
跳出红尘遁世外,辞官归隐匿声迹。函谷尹喜夜观星,紫气东来三万里。
圣人西行过函谷。拜师求学留经典。著经道德五千言,字字珠玑大道篇。
天地阴阳变幻机,蕴含宇宙根本理。治国良方隐其中,处事进退玄妙藏。
无为而治政治理,柔能克刚治理方。上善若水不相争,清静无为道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