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夹竹桃情结(散文外一篇)
夹竹桃属于亚热带植物,随不算名贵花种,在中原地带可算作一种非常养眼的观赏花。众多花卉我却对夹竹桃情有独钟,这要源于母亲。
在我十多岁的一年春天,母亲从亲戚家拿来一棵类似小树枝一样的植物。有点像柳树叶样的叶子,颜色比柳叶深绿,比柳叶厚肥。当时没有花朵,这样的植物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新奇之感。也不多在意。母亲却很娇贵地把它种植在有点漏水的脸盆里,精心侍弄。浇水施肥,细短的嫩根深深而牢固地扎进泥土里,经过返青后的植物显得颇有生机。慢慢地开始生长、分叉,主枝旁长出多个新的嫩枝。母亲看着成活旺盛的夹竹桃甚是高兴。冬天来临,为了给这娇贵植物一个温暖舒适过冬环境,母亲早早地把它安放室内。
转眼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在风柔雨细如丝的一个早晨,母亲把夹竹桃从室内端出来,让憋屈一冬天的夹竹桃透透气儿,抖擞精神喝足这贵如油的春雨。
由于父亲在国营单位上班,大哥当兵在外,家里四弟妹正在上学。家庭重担自然落到母亲肩上,不管家里地里活儿有多累,母亲都没有忘记精心管理夹竹桃。仿佛富有灵性的夹竹桃也不辜负人愿,竟然悄无声息地在每个枝端长出多个花苞,在没有人注意的时候,按自己的方式慢慢开放。花形呈伞状,桃红色多层花瓣,层层有序的叠起,并散发出诱人的淡淡的清香。这对于七十年代农家人来说,也算是养眼花卉,左邻右舍前来观赏人人称赞,并且挨个排队等着移栽。
母亲是位热心肠,对待邻居有求必应。夹竹桃培育很简单,到春天,把主杆旁新枝压在泥土里。过段时间长成多个嫩根,再过段时间用利器割断压下去的枝条,一棵夹竹桃就可以移栽到其它地方。
岁月递嬗,时光荏苒。几年来我家夹竹桃从一棵嫩枝形状,逐渐长成一棵小树形状,从一小洗脸盆种植换成枝条编成的大筐来种植。每年冬天安放室内时,从刚开始的一个人端着到后来两个人抬着。枝繁叶茂的夹竹桃上尽是花蕾花朵,有的正在打苞;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正值盛开;有的蔫了吧唧。因为夹竹桃花期长,除了冬天其它季节都可以看到红艳艳的鲜花。
夹竹桃不但花艳丽喜人,还承载着一项使命。
后来听母亲说:我们这个地方有个说法,夹竹桃可以“避邪”,谁家媳妇儿流产无意中来我们家,会扑家宅,家庭容易出现不顺利的事情。家里种植一棵夹竹桃,它会先落叶然后慢慢死掉,把晦气挡住。使家庭顺利兴旺。
哦!我终于明白母亲精心种植夹竹桃的真实意图,明白母亲对家庭期望的一颗心,也明白了夹竹桃不但用来观赏,还承载着一项在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用生命驱除晦气来成全人类的高尚使命。
现在我身居花城,品种繁多、新奇娇艳的鲜花一年四季盛开,我唯独看好不起眼的夹竹桃。看到夹竹桃眼前猛然一亮,仿佛看到母亲的身影,看到勤奋操劳、持家、忠厚、善良的母亲。
别样书法
从图书馆还、借书出来,到花城广场一角供人休息的椅子上稍坐。四点半的阳光有点柔和,为了缓解视觉疲劳,漫无目的的放眼观望,绿色的树木、花卉造型各不相同,四周具有创意别致新颖的巨型高楼林立,隔江相望的小蛮腰(新电视塔)白天呈现着它本真的面目。大人孩子来来往往的穿行其中,小商贩瞅准商机与城管周旋在此。
我的视线时不时被来来往往的人所隔断,这时从我面前走过去一位衣着朴素相貌平平的老者,右手提着一个五公斤塑料油桶,里面盛着半桶白色液体,左手拿着两根不锈钢管儿,在距离我不远处停下。我的视线随意地在游走,当我面前不远处站着一排人时,我好奇地起身走去,原来都在看刚才走过去的那位老者书写大字。
正常的书法大字,是用不同大小笔头的软笔挥毫在宣纸上,呈现给喜欢书法的人欣赏。而这位别样书法“家”,则是用独特自制笔在广场水泥地面蘸水书写。一排排大字行云流水般而出,看他韵笔简洁,字体却刚劲有力。“万里长征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吉祥如意,事事顺心”等等。他很随意旁若无人地用心书写,独具匠心的书写方式,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不时有人拿出手机、相机拍照。留下这与众不同的书法成果。
这位六旬左右的老人个头不高花白头发,下颚留着雾白色的三羊胡子。老者依旧兴致勃勃地书写,并且是左右手交替着,他左右手书写出来的字体,对我这外行人来说不分高低。塑料桶里盛着代替墨水用的白水,旁边地下安然地“躺着”他的另一杆“毛笔”,我饶有兴趣仔细地观看这独特的自制毛笔:长八十公分左右十六圆不锈钢管为笔杆,稍微硬一点儿的海绵削成瘦桃形状的笔头,捆绑在不锈钢管一端。海绵吸水性强,用笔头蘸一下水,饱满的笔头能连续书写几个大字。当我准备试用时,被一位小朋友抢先拿在手里,很高兴地学着老伯伯的样子书写,字却像干旱时的禾苗,蔫蔫的伸不开。
我所在的半个多小时之内,老者没有语言交流,没有停笔休息,一直沉浸在自己书写的过程中。老人可能没有写字楼,没有开着名车,身上没有名牌服装,却有着平和的心态和精神追求,有着自娱自乐的幸福生活!
夹竹桃的花很漂亮,一家人的爱很温暖。喜欢,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