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灶 ——丁字说故事系列之
“龙哥,我徒弟(小曾)刚来几天,就超过了你!”
小杰这样说,谁都没有想到!
其实,在这样偌大一个钢厂里,小杰并不算什么人物和角色。但如今,在这里,在轧制线上,他却已然是台柱。
过去,轧钢,不是没有标准,但无须那样严格。只要原料来了,加热,上轧机,尽管是一顿狂轧。钢,到了后面,即便是短了,长了,还是弯了。不管这些,一顿锯、切,成材。行情看涨,同样可以卖个好价钱。
琥子来了。这,当然不行!
现在,受经济增速放缓和钢铁行业长期产能过剩的影响,钢材市场形势极其严峻,钢铁行业面临经营困境,钢厂减员。好多懂标准,有技术的老师傅都退了。留下的这些人,小杰能掐会算,算是留下这批最好的了。目前国内钢铁行业大部分产品价格已低于生产成本,并始终保持低位运行的态势,年底大关将是许多钢厂的生存考验。
控制!培养!琥子想:还得培养新人……
小曾,小杰的徒弟,刚刚从经警护卫大队转岗下来。10天前,他才分到这里。厂里安排,说是说要跟小杰学徒,学轧钢。真实情况,琥子就是想直接培养台柱。只是想?不是梦!兴许,这新人上来,也许会……
“好!小曾,你就跟小杰学学轧钢吧!他可是这拿钱最多的人嘞!”
“好!”琥子这样安排,小曾也显露出十分满意。
“龙哥,我晓得你在这个班,也跟厂里要求,分到这里。”读书时,小曾就与龙哥的情形不相上下。最相似的地方,就是彼此学东西最快。
龙哥,也姓曾,不是小曾的亲哥,只是小曾的发小、同窗。
头两天,小曾真行,不管是就地,还是热锯,一看便知,一学就会,并且立马就可以上岗独立操作。至于定尺、规格、移锯、标准等等,小杰还在一点点的教他。
“龙哥嘞?”问。
“没来。”答。
“没听他说有事,请假?”再问。
“他,随时可以补!”
那天,芝芝在讲:“小杰,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接着,她还说:“小杰啊,你徒弟(小曾)真的聪明,这样的速度,不要多久,就可以接位了……!”
或许,是说者无心。或许,是听者有意。虽然小杰没有吱声,可道理明白:厂里安排,不教不行。真正培养一个小曾,那只是开端。
“小杰,你徒弟呢?”
“没来!”
“什么事?”
“不知道”
人吗!真快。
小曾没来。轧钢?就是砸缸!
谁会料到,中国的语言艺术就是这么博大、精深。你说轧钢就轧钢!居然被曲解。砸缸!不会吧?只不过,是汉语的谐音。就几天,小曾不算零星的请假,后来那一连5天,他说,家里有事,没来上班。怪不得小杰在讲,他徒弟刚来几天,就超过了龙哥。
没有按照钢厂的制度办理手续,那就是旷工。
“小曾没来……”
“哦!”琥子,不是在梦里,是在鼓里。
只有短短的几天,小杰的徒弟小曾,就成为他过去的徒弟。
下岗!走人。
小曾就像一个婴儿,刚刚离开妈妈(经警队),刚刚学步(学徒),的确还没有长大,就客死在了摇篮里。
我不是医生!
谁知道,……请假,居然算瘟疫,也会传染,也会“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