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美】紫茄(散文)

精品 【柳岸•美】紫茄(散文)


作者:汾阳王裔 秀才,1943.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76发表时间:2017-04-15 05:59:11
摘要:蒸茄如泥,入口即化,没得嚼,刚觉腮中有物,未及幸福,就没了——全没了。

北方的圆茄我不认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去北京培训,住在广播学院。彼时帝都尚未发福,学院虽距故宫不远,环境却在田园之中。晚上闲来无事,偕同学出门乱走,那晚月光如银。见大片菜地,有许多半人高,乌油油的植株。至近一看,结了许多圆溜溜,汤碗大小的果实,月下吐着瓦蓝光泽。我问同学此为何物。同学亦是南方人,研究半天,很有把握告诉我,是苹果。我忆牛顿是在树下学习,被苹果砸到,眼前的植物归类最宽松,也与树有距离,便表示疑问。同学很内行解释道,外国的树大,中国的小。再说,牛顿距今百多年,早改良了,是新品种。
   我凑近细瞅,模样倒似苹果,却比苹果大。以手抠之,软中带硬,颇有弹性,嗅之无苹果浓香,却是淡香幽幽。四顾左右无人,俩人各摘得一个,隐在衣下,急急回住地,准备一饱口福。
   灯下看摘来之物,外皮发紫,与茄色同肤,所不同者是家乡的茄子,身体修长,饱满丰润,而这家伙,却长得圆咕咙咚,如一个皮球。顾不得疑惑,一口咬去,韧韧的撕下一片,口感绵软,嚼之无味,全无苹果的脆爽甘甜,反之隐隐有点生涩。便停口不食。同学笑着解惑:尚未成熟。
   我终究不放心,别稀里糊涂的,如唐僧师徒,不识子母河水,喝一口,怀孕了。就去问邻居。邻居是个来自唐山的姑娘,听我一说,捂着嘴"切切切"笑半天。笑累了才告诉答案:是茄子。说完,又捂着嘴开始"切切切"。我大为尴尬,心说,我吃错了,你倒过个节日。
   说起茄子,我是很熟的。越地的农家,茄子是夏天的当家菜。之所以吃错,全怪北地的茄子太会长了,南方的"条杆儿",至此竟成土财主模样。只是有一点不明白,我们那里的茄子生吃,虽淡而无味,却无涩味,为何你肥头大耳了,反而有味道窜出?后来行家告诉我,全因北地苦旱,固略带涩味,但茄肉紧实致密,用来油炸炖煮,最为适宜。
   南方的茄子很苗条,也很水灵。它头戴瓜皮小帽,身披紫色华袍,雨天或者大早上去摘,茄子隐在绿叶间,身上沾着露珠,晶莹滚动,那副欲滴未滴,欲露还羞的样子,真叫一个漂亮。颇有王妃之姿——神秘莫测,风情万种。
   茄子的制作也简单,蒸炒皆可。切成块,猪板油爆炒,加酱油,入蒜段,即可上席。蒸吃更是便捷,整条或者片开,置于饭镬架上,饭熟茄子亦蒸稀软,筷撕成条,用麻油、蒜泥一拌,即是好菜。蒸拌比较适合老人吃,老人牙松或掉了,它菜嚼不动,吃蒸茄子,很好。这种做法小孩子不喜欢。小孩子牙好,喜欢吃硬而香的食物,如炒蚕豆,虽硬如石,掉桌上蹦蹦跳,但越嚼越香。蒸茄如泥,入口即化,没得嚼,刚觉腮中有物,未及幸福,就没了——全没了。
   我也吃过几次生茄子,北京是一次,小时候也吃过一次。记得跟人去打猎,迷了路,困在山凹,又渴又饿。渴倒好解决,山水管饱,饿却没办法,总不能找块石头啃。走投无路时发现一块茄子地,便摘了几个来吃。虽无味儿,却不难吃,且特解饿,两个下去,精神就泉水样"骨嘟"出来。前些年被一个叫张悟本的人忽悠,也生吃过茄子——言茄肉吸油,食之能消赘肉。我亦患肥,肉山累累,丰腴腻脂,家人强令我食之,真难吃。孰料愈吃愈肥,大有升级河马之虞,憧憬的身轻如燕破灭,遂坚不下箸。好在时隔不久,"张专家"即遭囹圄,其大法戛然而止。善哉善哉!
   茄子性寡,腹无琼瑶,其品与鱼翅、燕窝同属。真水无香,大味必淡,要煮出美味,非得借它物来提鲜不可。否则,清汤寡水,入口无味。所以,各地厨者皆有应对绝技。我去大庆,尝过八大炖,其中的鲶鱼炖茄子,甚佳。在济南小酌,上来一道菜,颜色微黄,刀片成花,我以为是腰花,不是,是茄子。沪人呼茄子为"落苏",用来红烧,滋味亦善。粤人喜煲,咸鱼茄段同煨,入口浓厚,是饭店的例牌。《红楼梦》载刘姥姥进大观园,为贾府做茄子法惊骇。"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去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用香菌,蘑菇,五香豆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在瓷罐封严,要吃时拿炒的鸡瓜子一拌就是。"看后,不仅刘姥姥口呆,我也诧异。一个茄子如此折腾,还有其本味么?曹雪芹出身名门,约略也是吃货一枚,方才写得详细,于俗人而言,应是想不明白。
   茄子吸油,非大油不能得其真味。不过熟后,其吸纳之油复吐。我上学时,学校厨师是个很瘦的人,绰号"刀豆"。"刀豆"想生个儿子,他老婆却是一肚皮女儿。心有不甘,夫妻加班努力,竟生下一支女子篮球队。"刀豆"薪水微薄,家徒四壁,菜不见油,麾下球员个个发如飞篷。好在"刀豆"智商不弱,食堂做菜时,用茄块下油锅煎至半熟,待茄肉吸饱油汁,方捞起带家救急。数十年后我们开同学会,请了老师与"刀豆",席间"刀豆"说出真相,涕泗横流,挨个敬酒,以谢学校领导当年不斩之恩。其实,以领导之智,岂能不察,之所以详为不知,亦是苦其境况。
   家乡有谚:霜打的茄子——蔫了!经霜后的茄子,一般弃之不食,谓其有微毒。我曾与朋友去一农庄,见几畦秋茄,虽经霜显老,尚待字闺中,便欲摘来炒食。庄主急欲不可,说不挖去,是取其根茎,生了冻疮,可煮水来洗,有特效。秋茄么,毒过眼睛蛇,万不可吃。朋友是个老饕,非得尝尝。那年深秋,我们吃了几次茄肉,平安无事。
   经霜后的秋茄,质地稍硬,风味显与夏茄不同。

共 211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紫茄》,说南道北,出入古今,幽默诙谐,读之让人忍俊不禁。不是深山老林,却婉转流泉,七彩绕环;不是竖琴,却响水叮咚,琴韵悠扬;不是四季,却生机蓬勃,生长万物。且看作者把南方与北方的茄子精雕细琢,一个平凡的茄子,硬是被他妙笔生花,用心雕琢成荷叶顶着一粒露珠的俊俏模样,晶莹剔透,美不胜收。一字一句,或煎或炒;一板一眼,或凉拌或红烧;说寡道琼,严丝合缝。如金玉镶嵌,平滑自然,捉人眼球。一篇有血有肉,生活气息浓郁,极富穿透力与震撼力,难得的好作。敬请各位文友欣赏,阅读!【编辑:如风姐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416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梓郁        2017-04-17 20:37:16
  说实话,我一直以为圆茄和长茄只是品种不同,而不知还有南北方地域之别,但相比来说,我还是更喜欢吃圆茄子,也喜欢生吃,切菜时顺带捏起一块放进嘴里,甜甜爽爽的,味道好极了。欣赏王裔老师好厨艺,一看就是大师级水平,与我们北方吃法也有大不同,让人垂涎。
安静写字,快乐生活。
回复11 楼        文友:汾阳王裔        2017-04-22 11:03:27
  很惭愧,梓郁老师高估了。我属假把式,光说不练
12 楼        文友:草原白杨        2017-04-21 08:23:58
  美食家汾阳王裔在此用生花妙笔给我们来了个东西南北茄子做法大荟萃,令我们饱了眼福长了知识的同时还舌下生津,垂涎欲滴。同时感叹作者丰富的想象能力,一个呆头呆脑的长茄子怎么就和风情万种的王妃联系到一起了呢?佩服佩服啊。
   妙文,点赞。期盼更多美味佳肴。
回复12 楼        文友:汾阳王裔        2017-04-22 11:10:45
  哈哈…白杨老师,茄子可不呆,擅长营销自已,中国的菜市场,那哪都有此君倩形
13 楼        文友:墨丹书画        2017-04-21 12:52:13
  墨痕清畅自如,文笔纯朴真挚。欣赏老师佳作!问好!
让美好的心灵在这里生根发芽!让纯朴的诗文在这里雅俗共赏!祝福江山!问候老师!
回复13 楼        文友:汾阳王裔        2017-04-22 11:13:17
  看江山名,阁下是丹青才女,望不吝赐教才是
14 楼        文友:嫁与飘飘雪        2017-04-21 20:07:15
  诙谐幽默的文字行云流水,令人忍俊不禁;妙笔生花的编按精美绝伦,让人不觉莞尔。拜读,感动!
看破 放下 随缘 自在
回复14 楼        文友:汾阳王裔        2017-04-22 11:15:39
  谢谢飘飘雪老师,非常感谢
共 14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