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晓荷·天地事】布衣求人(征文·小说)

  【晓荷·天地事】布衣求人(征文·小说)


作者: 白丁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75发表时间:2017-04-15 14:57:56
摘要:哈哈,蜇杀我也!我一个两鬓斑白,现在走起路来,连风大了就刮得滚的人,还想这些皮不张款的事情,真是臭美了我。常宝春陡然睁开眯缝着的眼睛。 他无限感慨,做人难,难做人啊!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传统的国度里,无法保证不求人!每个人都被推着走,我常宝春也不能独善其身啊!  

【晓荷·天地事】布衣求人(征文·小说)
   吃完饭,只听得宋梁镇大街上锄头当街拖动,发出的丁儿郎当的金属碰撞声,他们知道,这是生产队长在催人出工下田的暗号。宋梁镇大街上的人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声音,都扛着挖锄三三两两的从自家屋内走出,融入到出工下田劳作的人流之中。
  
   5
  
   宋梁镇地处偏僻山区,比较封闭。但是,婚丧嫁娶在这里的人们心中看得比较神圣。即使平时出工,管理再严格的宋梁镇的斗坪大队,关阳坪七队的队长关向忠若是那家遇到有这档子事,他都要放一马,准个三五天假。按关向忠平时经常留在嘴边的一句话:“人心都是肉长的。”
   这不,常宝春这天看关队长从他家门口路过。急忙奔出大门,屁颠屁颠的跟在关向忠后面,还塞给关队长一把喜糖,说:
   “关大哥,我媳妇接进门啦,可喜事没办,外人有些另眼相待。我想向你请几天假,把四路的亲戚都走走,择日把婚事给办了。”常宝春嬉皮笑脸。
   “好事一桩哇!没问题,没问题。五天假够不够?”关向忠征询常宝春说。
   “够了。够了。我是想抽两天时间,把远近的亲戚跑个遍。再在这两三天时间里,请人帮忙看了日期,择日举办婚礼。”常宝春掰着指头算着时间。
   因为关向忠队长有事在身,要不然常宝春要把他接进屋里坐一坐,喝杯茶,絮叨絮叨的。
   常宝春这一次向队长求情。这么顺利队长就准假了,这是常宝春预料之中的事情。
   他目送着关向忠走远了,才转身回到自己家里。与妻子樊丽花一起收拾好出门走亲戚的礼包,就一起上路了。
   常宝春、樊丽花因为要出远门,都换了一身干净点的衣服。坐汽车首先到常宝春父亲的那房亲戚去。
   路上,暖风拂过大地,水稻秧都害羞地低头,一浪接过一浪,青翠欲滴,煞是生机勃勃。樊丽花趴在车窗,好奇地用目光扫着,心里大概在嘀咕:这么漂亮啊,从没听婆老妈说起过。。
   下车后,宝春在前,丽花在后,不一会儿就到姑姑家了。樊丽花手提着大包礼物。姑姑早就看见他们来了,赶忙迎上前:
   “到姑姑这儿来,还提这么大包小包的,都是自己屋里的人。这不是太生分了。”常宝春的姑姑连忙接过樊丽花手中的礼包,嗔怪着。她把侄儿子、侄媳妇领进门,放好礼包。
   走到常宝春跟前,拍拍宝春的肩膀。
   “是个壮实的小伙子。”常宝春只是望着姑姑咯咯地笑。
   宝春姑姑,又走到樊丽花的跟前拉着她的手。直夸侄媳妇长得俊俏,一双手细皮嫩肉的。
   因为姑姑忙于生意,常宝春、樊丽花吃完饭,就去另外一家亲戚家去了。一路上,阳光淡淡的,风儿清凉,一片初夏的景色清新自然。虽说是农村,可那自然风光,城里无法与其媲美。
   常宝春、樊丽花提着礼物包,来到了二爹、三爹家。把礼包作为见面礼双双递给了二爹、二妈、三爹、三妈手里。从二爹、三爹手里接过一杯热气腾腾的绿茶。在二爹、三爹家周围转了转、看了看。在常宝春记忆里,这里可一切都变了。那些老屋,飘荡着古老的味道。那些相邻,乍看都不认识了,总要提醒才能想起来,然后是一阵感慨。宝春记得他们家族年纪最长的一位老太太,今年已经90多了。宝春拉着丽花的手要一起去看她,老太太还硬朗得很,看到宝春,欣喜不已。这可是五世同堂啊!
   可惜她……聊了些时候,天色也不早了。不经意间,宝春发现她家门口的银杏树真是茂盛,高耸入云。
   谢过老太太,他们一起又到二爹、三爹家叫了多谢,又上路了。第一天常宝春、樊丽花一起走了这家,又到那家,直到天幕完全拉下来了,家家户户的灯光从远处的窗户投射过来,他们俩才歇下脚步。急忙打返身,坐最后一趟晚班车回到了宋梁镇自己家里。
  
   6
  
   常宝春、樊丽花前一天跑得腿抽筋,脚板皮大火发烧,走了近四十家亲戚。累得晚上一到家,简单的洗了一把脸,泡了泡脚,早早的就上床睡觉了。还是家里喂养的那几只大公鸡“喔喔喔”的声音,把他们从睡梦中催醒了,原来已经大亮了。等他们一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清晨八点多钟了。他们俩赶快穿好衣服,溜下床,拉开寝室里窗户挂着的窗纱,清晨空气格外清新,太阳跳出了地平线,把柔和的阳光均匀的泼洒在了绿树草地上,花草散发着花草香味儿,清新的气息扑鼻而来。远山披着黛青色的连衣裙,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凝视着乡村的早晨。山林中有几处飘荡着悠悠的白云,那不是缠在少女身上的丝带么?
   “丽花,又是个好天气,天助我也。”宝春大声嚷嚷着。
   “宝春,我的腿歇了一晚,早上起来还在酸疼着呢!”丽花对丈夫常宝春娇滴滴的撒着娇。
   “我的个姑奶奶呃,酸疼也还要坚持一天哦!等跑完了余下没跑完的亲戚,就可以歇歇一天左右的脚,紧接着又要忙活了。”常宝春笑岑岑地说。
   他们一同出了卧室,常宝春从开水瓶里往脸盆倒了开水,他把洗脸巾放到脸盆里,用手去拿毛巾,赶忙把手缩回来。可能是水太烫,他又端着脸盆,搁在灶台上,拿水瓢在水缸里舀了半瓢冷水,掺到脸盆里,拧起毛巾对折一下,拧了一下水,抖开双手,捧着毛巾扑哧扑哧的洗脸,刷牙。丽花就着丈夫洗过的水姿了一把脸,端起脸盆站在厨房门口将水泼了出去。然后把脸盆放回盆架上,走进卧室,在梳妆台跟前,对着镜子,梳妆打扮起来。
   等他们还没弄结束,宝春妈妈也起床了,来到灶台前往灶膛里添加了柴火,点燃了。灶膛内熊熊燃烧的火苗,映红了宝春妈的脸膛。他妈妈从瓦罐里用勺子舀出几勺化油,放到锅里,顿时化开的油滕升起阵阵油烟味儿,飘散的整个厨房都是些油烟,常宝春妈妈用锅铲把舀出的油汁均匀的倒进灶台上的几个碗里,紧接着舀水放到锅里,等水烧开后,把面条下到开水里。看那锅里的面条,随着锅里烧开的水翻腾着,一股股热气从锅里往上不断地腾升。面条煮熟了,宝春妈妈用筷子,一筷子一筷子的挑到灶台上摆放的碗内。
   “宝春、丽花——面挑好了,你们先吃,吃了也好早点出门。我去喊你爹起床。”宝春妈妈喊着儿子、儿媳。
   “哎——哎哎——”常宝春、樊丽花异口同声地回答。
   宝春妈妈说完,就走出厨房,径直到自己卧室去了。
   常宝春、樊丽花端起面条,索索落落大口的吃着面条。不一会儿一大碗面,像秋风扫落叶一般,吃了个精光。
   他们带好东西,匆匆地走出了家门。今天要走的亲戚,都不远。就在临近几个生产队。
   他们来到梁松河畔走过横在河面的十一渡木桥,上的对岸朝东走个两里路,这里便是常宝春妈妈娘家的亲戚,家家、舅妈、姨挨家挨户逐一把礼包都送出去了。
   本来舅妈、姨妈她们硬要留常宝春、樊丽花他们吃了饭再走,宝春再三给他们解释,说还要跑西头樊丽花后家的不少亲戚。时间有点紧,这顿饭留到以后有时间再吃。舅妈、姨妈们见宝春执意要走,也就没再过多的挽留。
   常宝春、樊丽花起身与这些长辈打过招呼后,折回身子又往西头方向奔去。他们走了老远,还看见舅妈、舅爹、姨妈、姨爹,还站在房屋前面的高台子上不停地挥动着双手。他们也回转身举起双手不停地挥动着。
   往西到梁松河木桥后,还要继续再往西边行走两三里路,就到了樊丽花娘家的居住地。因为在这之前,樊丽花就跟娘屋的透露了信息的。常宝春、樊丽花走到离樊丽花娘家不是很远的地方,远远地就看见她家门口已经站满了十多人,早早的在等候着他们。
   等他们走近时,常宝春看见樊丽花的爹、娘都站在门口,走上前轻柔地叫了一声:
   “爹——,娘——”
   “呃——”爹妈一齐回应着。
   所有的亲戚都围拢来,亲热的打着招呼。一起簇拥着进了里屋。
   樊丽花的爹、娘的目光上下打量了一下女婿常宝春。俗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
   常宝春脱下外套扔在一旁,熟稔的向厨房走去,就如同在自家般畅快。
   “要不,娘您先给我们弄点吃的,肚子早就在造反了!”樊丽花对自己爹娘说。
   常宝春倒是从厨房中探出头来龇牙一笑,对爹、娘说:
   “我来帮您们打打下手。”
   “不用,不用。你先在厅房里去喝喝茶,陪陪外面亲戚们唠唠嗑。”
   “我看就让宝春帮帮您们吧!”樊丽花也在帮腔着说,说实话,常宝春的二丈人、二丈母娘可不认为眼前这个新来的女婿有什么好厨艺。
   在樊丽花的娘、宝春,还有丽花一起在厨房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忙活,一大桌美味佳肴做好了。
   所有亲戚围坐在一个大圆桌跟前,边吃边聊。
   樊丽花妈妈还对所有亲戚的面,夸奖女婿能干,这一大桌子菜,都是宝春执锅铲炒的,大家吃着、品味着。都说所炒的菜颜色正、味道可口。
   二丈人及二丈母娘,再一次仔细打量面前的侄女婿,就像换了一副眼镜似的,怎么看怎么顺眼。
  
   7
  
   常宝春、樊丽花专门腾起工来,整整跑了两天。真可谓,跑断了脚筋子,累得他们俩回到家瘫软在木椅上,自己也不知休息了多长时间,才缓过神来。
   常宝春与樊丽花商量,结婚是他们俩人生中的大事一桩。不能随随便便,马虎草率。得还要请期,常宝春家择定结婚日期后,备礼再去樊丽花娘家,请求丈人、丈母同意结婚的日期。男方、女方的亲戚朋友都要送贺礼。
   择定结婚日期,要找个懂行的先生帮忙算出个吉辰良日来。常宝春左思右想,找谁呢?他在脑海中仔细搜索着,对了!我们宋梁镇的胡继春不是经常给别人看时间、隔期么!常宝春在心里这样想着。
   他进里屋,翻箱倒柜,所有柜门都拉开了。不时传出啪啪的响声。樊丽花听见了,也从木椅子上霍得一下,站起来奔向里屋。一看一片狼藉。
   “你这是在做什么呀?”樊丽花感觉有些诧异,问丈夫常宝春。
   “请别人‘隔期’,不得空起一双手去啥。”常宝春笑眯眯地对妻子樊丽花说。
   “那需要这么大动干戈,问下我,不就得了。”樊丽花说。
   “问你?你能变出魔术!”常宝春有些不相信。
   “那口红木箱子里,不是还有两盒现存的瓶装酒么?”樊丽花接着常宝春的话说。
   “哈哈,你看我这记性。你倒是一提醒,我想起来了,是还有两瓶瓶装酒。”常宝春猛拍了一下脑门,只听“啪——”的一声脆响。
   常宝春急忙从木箱里拿出两瓶盒装酒,用一个红色礼盒袋子,把两瓶酒装进去。
   “我去去就回来。”常宝春对妻子樊丽花说。妻子樊丽花示意的点点头。
   宝春提着礼盒包装袋,迅即走出大门,还在离家不远的供销合作社买了几样东西。去请宋梁镇上的名人胡继春给帮忙为举办婚礼隔个期。
   胡继春离常宝春家不是很远,就在三、四里路程。趟过他家屋后的梁松河,爬一个小乳包就到了。
   等常宝春来到胡继春家,看见胡老,头戴一个瓜皮帽,黑色的对襟粗布大褂,毛也蓝裤子,脚上穿着一双灯芯绒布鞋。坐在一把竹制靠背椅上,戴着一副金丝宽边眼镜,眯缝着双眼,正在悠然自得看着一本蜡黄的手里拿着翻开的手抄本书。
   “胡爷爷——”胡继春听有人叫他,眼镜斜视了一下来人。
   “嗯。嗯。是宝春啊!”他看见长宝春提着一大袋东西,心里就明白了几分。
   也不再多说,胡继春心领神会。
   “这婚姻嫁娶择日原则是,以你媳妇的出生日期为主的,并参考你及其他人的出生日期,俗话说:“子靠出生时,女靠行嫁年”。所以若是把这个原则颠倒或不顾,将会导致婚后的婚姻出现问题,甚至离婚;反之,则大吉利是。”胡继春慎重的对常宝春说。
   “就是撒。我特地来请您老人家帮忙算下,隔个期。”常宝春一本正经。
   胡继春眯缝着双眼,举起右手,用大拇指掐着食指指节,嘴里叨念着:“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他依次掐了掐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停顿了一会儿,睁大眼睛,大声地跟常宝春细细讲解:
   “这甲子乙丑海中金,因为甲子逢癸亥,金在水中,不需要火来助成;逢空有蚌珠照月格,因为甲子金见己未火,金火合化成为贲体。如果命中甲子遇到戊寅、庚午,是土成金,乙丑遇到丙寅、丁卯,是火克制金,即是土成金,火克金,火生土。另外,天干还可能逢有三奇,碰上这一类命局,命主没有不富贵发达的。”
   常宝春听胡继春说着,就像半天云里吹喇叭,不知道是哪里哪。云里雾里,根本不知所云。
   他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说:“请师师为主,一切都听胡爷爷的。”顺便还向胡继春老先生请教了举办婚礼方面的相关事宜。
   胡继春又长篇大论了一番:“常见的迎亲有两种形式,一是新郎上门迎接新娘;一是派‘好命人’上门代接新娘,新郎在自己门口等亲,新娘由女方派‘伴娘’陪伴。迎亲程序繁多,新娘出门之前要给兄弟姐妹‘分钱米’;吃‘姐妹桌’;新娘到男方家门口,新郎要‘踢轿门’、‘扎如意’,新娘要‘跨火烟’;新郎新娘进洞房要‘吃合房圆’(新郎、新娘共鼎而食,再将一瓠瓜剖为两半,夫妇各执其一,斟酒而饮,谓之‘合卺’——此即后世交杯酒的源起)和上厅拜见公婆;‘闹洞房’时‘青娘母’要代新娘与客人对歌。新娘新婚第三天要举行‘开井’、‘着米头’、‘搅治’的仪式;满4个月新娘要行‘归宁’礼,即‘头返后’、‘二返后’、‘三返后’。头、二‘返后’,新娘见娘家炊烟时返回,‘三返后’方可在娘家过夜;新婚后第一个元宵节要举行婚礼的追忆仪式,新娘打扮如初,端坐厅堂或站于村头、井边让亲朋、四邻再看‘新娘’,有的地方好事者还可敲锣打鼓再闹一番‘洞房’。”

共 34045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7
转到
【编者按】常宝春,年已七旬,仍是宋粱镇响当当的人物。年轻时常宝春经人介绍,认识了年轻貌美的樊梨花,经过交往,两个人确定了恋人关糸,扯了结婚证。然而要举办一场婚礼,对当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雪上加霜,一千多元的费用更是天文数字。这一切却难不倒常宝春,他想到了父亲的好友,开百货店的苟新明,就从他那里赊来一车烟酒糖茶,小两口花了两天时间,跑遍了所有的亲戚,求良辰择吉日,婚礼如期举行。当亲朋好友散去,两人才成了真正的夫妻。不久,樊梨花有了身孕,办准生证,各种手续,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来,这依然难不住常宝春,就连女儿常伶俐求学工作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也都被常宝春一一化解。小说人物刻化活灵活现,贴进农村生活,反映出农村现状,人物语言生动形象。好作品推荐共赏。【编辑:军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军杰        2017-04-15 14:59:08
  欣赏学习老师佳作,问好!
春花美艳终将谢,逝去年华不再回。 惟愿今生多努力,惜时莫让寸光阴。 军杰/2016
2 楼        文友:军杰        2017-04-15 15:00:40
  农村题材的小说,刻画细腻,人物鲜明。祝老师再创佳作!
春花美艳终将谢,逝去年华不再回。 惟愿今生多努力,惜时莫让寸光阴。 军杰/2016
3 楼        文友:丹水元平        2017-04-15 15:58:14
  还是花了大量的心血,终于完稿。究竟怎样还要请各位老师评说。
4 楼        文友:丹水元平        2017-04-15 15:59:21
  谢谢编辑军杰老师精美的编者按!远握、问好老师!
5 楼        文友:丹水元平        2017-04-15 16:01:10
  我是力求在小说中阐述,在当今社会中,求人的事情多如牛毛。能不能通过党政机关予以重视这件事情。
6 楼        文友:丹水元平        2017-04-15 16:02:18
  谢谢军杰老师的的问好!丹水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风顺水!
7 楼        文友:丹水元平        2017-04-15 16:03:24
  谢谢军杰老师的点评、肯定!丹水向军杰老师道一声:“老师辛苦啦!”
8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4-15 20:14:50
  小说很精彩,问好元平老师,感谢赐稿晓荷,感谢老师对社团的支持与厚爱。新一轮征文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期待老师文笔丰盈,佳作多多取得好成绩。问好老师,祝创作愉快!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9 楼        文友:丹水元平        2017-04-15 20:19:55
  谢谢叶华君老师点评!丹水真诚的希望叶老师给我具体指导指导。
10 楼        文友:何叶        2017-04-17 15:27:44
  恭喜精品!老师真棒!
何叶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