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黎明的灯火(散文)
摘要:在中国的大都市,在困难的年代里,有多少城市里,又有多少进城务工的农民,他们默默地在不同的岗位,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为祖国的繁荣发展,为祖国的建设,为自己家园的美好生活,付出着艰辛的劳动。我爱装卸队的每一位帮助过我,关心过我的人,我更爱勤劳、善良、勇敢的中国劳动人民,为他们写颂扬的赞歌我觉得值,我感到骄傲,更感到欣慰.....
【编者按】这篇文章,作者以九十年代初的春天为背景,描写改革开放初期的繁荣景象。文章写意厚重朴实,在改革刚刚开始,国家计划经济在向市场经济改型,全民抓经济已经进入起步阶段,承包到户的农村百万农民兄弟进城务工,乡亲们背着大小包裹行李,挤满了车站、码头、劳务市场、大街小巷。人们已经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个问题,务工成了一条大多数农村人谋生的出路。所以就有了前边的景象。城里的各大中小企事业单位,都在招聘临时工人,城乡的人们都在为生计匆匆地奔走,东南西北的忙乎着。进城的人流浩浩荡荡,排山倒海,势不可挡。于是,作者叶走进了进城打工的行列之中。 忙碌了一天的装卸队大院,在一场锅碗瓢盆交响曲中落下了帷幕,进入了梦乡,因为晚上要卸车,大家尽量早早上床休息。对于这个院子工人来说,干活就像上阵,因为时间的有限,这份工作需要的是臂力和雄壮的身体,这份工作需要男人汉子们像虎狼一样,一拥而上,排山倒海,贵在神速。慢车不到三小时,快挂车就九十分钟,可以说,工人们上车干活都是如狼似虎,各个神速。体力好的,一小时从火车上卸下来十五吨大煤,最慢的一小时也卸八吨货。卸车都是光着膀子,汗流夹背。他们手里的大铁锨舞动起来,哪一铁锨都在三十斤以上。单趟车还不要紧,每遇到用煤高峰期,来货都是七八月份,最频繁时候,一天一夜来四五趟火车,一趟就是三四十车皮。火车的车皮分两种,不是五十吨就是六十吨,装车稍有不均匀,每个车皮多装三五吨都很正常。在中国的大都市,在困难的年代里,有多少城市里,又有多少进城务工的农民,他们默默地在不同的岗位,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为祖国的繁荣发展,为祖国的建设,为自己家园的美好生活,付出着艰辛的劳动。我爱装卸队的每一位帮助过我,关心过我的人,我更爱勤劳、善良、勇敢的中国劳动人民,为他们写颂扬的赞歌我觉得值,我感到骄傲,更感到欣慰。这篇文章描写了在市场经济转型的初级阶段,所表现出的种种意向。前文一作者切身体会做切入口,细致宽泛地描写出当时的真实情景。文章新颖,文笔厚重,给读者带来深刻记忆和思索。联产承包责任,是希望,是国策,更是人民盼望已久的众望所归。剩余劳动力的进城打工,给城市工作岗位填充了人力,作者感谢在装卸队工作时,那些曾经关心过自己的人。作为进城务工的他,心里承载着一份骄傲,一份责任。是劳动,换来了好日子,一篇佳作,力推共赏!【丁香编辑:社长娇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41723】
回复11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4-16 15:27:53
感谢老师,谢谢点评,感谢
12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17-04-16 15:49:15
看到自立老师的文章再次出现在丁香社团,我的心情无比高兴,老师认真细致的描写值得我学习!感谢老师不离不弃支持丁香!期待佳作再次展现在丁香文学社团!!!

回复12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4-17 07:59:20
,谢谢老师点,谢谢
13 楼 文友:易名 2017-04-16 16:47:50
自立文友,所写之作,亲身经历,情感充沛,文笔流畅,我等楷模,向您致敬!问好!
回复13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4-17 08:00:03
感谢老师支持点评,问好
14 楼 文友:樱雪 2017-04-16 18:19:22
首先,问好老师。虽在长安城已生活十年之久,可对于老长安的印象依然存留在本世纪的面貌。我是一个怀旧的人,对于老师文中老西安的详细描写,深感触动。脑海里的思绪随着老师的文字而形成不同的画面,老西安在我的心里完美形成。要说谁是这城市建设中最可爱的人,不得不承认绝对当属最基层的劳动人民。没有劳动何来吃穿用度,劳动者是最美的人,也是最可爱的人,更是最值得尊敬的人!拜读老师杰作,祝好!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14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4-17 08:01:22
感谢老师精彩点评,谢谢
回复15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4-17 18:32:49
呵呵,只是一只微弱的萤火虫而已,谢谢老师
回复16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4-17 18:33:41
谢谢娇娇,谢谢
17 楼 文友:秦戈尔 2017-04-17 18:17:28
自立老哥,状态神勇,敬佩!
回复17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4-17 18:34:14
感谢老师,谢谢你,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