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天地事】守住钟声(征文·散文)

精品 【晓荷·天地事】守住钟声(征文·散文)


作者:李仙正 童生,702.6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35发表时间:2017-04-18 15:12:41
摘要:一座钟楼,不仅仅是一座城市建筑生态的缩影,更是一座城市性格文化的心声。守住钟声,守住时间,不忘初心,就是守住一座城市的珍贵记忆,让城市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当、当、当……”一声、二声、三声……于是,时针指向十二时整,北京时间。钟楼的钟声,不快不慢,准时响个不停。那种富有强烈节奏感的音频,传递着立体声时间标志的声频,散发出城市生活气息的旋律,声声敲心坎。
   中午下班,走出单位的大门,横街东路大街横跨在我的眼前,除了平时发现常见的喧嚣街景,沿街商铺、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外,也许察觉不到其他物质的存在。循声望去,透过对面的两幢高楼建筑,从高楼的间距缝隙中,一幕简单的景致,映入眼帘,正好能看见小南门的钟楼,令我思绪纷繁。犹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一下子找回了久违的城市印记。那是来自钟声响起的源头,一座立体正方形的大钟,巍然屹立在丽都大厦的楼顶上。
   内涵丰富的钟楼,必然有大钟。这是一座专门记录时间的钟,始终聚集着正能量,暗合了庄重、美学、朴素、简单、实用等诸多的元素,动静结合,黑白相间,层次分明,一目了然,一看就知道确切的时间,现在十二点钟了。大钟表面黑底的色调,上面有规则地镶嵌着“小白花”,几个白色数字和时间符号,都是静态固定的。还有,两根长短不一、白色的分时指针,时刻处于动态运行状态,连同方方正正的大钟一起,均分布在东南西北的四个不同方向,给人以四面是钟的凝望视觉。
   一座钟楼,不仅仅是一座城市建筑生态的缩影,更是一座城市性格文化的心声。
   钟楼曾经以其地标式、标志性的建筑出现,展示了高大壮观的城市“参照物”,引人瞩目。尽管在弹指一挥间,仅仅过去短短的几年,或许几十年,却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仿佛奇迹般地矮了一大截,当年的辉煌不再,风光不再。但钟声依旧,不会疏远对人耳朵听觉的那份情感,仍然是那么的高吭悠扬,不仅仅见证了城市发展规划的灵魂,更是尽显建筑的高度,文明的高度,生命的高度,生活的高度,生态的高度,早已进入人的视线,走进生活,深入人心。特别是那些触摸得到,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细节,即便是过去了很多年,往往令人记忆犹新,心绪无法平静。要不然,还能拿什么吸引市民的注意力?谁还会把目光投向不再耀眼的钟楼??谁还能想起钟楼印记、认真思考钟声???
   高尔基有句名言:“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钟声深处,依托计算时间的装置,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只要时间钟点一到,就会准时发出“当当当”的指令,提醒人们该干啥就干啥。并朝着时间运行规律的轨迹,忠实记录着百姓生活细节的品味,城市建设发展的速度,用智慧的尺度,检验城市的面子与里子,硬件与软件,精神与物质。虽然,付出与得到始终难以划等号,但起码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有了因建设城市而付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多了因城市发展而得到满满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少了因城市生态而产生的浮躁感和怨恨感。
   其实,单位的对面,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许那些锐利而炫目的建筑,也许那些城市化建设发展的进程,也许那些盲目实施大拆大建的逻辑……正在飞快地切割着城市与人的互动关系,使城市失去了珍贵的记忆,与钟楼的高度比较,与钟声的时间快慢赛跑,也是很难分出哪个高矮、哪个快慢。我不知道,每天得到的时间都是二十四小时,如何去计算测量城市原生态的高度?如果城市建筑的高度,每天以一毫米的增速,那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相当于升高三分之一米,十年升高三米多。
   记忆里,丽都钟楼建造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那个时期,当地高楼大厦很少,没有一座建筑超过十层。当时,就算黄城最高的黄岩大厦,也不过只有九层,电视台的就设在顶层,由于人武部工作关系,我去过几回。
   时光荏苒,时不我待。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城市的生活仍很单调乏味,文化娱乐场所并不多。每逢夏夜,一股“嘭嚓嚓”的流行之风袭来,吸引着年轻人的去处,便成了一种生活的时尚,分享纳凉休闲的时光。而那时的丽都钟楼,楼顶上就设有露天舞厅,我也去凑过一次热闹,乘电梯上去后,再爬一层楼梯,门票五角,凭票入场。据说,楼顶舞厅是钟楼承包的经营项目,还设有售货部,销售冰水、矿泉水、洋菜膏、炒豆、瓜子等冷饮零食。
   在过去的时光里,总感慨时间的无情,不能温暖我的双眼,最为常见的是,悔恨自己没有好好把握时间,创造更多更好的财富,回报生活,让自己活在幸福的境遇中。相反,时间分分秒秒都在吞没着鲜活的生命,这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无论是身边的亲人还是街坊的邻居,无论是一起工作的同事还是相识的熟人,以及包括自己在内的任何一个人,随着时间推移,时光流逝,都会慢慢变老,甚至离开人世,难道生离死别的命运,饱尝人间的苦难,阴阳相隔两茫茫。譬如,我国是世界人口之最,汽车大国,目前汽车保有量达三亿多辆,平均六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车祸。
   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在尘封的日子里,时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对岁月的怀旧;也可以改变一个城市的底蕴,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就在哪年哪月的哪一日,我一样听着十二时的钟声,一样走出单位的大门,一样的位置凝望前方,却为什么发现不了钟楼呢?可眼前观察到的,正在紧锣密鼓建造一座十六七层的高楼,仅仅是一个表面上的施工现场,勃勃生机的景象画面,而不是经过漫长的岁月沉淀、时光雕琢、藏在心灵深处的记忆。我悄然留意过,由于雨天气候、调试建筑机械等因素,每隔十天半个月,叠加了一个楼层,约四五米的建造进度,成就了高楼。此外,地球上平均每一分,约有三百个婴儿出生,给世界倾注了新的生命……
   守住钟声,守住时间,不忘初心,就是守住一座城市的珍贵记忆,让城市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共 22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为西安地标性建筑的钟楼,其始建于明朝,历史悠久,并且在抗日战争爆发期间,因其地理位置特点,一度作为抵御日军袭击的预警台,以其不变的姿态,除了美观,还为一方的安保做着贡献。钟,在国人心中,历来有沉重之意,象征万物更替,象征生老病死,更有绝不能作为礼物相送的习俗。文章对钟楼作了详尽诉说,一位被钟楼见证成长的人,也见证着钟楼周边的发展,对其文化底蕴有更深层次的个人体会。更多高楼的崛起,让楼失去了最初的雄伟,但它依旧守着自己的钟声,孜孜不倦,提醒着这种城市的人们,记录着城市的发展轨迹,将自身文化代代相传。感谢老师赐稿晓荷,期待更多新作!【编辑:清粥小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423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粥小菜        2017-04-18 15:13:21
  感谢老师的大力支持,祝您写作愉快,问好!
2 楼        文友:何叶        2017-04-19 06:33:41
  又见李哥好文。心里暖暖的!敬茶。
何叶
3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4-19 08:56:00
  拜读老师美文佳作,问好老师,学习品读:钟楼的钟声,不快不慢,准时响个不停。那种富有强烈节奏感的音频,传递着立体声时间标志的声频,散发出城市生活气息的旋律,声声敲心坎。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4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4-19 09:04:34
  非常精彩的文,欣赏佳作,问好老师。感谢老师参加晓荷社团征文,感谢老师带来的佳作,我代表社团谢谢老师。期待老师在新一轮征文里取得好的成绩,祝老师创作愉快。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5 楼        文友:李仙正        2017-04-19 16:12:23
  非常感谢各位的点评和鼓励。谢谢你们!
6 楼        文友:何叶        2017-04-23 14:54:57
  恭喜精品!不错。继续哈!
何叶
7 楼        文友:你猜        2017-04-23 16:13:10
  祝贺老师精品。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8 楼        文友:你猜        2017-04-23 16:38:14
  祝贺老师精品。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9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4-23 21:27:10
  恭喜精品,李老师真棒,实至名归的佳作!感谢老师对社团的大力支持!晓荷社团有你更精彩!祝老师创作愉快,佳作连连,祝老师春安吉祥,万事如意!期待在征文里取得好成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