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语】记忆里的年味(散文)
摘要:民俗蕴涵着民族文化的背景,在那个清贫苦涩的年代,人们没有因为尊从民俗而富裕起来;然而民俗却给予他们美好的梦想,梦想的美好比现实的美好更有意义。虽然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梦想在一个又一个苦难的现实里破灭,但是人们的内心接着又开始生出了下一个美好的梦想。
【编者按】首先向作者问好!文章立意新颖,以一首儿歌开启篇章,“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娃儿要吃肉,大人没得钱……”肉好吃,只是大人没得钱,简单的几个词语便将曾经的家境描绘得栩栩如生,我们的眼前看到了几个天真烂漫的孩童一起围着“黑肚子”焦急地转来转去等待那“轰”的一声响,一瞬间烟雾腾腾香气四溢,他们顾不得烫嘴便抓起一把爆米花塞进嘴里,一瞬间全身的舒爽渗入全身的每个关节眼里。爆米花是今天的我们常常吃的再也普通不过的零食,而在当年的艰苦岁月里却是难得的美味佳肴。过年啦,不论家境如何的困难,母亲总会给孩子做件新衣服。可那一年由于大姨妈只留下了一盆米,其他的米都被她“借走了”。母亲第一次行使了冒犯道德的行为,为丈夫和孩子做了“新衣裳”。白色的围腰不是纯白,白里泛着锈黄色,看起来不喜色,于是母亲点起大锑锅。母亲有很多“谎言”,吓得孩子们从推汤圆那天心里就忐忑不安,母亲告诫孩子,“把那些野性子收起来,警防遭封印、警防嘴巴遭缝倒起。”可“缝嘴巴”的时候却是虚晃的幻影。过年就要有肉,没吃肉的年怎么能算年呢?存满一年的肉票,将换来的肉全部用来码盐肉熏腊肉灌香肠,母亲做这些事是欢喜的。可眼前香喷喷的肉平日里却是吃不得,只有除夕夜才能吃,梦里口水潺潺而流,不知多少次浸湿被褥,又是多少次令母亲心痛。这终于等到了新年,肉香、菜香、年香弥满房间,弥满整个过年的天空。微火炖汤,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红润的喜气洋洋的,尽管脚丫子上的冻疮痒痒的,可心里还是暖暖的。吃肉怎能不“喝酒”呢?妈妈一抿,孩子一抿,原来这酒竟是既冲又辣的。“哈哈哈”连绵不断的笑声弥漫在这个穷苦的家里。除夕的夜里“不干不净”的上床休息,原来这除夕的水不能往外拨地也不能扫,垃圾更是不许往外倒,否则要蚀财败家。夜晚,梦如期来临,春天的田野里开满了一朵又一朵香甜的花。新年的第一天,街市上热闹非凡,买回几粒小花炮,顽皮地放在妈妈的身后,“啪”的一声,妈妈像鞭炮一样蹦跳了起来。“哈哈哈”,一家人在笑声里追赶春天的幸福。此文以“爆米花”、“新衣服”、“封印”、“年夜饭”四大主题详细描写了艰苦的岁月里,人们是如何运用无双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过完一年又一年,那一段往昔岁月虽然苦却是透着满满的欢声笑语。文章主题鲜明趣味横生,运用情景描写和简单对话的方式,生动描绘出一幅又一幅苦中作乐的场景。拜读佳作,推荐共赏!【丁香编辑:樱雪】
11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04-20 11:09:31
这篇年味写的很热闹,将新春佳节的喜庆习俗表现得淋漓尽致。过年,是中华民族最受欢迎的一个节日,大家欢聚在一起,畅谈生活的美好。因此,过年,是老友相聚,是亲人团聚,是普天同庆的好日子。
闻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