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我们阅读我们快乐(散文)
众所周知,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个日子对于所有热爱阅读的人都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简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和思想大师们以更好的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图书宣传活动。
这一生和书结识就有不一样的感觉和体会,我与书的故事恐怕讲上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单是发表在江山文学网的和读书有关的文字就有十多篇文章万余字。在获悉这个活动以后更对于读书有了深刻的认识。
若说少年读书纯粹就是为了娱乐和消遣。而那时的经历却是青少年、成年时读书的必要过程。还记得最早的书籍是几分钱购得的连环画,如今的连环画也只剩下寥寥十几本了。但正是这一本本连环画开启了我的阅读之门。记得大女儿的读书是从《老夫子》开始,而小孩子从绘本读书的确是一个好的开端,所以我的孩子基本上是在故事和书籍里泡大的。我没有别的爱好,只有不断的读书和行走,然后就是写文字。所以我一年最大的开销就是旅游和买书了。不清理还真是不知道,等到有时间整理书籍的话才发现家中竟有万余册图书,也不知道都是什么时候购得这么多图书,每一次出门最大的收获除了文字就是书籍,可能是这数十年累积的结果,只成套的图书就有五百余册。只《故事会》摞起来竟达一米多高,至于杂志和课本没有计数。如此众多的书籍并没有全部搁置,前一阵子把书橱清理出来,上面是我和爱人的专业书籍。下面放置的就是孩子们可以够的着的,三层书架上都是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需要的话自己取放,就和在阅览室借阅一样,只是不用登记。而我还基本上保持最少半个月从阅览室借阅五本图书的习惯。这五本图书一般包括:世界名著、名家经典、书法绘画、心理等类别。阅读的习惯相伴相随也使我收益颇丰,阅读的好处我无法一一列举,但是我认为最大的好处是对于自身的一种改变和对于孩子们的潜移默化。
从连环画开始的阅读到大部头的文学名著,“杂”也许是我读书的一个特点,“愚钝”是我最大的弱点。但是驳杂可以拓展视野,“手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愚钝”!所以诸多文字在一边阅读一边行走中行云流水般的淌泻而出。经历过担心,无物无事可写的痛苦之后那种心灵的历练和磨难是难以用语言描述出来的,那种刻骨铭心比失恋还要难受,不过好在都熬过来了。现在不用再担心这些了,春花秋月、鸟语花香都可以成为下笔的目标,只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有时好好的素材就悄悄从身边滑走了,滑地只有一点点记忆,时间再久一点儿,连记忆都会消失。所以文字是最好的保存记忆的方式,翻阅这些文字,一切宛如昨天一样清晰。刚刚看到凌宗伟老师转过的一篇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智慧是不能教授的,而只能是在无焦虑、无恐惧和无贪婪的心境中,通过精神灵性的修炼而获得。人人都渴望智慧,我想阅读是通往智慧的必由之路,也是修炼精神灵性的必由之路。作为一个妈妈和一个老师,有必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我想这是我阅读的终极目的,所以,我们阅读我们快乐!
我的孩子们不但不聪明还有一身的毛病,自己的孩子自己心里清楚。但是他们都会阅读。每天晚上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说很是奢侈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可以一人一本书阅读。从去年冬天开始连最小的孩子也不用我搂着讲故事了,对我来说彻底地把我解放了出来。仔细回想起来是因为孩子的识字水平完全达到自己阅读的水平了,他嫌弃我讲的太慢太少。的确,一样的时间里,讲的话只有五个故事,读的话可以看完一本书。每一晚洗漱完毕,或坐或卧,耳边只有“哗哗”翻过书页的声音。那种夜的静谧足以洗却一天的烦恼和疲惫,虽然有时候只有半个小时,但是足够了。拥书而眠是上天赐给宝贝们最好的礼物,真心希望这个习惯能伴随他们一生!每一晚听着细微的鼾声,轻轻从他们的小手中拿走未来得及合上的书籍,掖掖被子角,关灯,蹑手蹑脚关上卧室的门。回到我自己的世界中读书写字。这种生活已经有半年之久了,一切恬淡而自然,一切都已成为习惯。
如果出门的话,我的行囊必定有一本书、一个笔记本、两支笔。它们和水杯一样是生活的必需品。只为在旅途中可以抓住一闪即逝的那情那景那人。也许走过万水千山会有很多的收获或者感悟吧!我的孩子们在旅行中也学会读书写字画画。我们曾经从元氏一路画到北京再从北京画回来。他们的旅行可以用图画表达出来,文字和绘画是紧密相连的。我不要求他们成名成家,只做好普通人,把普通的日子过得快快乐乐就好!健康的体魄和快乐的精神境界就在左手右手,不必苛求奢求。
暮春时节,杨花飘飞,柳絮乱舞,花开荼靡春事了!然而小花园桃树之上早已是硕果累累。家里橘子树、葡萄树、李子树、核桃树上也都有了果实的印痕!春花夏果、秋实冬藏是自然法更是亘古不变的规律,适应自然法则一切自然而然!
春已去,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