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国,不能不爱家
国之本为家,家国,家国,没有家,哪有国。古之爱国者,必爱其家。若能爱国者,必齐其家。能齐其家者,必修其身。不修身而能齐家爱其家者,是为假爱。家都不能齐者,又如何爱国呢?齐家者,就是把我们每一个家经营好,让社会稳定和谐,从而影响更多的家庭和更多的人群,社会稳定和谐了,国家也就安定和谐了,这才是真正的爱国。爱国不是口头上的爱,而是用实际行动去爱的。所以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方义,必须学习中华传统圣贤文化才是根本。
古之爱国者,必有治家之能,安帮定国之才。屈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半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诸葛亮也可以称作一个爱国者,诸葛亮的家庭关系很和谐。他的老婆对他的事业帮助很大,使他弘了爱国之志,帮助刘备兴复汉室。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才智过人,与诸葛亮相比,有过之才,有史料记载:诸葛亮发明的木马马牛就出自他老婆的创意,另外诸葛亮七擒孟获也是听了老婆的建议。可见,内助,是事业上一个强有力的抓手。
爱国,不能不爱家。原本爱国跟爱家,爱家族,爱家乡,爱地球一样,都是人之常情。但是说到底国之所以成为国,还是因为政权,跟民族与文化,不见得等同。历来国家的统治者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都会特别倡导国民的爱国主义情结,从而变相达到倡导人民支持自己政权的目的。对国家的这种爱,很容易被当权者利用和牺牲掉。日本军国主义时期,多少青年人为了一句爱国的口号,白白把自己的生命葬送在屠戮异国生灵的战场上。何况,众生生而平等,善之所至,本不应分我国他国。所以,爱国不可以牺牲家为代价。可是,不分敌友的泛爱理论也站不住脚。你希望和平,往往有一些国家,却来践踏和平,对你的国家的和平构成威胁,这个时候,你能够不爱国吗,爱国往往许多时候需要牺牲家庭,可是,爱国同时也在捍卫家庭。爱国,也是爱家。
爱国与爱家。爱国先从爱家起。大了说,先有家才有国,古代书本里都讲“家国”,这也不难理解,若没有千千万万的家聚合,哪里来国呢。小了讲,老百姓活着,首先是要过好日子,所以古人讲“齐家”,而后有机会,才轮到“治国平天下”,齐家而后爱家,该算是爱国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了。国家好比是大海,需要更多水源来维持浩瀚,具体来说是财力,扞卫疆土、治理管理、发展建设、提供保障福利等等,每一个事业都需要财力支撑,那么,爱家的人们努力工作创造财富的同时,通过纳税和进行各种物质文化消费,就等于在给国家财力的海洋不断加注水源,他们是在贡献,而不是在消耗或不劳而获,所以是爱国的表现。
还有,爱家的人,同样可以让家庭成员产生爱,这叫家庭和睦,也叫和谐,家庭和谐就不出麻烦,那么对社会来讲,只输送正能量,也是积极性的,因此可以避免社会纷争,出现各种乱象,甚至还可以开化风气,互相传染,从而达到一方和谐平安。过去我们总讲这个村啥民风,那个乡又是啥民风,民风淳朴的地方则一定是因为有爱,有广泛的爱的传统,生根了,发芽了,结果了,甚至后来几乎植入了人们的基因。这对于国家来说,难道不也是个爱的奉献吗!
正是有千万条溪流注入,才有大海的浩瀚,也正是有千千万万小家的小爱,才有一个地区一个城池一个国家的大爱,所以爱国是具体的事情,也是可以从源头上去考量的,看一个人如果连家都不爱的话,那他说爱国家就必须多打几个问号!